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作者:冲出史界

在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长河里,曾出现过许多惊艳世人的才子英雄,这其中有一人,更是令百姓交口称赞,令文人墨客执笔咏叹,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诸葛亮!

诸葛亮自出山后便一心匡扶汉室正统,做下了火烧赤壁,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等许多大事,就连曹操都曾喟叹: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亮耳!这样惊才绝艳的一个人,最后却因积劳成疾,在五丈原抱恨黄泉,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就已经有人一语成谶,揭示了他的最终结局,这个人就是水镜先生!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水镜先生荐人才 留下八字神预言

水镜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并不多,他是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每次他出现必都是仙风道骨,料事如神的形象。司马徽的智慧从他一出场就让人印象深刻。

当年,刘备为逃避蔡瑁等人追杀,马跃檀溪,误入司马徽的庄园。刘备只说自己是偶然路过,可司马徽却一语道破他是逃难到此。司马徽精准毒辣的眼光与判断让刘备一时间对他惊为天人,忍不住对他说起了自己的抱负与困难,希望能够请他出山。

司马徽没有答应刘备的请求,只给了他一条信息。他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听后大喜,再问,他却只是笑着敷衍,不再多说一句。

司马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这是因为他爱才、惜才!他不愿看到诸葛亮呕心沥血一辈子,却结局凄凉,又忍不住赞扬他的才能,不忍他埋没一生。正巧老天把刘备送到了他的眼前,让一切有了转机。他在刘备面前提了一句卧龙凤雏,然后把一切交给了天意。

刘备听了司马徽的话,果然把卧龙凤雏放在了心上,期望着有一天可以得到其中一人的辅助。在找到卧龙凤雏之前,刘备先得到了足智多谋的徐庶。曹操见刘备有徐庶这样优秀的人才相助,便像得了红眼病一样,非要把徐庶纳入自己麾下,于是将徐庶的母亲带到了许昌。

因不忍老母被曹操威胁,徐庶只能忍痛告别刘备,转投曹操。徐庶临走前,刘备大办饯别酒宴与他推心置腹;徐庶上马后,刘备古道边十里相送为他泪洒长亭,徐庶被刘备感动,在告别时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失去徐庶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但得到卧龙先生的消息却是不幸中的万幸。正当刘备准备好了礼物,打算去南阳拜访卧龙先生时,司马徽忽然到访,说是想要见见徐庶。

得知了徐庶的事情后,司马徽直摇头叹息,说徐庶这一去,他母亲必死。不得不说,司马徽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徐庶母亲十分刚烈,徐庶与母亲见面后,听闻因自己导致儿子背离旧主,便毅然自杀了,一张嘴简直比闹钟还准。

而这时,刘备再次对司马徽提起了卧龙——诸葛亮。

这一次,司马徽在刘备面前给了诸葛亮极高的评价,说他可比兴周之姜子牙,旺汉之张子房!本就求才若渴的刘备听到这个评价后,对诸葛亮更是敬佩有加,还没见面,就已经在心里给他加了三分。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尽管高度赞扬了诸葛亮,但司马徽临走时却仰天大笑,留下了一句不太吉利的谶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在他为数不多的两次出场中,早已展现出了他在预测方面的惊人天赋,他给了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八个字,其实就已经预示了诸葛亮的最终结局。

卧龙得主 一朝显身手

正如司马徽所说的那样,对诸葛亮来说,刘备是一个好主公。他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他对他信任有加,给了他诸多权利,让他有广阔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诸葛亮对刘备心怀感激,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他们之间有了百世流传《隆中对》。出山之后,诸葛亮更是连放三把大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奠定了刘备的事业基础!

刘备之于诸葛亮,就像是伯乐之于千里马,刘备惊艳于他的才能,认可于他的人品,甚至敢于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这样的主公怎能不令诸葛亮感动?!对于诸葛亮来说,选择辅佐刘备,是一生中走得最正确的道路。

他们就这样在乱世之中,并肩而行,一路成长。在那惊险复杂的局势里,诸葛亮展现出了他惊人的才能与算无遗策:空城计、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桩桩件件都没有辜负他的卧龙之名,一步一步带着刘备走到了他的事业巅峰!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生不逢时 抱恨黄泉

令人遗憾的是,在刘备与诸葛亮等人共同努力,建立了蜀国不久后,刘备却因病在白帝城与世长辞。为了兴复汉室,给九泉之下的刘备一个交待,诸葛亮决定倾蜀国之力北上伐魏。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六出祁山后,诸葛亮心力交瘁,抱恨黄泉。想来是因为长年积劳成疾,倾国之力六出祁山,结果却又不尽如人意等因素,让诸葛亮受到了身心的双重打击,他为蜀国呕心沥血了一辈子,最终在秋风萧瑟的五丈原无声陨落。

人的命运很难说,即使是如诸葛亮这般的风流人物,有时也难以逃开命运的捉弄。水镜先生的那句“不得其时”,精准地概括了诸葛亮的生平际遇,揭示了他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有句话叫做生不逢时。诸葛亮出生的太晚了,他出山时更是汉室倾颓之际,要知道,人间兴亡自有定数,就算刘备是汉室正统,复兴汉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当时,北有曹操虎视眈眈,东有孙权伺机而动,反观蜀中,一块立足之地都要反复谋划才能取得。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诸葛亮与刘备相遇的太晚了。刘备47岁才请诸葛亮出山,与他共同作战16年后,就在白帝城因病与世长辞,只给诸葛亮留下了扶不上墙的刘禅。

诸葛亮身边的人才太少了。正所谓屋漏便逢连夜雨,刘备死后,关羽张飞相继被杀,法正、马超、黄忠等人先后病逝,蜀国后起之秀寥寥无几,人才一时青黄不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再厉害,也不能分出三头六臂,处理更种事务。

尽管水镜先生从一开始就预言了诸葛亮的最终结局,但是有些事情,不是知道了结局就可以不去做的。人总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做事尽全力,凭良心,那么结果如何,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只说了八个字,已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诸葛亮虽然到死都没有彻底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早已惊艳了时光,书写了历史,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中。

#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