天天看点

基辅日落:蒙古二次西征最后为何意外撤军?征服路线说明了什么?

作者:驿正风

"我,可汗,上天的使者,天赋予我统治大地的力量,让顺从我的人发达,让反抗我的人沉沦。而你,匈牙利国王,让我感到惊讶——我三十次向你派遣使者,你却不回应我,既不遣使,也不回信。我知道你是一个富有且强大的国王,统帅众多士兵,拥有一个庞大的王国。因此,你很难自愿向我屈服。然而,向我臣服却是你最明智的选择!此外,我知道你收留了我的奴隶库曼人。我命令你不要再继续保护他们,更不要因为他们而与我为敌!他们逃跑起来会比你容易,因为他们没有房屋,带着帐篷四处迁徙,或许能够侥幸逃脱。而你,住在房屋里,拥有城堡和城市,你如何能逃出我的手掌呢?"

——蒙古王子拔都给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信。

从1236年蒙古西征开始,到1240年夏,蒙古已经征服了伏尔加河中下游、里海至黑海间广阔的大草原、以及罗斯北方诸国和高加索山脉中的堡垒。在高加索山区苦战了一个冬天后【蒙古二次西征:冬天里打右勾拳,从草原北向西再东进,直抵高加索】,拔都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西方。

欧洲历史中记载的几场大战即将开始。但当时欧洲人所不知道的是,蒙古西征其实高潮已过,剩下的战争虽然艰苦,但只不过是拔都的扫尾战。

我们在讲述中世纪俄罗斯历史时,把很多篇幅花在了北欧维京人和蒙古人的历史上。这是因为基辅罗斯因维京人的扩张而诞生,又因蒙古人的扩张而覆灭。

中世纪的俄罗斯不是一个能主导自己命运的国家,城市被焚毁,人民被屠杀,俄罗斯人束手无策。但偶然也有幸运儿,例如斯莫林斯克——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被蒙古人赦免而未被屠城。所有这一切对俄罗斯人来说都属于命运无常、无法控制,他们难以理解降落在自己头上的厄运和好运。从俄罗斯的视角看战争进程就如盲人摸象,无法看懂当时时局。

西征的蒙古诸王中最重要三位无疑是拔都(术赤次子),贵由(窝阔台长子)和蒙哥(托雷长子)。而这其中的两人,贵由和蒙哥,在1240年夏退出了西征。蒙古军队的人数由1236年西征开始时的10-15万下降到5-6万。蒙古的四大家族(成吉思汗的四子)中,只有术赤家族还在全力以赴,因为术赤的封地最为靠西,西征显然对其家族最为有利。贵由和蒙哥的离开或许和得不到更多利益有关,也可能是已经赚够。

基辅日落:蒙古二次西征最后为何意外撤军?征服路线说明了什么?

成吉思汗后代中参与第二次西征的蒙古诸王

游牧民族的风俗是小儿子继承家产。兄长们成年后,从父亲那里分点牛羊,就得自己外出谋生。所谓长子西征也可以视为各大家族中没有继承权的子孙们外出圈地敛财去了。在这些长子中,后来出现了两位蒙古大汗(贵由和蒙哥),但这并非窝阔台的设计,而是纯属意外。

窝阔台最喜欢老三阔出,但阔出在与南宋的边境战争中意外死亡。窝阔台的下一个继承人选项是阔出的儿子,而不是贵由。可见窝阔台对他的这个长子实在是不满意。后来贵由能当选蒙古的第三位大汗是她母亲的功劳。贵由死后,蒙哥在拔都的鼎力协助下成为蒙古第四位大汗。

蒙古诸王在西征之前可能是有分赃协议的。蒙哥在西征中颇为亮眼,蒙古得到里海北岸到高加索一线的土地都有他的大功。日后在拔都帮助下,蒙哥成为整个蒙古帝国的大汗,而拔都则是西方之王。蒙哥当年在西方打下的土地都划给了拔都,而土地上的人口和牲畜则可迁往东方。大量来自西部的钦察、阿兰人成建制地出现在中国战场上,为蒙哥扩大他的东方版图。

贵由则和拔都关系恶劣。

1240年夏,蒙古诸王召开大会,庆祝西征的巨大成功,并讨论下一步的行动。然而在酒宴上却发生了意外。蒙古秘史记载,大汗窝阔台的长子贵由以及察合台的长孙不里与西征统帅拔都发生冲突,贵由和不里一怒之下离席而去,并公开侮辱拔都。贵由把拔都叫做长着胡子的老女人。而事件的起因仅仅是因为拔都在庆祝仪式上率先饮酒。据说窝阔台得知此事后大怒,召回了贵由。

察合台、窝阔台家族和术赤家族的恩怨由来已久。成吉思汗的大太太孛儿帖曾被蒙古蔑儿乞部俘虏,被释放后生下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因而术赤的身份尴尬。“术赤”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客人”。老二察合台与术赤最为不睦。老三窝阔台虽较温和,但一直站在察合台一边。

三兄弟之间糟糕的关系延续到了下一代。贵由成为蒙古大汗后,起兵讨伐拔都,但死在途中。

1240年夏的蒙古诸王会议不欢而散。当然也不能排除蒙古秘史上记载的酒宴闹剧只是后来拖雷家族为抹黑贵由而进行的夸大,贵由的离开可能只是因为继续西征对自己无利可图。

拔都继续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彻底灭亡基辅罗斯,并对逃亡匈牙利的钦察-库曼部落斩草除根。草原无比宽广,战败的游牧部落总能逃往草原深处蛰伏,以待东山再起之时。铁木真曾被他的安答扎木合打得落花流水,但却能卷土重来,最终成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家的祖训一定有对敌人务必赶尽杀绝这一条。

基辅日落:蒙古二次西征最后为何意外撤军?征服路线说明了什么?

Midjourney绘制的基辅城沦陷场景图

1240年11月,第聂伯河如期封冻,罗斯古都基辅的末日终于来临。11月28日,基辅城被围。蒙古人架起抛石车,日夜轰击着城墙。只数日之内,城墙便被轰塌。试图堵住缺口的基辅守军遭到了箭雨的袭击。蒙古人涌入了城内。基辅守军和市民逃入最后的据点,圣母安息大教堂。这座教堂是基辅的第一座石砌教堂,建于989-996年间。基辅罗斯的很多君主葬于此处。惊恐的避难者爬上了教堂顶部,却造成了整座建筑的坍塌。

12月6日,基辅城陷落。全城被焚毁,数万居民只有两千幸存。

此后基辅以西的罗斯公国也相继陷落或投降。可能因为蒙古军队人数已大为减少,位于如今乌克兰西部的很多罗斯城市未受蒙古军队毁坏。至此,自860年建国起,延续三百余年的基辅罗斯被蒙古完全征服。

基辅日落:蒙古二次西征最后为何意外撤军?征服路线说明了什么?

1650年时的圣母安息大教堂废墟

1241年初,蒙古骑兵已经进入波兰、匈牙利境内。4月初,波兰和匈牙利军队分别在两场决定性战役中败北,有组织的抵抗基本结束。在其后一年的时间里,蒙古军队继续在多瑙河两岸,中欧到巴尔干半岛一线烧杀抢掠,追击匈牙利国王到亚得里亚海岸边,又尾随库曼人直至拜占庭帝国的边界。除了丘陵地区的一些石砌城堡抵挡住了蒙古人的抛石机进攻,其它匈牙利城镇大多被蒙古人攻破。

当欧洲大门洞开时,蒙古军队意外地在1242年3月底开始撤军,蒙古第二次西征就此结束。

基辅日落:蒙古二次西征最后为何意外撤军?征服路线说明了什么?

位于山顶的石砌城堡是抵挡蒙古人抛石机的唯一方法

关于蒙古结束西征的原因,历史上有众多猜测,比如窝阔台大汗之死、1241-1242年冬寒冷潮湿的匈牙利平原、欧洲坚固的石砌城堡、蒙古军队在欧洲损失惨重等等……

历代的史学家也常常争论蒙古西征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蒙古人想一直打到大西洋岸边吗?他们不去罗马、巴黎,一定有特殊原因吧?

其实不用猜测。蒙古的征服路线很直白地表明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蒙古在第一、二代大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他们所进行的战争首先是对整个欧亚大草原的征服,这是他们的核心目标,是他们准备安家的地方。其次的目标是大草原的最近邻国家(金、西夏、花剌子模、伏尔加保加利亚、罗斯诸国、高加索地区、以及匈牙利),这是他们的后院,保障草原的安全,为蒙古帝国提供贡品和奴隶。成吉思汗的孙子辈才开始征服草原的第二近邻国家(南宋、阿拉伯帝国)。

欧洲离蒙古太远,即便离拔都想安家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也太远了。而且中世纪的欧洲相对比较贫穷。基辅城在被蒙古攻克时的人口大约3-5万,已经是当时欧洲最大城市之一。

上篇【蒙古二次西征:冬天里打右勾拳,从草原北向西再东进,直抵高加索】提到过高加索山区中惨遭蒙古屠城的阿兰王国首都马加斯,近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疑似马加斯的遗址,其面积大约6平方公里,已经大于当时欧洲的大城市,如米兰、威尼斯、伦敦。而“马加斯”是波斯语,意思是“苍蝇”。可见,这样一座摆在欧洲算是大城市的一国之都,在中亚则不值一提,只有城里的苍蝇引起了波斯人的极大关注。而蒙古人征服过亚洲无数的大城市,欧洲的财富或许真不值得花那么大力气去争夺。

蒙古与罗斯诸国、波兰、匈牙利的战争现在更广为人知,那是因为欧洲在中世纪之后崛起,使它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中被放大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