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作者:素年文史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作为中国三千年浩瀚文明历史中,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先秦无愧于集权制封建国家之先驱,为其后的历朝历代建国建制而垂范,并对后中国的制度建设影响长远。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先秦最大的制度贡献,就是中央集权和皇帝制度,夏朝、殷商、两周也有君王,与秦始皇不过名号不同,实则权力相当,然而称王称帝一字之差,为何远古王朝与先秦相比,方方面面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而从历史角度出发,先秦中央集权制与皇帝制度的确立,对此后中国历朝历代的制度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性影响呢?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本文以先秦时期的中央集权制与皇帝帝制为出发点,结合历代封建皇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横向对比,纵向总结,总览今古,查漏不遗。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来之不易的大一统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暴君,比如远古时代夏朝的国王桀,就是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位暴君。

  其后,殷商时期的纣王,纣王的形象多有杜撰,其实纣王的原型帝辛并非如此残暴,不过他确实征伐过多,凶性过重,勉强也算是一位暴君。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再加上周朝的周厉王,残暴不仁的秦二世胡亥,杀夫弑父的隋炀帝杨广,中国以“凶”闻名的皇帝还真不少。

  其实,历史对秦始皇嬴政的评价,也是多有“暴君”之评。

  虽说秦始皇嬴政征发民夫修万里长城,疏浚灵渠,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是这些也算是民生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勉强也算是德政。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但是始皇帝晚年之后,利令智昏,大开民力,修阿房宫,苛政虐民,扼杀民智,这些都算是暴政,所以始作俑者秦始皇始帝也是暴君。

  不过饶是如此,历史上的十大暴君,还是没有秦始皇嬴政的名字,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历史认为,始皇帝虽有暴政,但功大于过。

  确实,单以功业评论,秦始皇嬴政的功业确实很大,毕竟是第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人,这种成就,前无古人。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秦朝其实是在替西周做善后,因为中国自周朝,经春秋,至战国这近八百年的华夏乱象,其实根源就是西周分封制。

  西周天子为了犒赏群臣,便把国土分封赏赐给这些有功臣子,结果,中国开始了长达790年的分裂战乱时期。

  在这790年之中,先是西周衰败,然后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并立,再然后是战国时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春秋时期的几百近千个诸侯国,只剩下了近百个,慢慢的,就是剩下了十几个。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而这十几个国家中,就包含了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也被认为是几百年开疆裂土的最后决斗,谁能吞灭六国,结束诸侯攻伐,相互战乱的时代,谁就是统一中国的最后胜利者。

  然而,即使是只剩下了这七大战国,胜利也很难,因为,战国七雄,各有强弱,相对来说,战国初期的秦国最弱,但是秦国盛产骑兵,且骄武好战,战斗力颇强。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韩国次之,韩国兵力不多,且国土较少,国力弱小,但是韩国坐拥最大的铁山,盛产尖兵利器,因此兵力虽少,但是战斗力却不低,被称为“劲韩”。

  其他的齐楚燕赵魏五大战国,先后称王,且因地制宜,各有所长,其中以赵魏最强,而偏偏这两国都是秦国的邻居,钳制着秦国的东出大计。

  而且一国强大,其他六国都不会坐视,合纵连横便应运而生,成为制衡局势的不二法器。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局面如此复杂,但是秦国靠着好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加上孝公时期大臣商鞅变法留下的良好基础,硬生生靠着“运营”克服了兵力弱势,把六国一一灭掉,最后成就了大一统皇朝。

  据此来看,秦始皇的功业确实伟大。

  首先,高度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秦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优势性。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其次,坚定的政治制度,又使得秦军令行禁止,秦军战力倍增。

  以上两点,无一不体现出了集权制度的重要性。

  而秦始皇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秦朝的集权制度上下功夫,力求中央集权,因为他很清楚,秦朝与战国七雄不一样,需要管理的疆域更广,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大,而且皇朝初立,隐患必定不少。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如果没有统一的制度保障,如何使政令通畅,百姓咸闻?如何使皇帝的意志得以通达四方?

  于是,秦始皇便决定建立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过去任何一种国家制度的新的国体制度。

  这,便是中央集权制与皇帝制度的根源。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中央集权与皇帝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分封制度的控制下,虽然战国时期,分封制度已经实质上消失了,但是很多战国,依然都把分封当作一种体制来使用。

  比如,主持了商鞅变法的商鞅,被秦公封为商君,封地在秦国商於县。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秦始皇对790年的分封余毒,依然感到触目惊心,所以,分封制度被他视为逆鳞。

  而为了使分封制彻底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开始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首先,就是废除分封制度。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事实上已经取消了封地制度,因为商鞅变法的本质,就是取消世功世禄,取消旧贵族,建立新贵族,建立新制度,所以分封制这些旧制残余,就要割除干净,商鞅被秦宫赐予封地,也是实封虚领的荣誉分封,商鞅只有吃赋税的权,没有治理封地的权。

  自秦孝公以后,秦国就只保留了储君的特殊封地,而到了嬴政时期,储君封地也被取消了。

  取代分封制的,正是郡县制。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在郡县制度下,秦国建立了国家——郡——县为主体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每一个下级行政主体的官员选择,都由上一级决定,而且所有的官员任命,都要经过秦始皇确认,由此确保了秦始皇的绝对权威。

  并确保了中央政权对地方政府的绝对控制,便于各种管理。

  郡县制的出现,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等级分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后来的唐朝的中央——府——州——县,宋朝的府——州——路等的确立,皆始自于此。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除了郡县制以外,秦始皇还制定了许多统一制度,度量衡的统一,官道统一,以及文字统一,总之,秦国自上而下,共用一样的文字,使用一样的尺度,遵守一样的法令,杜绝了因为标准不同,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强化了国家的管理稳定。

  此外,征兵制度、军法、军制等制度,也由秦始皇与大将商议从而确立,使得秦国的军队也得以顺从在中央集权制下,成为权力制度之下的一部分。

  这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皇帝制度

  传说,秦始皇嬴政自认“功盖三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由此开启了中国的封建皇权制度,也就是皇帝制度。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但其实,真实的史实则是,嬴政建立大秦帝国,但是依然自称“秦王”,没有称帝,因为嬴政其实是个自谦的人,并不好大喜功,所以哪怕是取得了中国大一统这样的千古伟业,也自认为没必要称皇称帝。

  而给他安上皇帝称号的人,其实是他身边的宦官,也就是后来篡位称帝的赵高。

  嬴政晚年去世后,几个储君都太小,没有独立掌权的能力,于是赵高这个宦官便跳了出来,联合李斯,谋朝篡位,随后,赵高便自称帝,是为皇帝称号的开端。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嬴政的始皇帝称号,其实是赵高完蛋以后,秦国大臣为嬴政追赠的。

  皇帝称号的确立,千万别以为它只是一个称号的改变,其实,皇帝制度的确立,意义深远慎重。

浅论秦朝从中央集权到皇帝制度的演变

  自西周开始,周朝的君王都自称为天子,但是,由于分封制的崩坏作用,周天子这个“天之子”当的毫无尊严可言,于是,为了皇权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皇帝”称号便应运而生。

皇帝制度的核心内涵,其实是以下对上的集体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皇权至高无上权力的神话与幻化,目的是让下边的人无法生出对皇权的侵犯,变相稳定皇权与中央集权,其本质目的,事实上还是为了维持权力稳定。

而且皇帝制度的出现,还使得储君继承等注释变得更合乎法度,有利于皇帝权力的平稳交接,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