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

**

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

调查背景:

近年来,各种境内外大学榜单、学科排名层出不穷,各类排名标准迥异,一些排行榜可信度存疑,中国的大学表现抢眼,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成为榜单上的常客。

主要目的:

调查排名对大学科研教学水平提升、形象推广与其在与国际合作对象的行销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调查方式和结果分析:

以上网搜集资料以及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

调查结果如下:

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
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
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电子科技大学顶点计划调研:现存大学排名的合理性

分析如下:

80%的人了解或者看过几种大学排行榜,很多学生甚至将其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来帮助自己选择大学。并且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大学排行榜对自己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的,但同时也有20%的人认为目前的大学排行榜可信度不够,没有真实反映大学水平。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榜单依据的指标不明确和榜单的排名不具针对性,不区分综合和专业大学这两个问题最为突出。榜单依据指标不明确,说明该榜单不能准确的提供受众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变成没有价值的,无法利用的信息。不具针对性的榜单排名也不能突出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无法引导政府准确分配资源,也无法给有专业兴趣的学生以准确信息。同时,有上述问题的排行榜也不具备可信度,公众无法依赖这些排行榜做出正确,有价值的判断。对排行榜所依据的指标,调查中显示,70%的人认为大学排名的指标应着重于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师资水平,同样比例的人认为应注重于学生的切身体验,而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校友资源则不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重要的指标。这也反映了很多人认为中国排行榜和西方大学的排行榜应有不同之处,如应更加着重于学生的就业率,深造率等问题。从对解决方案的调查结果来看,一方面70%的人认为应该细化学校分类体现学科特色来引导学生兴趣发展,使得排行榜有更好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一半的人认为应增加行业内评价的权重或者让政府建立相应的行业规范,施行评估和绩效考核,这样有助于增强排行榜的公平公正性。综上,大学排行榜可信度仍然不高,在排行榜所依据指标,排行榜分类细化,排行榜的公平公正性三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现象分析与建议:

大学牛不牛 看校友富不富?

离谱: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的位次可以相差数十位

草率:国内多数大学排行榜都不公布其数据如何采集及研究方法等信息,有的只公布指标大类,有的甚至连指标体系都没有

渔利:有大学校长公开爆料,称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

规范:建立行业协会,对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及资质审核

中国的大学排行榜,怎一个乱字了得看排名,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榜单“跌宕起伏”;看指标,评价角度千奇百怪、数据来源不清不楚;看市场,机构鱼龙混杂、盲目扎堆“打榜”……

乱象

不同版本互相“掐架”,甚至爆出“竞价排名”丑闻。

乱象丛生:

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的质疑

09年,有媒体质疑成都理工大学在04、06两年邀请武书连做讲座,并给予其数万元钱。后在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使该校名次提升20余位。

12年,有媒体质疑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将浙江大学排在第一位,高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时,有文章质疑其排名权力。

同年,有文章质疑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指用其指标体系和算法,测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得分无缘进入武书连排行榜单的前500名。

校友会网排行榜的质疑

08年,有媒体质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的权威性。

11年,有媒体质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

原因何在:

第一,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我国在制定大学排行榜标准方面的指标不够透明。一个大学排行榜是怎么出炉的?它是依据哪些标准来制定的?其中都通过了哪些程序?我们大家都不了解。这样对它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现在,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制定大学排行榜的机构。一般来说,他们的运作体系大致如此:评价机构给各个大学发出邀请,邀请大学寄一些材料,再交一些参评的费用,然后根据各个大学自己提供的这些材料,按照他们既定的评价方法和程序来进行排名。所以,在一些大学排名中,有的知名的大学榜上无名,可能是因为这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参加。 大学排行榜,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参考标准。如果能够事先使公众明白每个榜单制定的根据,大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有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第二,效率愈来愈低下“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规模制胜”,武书连这个排行榜的制定主要着重强调大学硬件的评估,比如校园的面积、实验的设备等器材。这些硬件指标所占比重很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高校纷纷合并、越办越大的缘故。这个排行榜缺少专业发展方面的考量指标。一个大学,如果缺少专业层面的深度,即使合并后也往往有名无实。

国内大学排行榜主要是以规模论输赢这也是“川山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这种巨无霸大学在武书连排行榜、校友会等排行榜上排名较高的重要原因。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

不合理大学排名带来的影响:

定位不明确并排名居末的大学,其学生来源和优秀学生比例则可能逐年下降。今天的排名影响着一大批与利益攸关的选择;再者由于各校强项不一,有的是由于历史悠久、校友贡献良多、国家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地位而使其稳定领先;有的则迅速改善自身的缺失,并强化既有的特色,而得以在个类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

尽管要相信民众和社会会有理性选择,但如果不科学、不客观的排行榜一直存在下去,会混淆一些事实,误导部分公众,形成不好的风气。

大学排行榜的种种粗糙,该如何磨平?

在胡娟看来,大学排行榜可以由学术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站在中立的立场,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大学的表现进行评价,“要从教育和学术规律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最重要的指标来考察,才能让大学排名更有价值。”

在我们看来,对于那些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对社会公众认知判断和大学健康有序发展产生误导效应的机构应责令其整改,必要时取缔其大学排名的资格。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排名应该进一步细分。例如,以工科专业排名,哲学学科排名,虽然这样变得比较繁琐,甚至一所大学排名有多个名次,但是,只有这样,对于政府来说,与其对综合大学简单一味的扶持不如转化到对多所学校顶尖学科扶持上,使得扶持更有效率;对于个人来说,更能全面的了解大学,正确认识大学,才能明晰该所大学到底怎样;对于大学来说,才能有一个公正的地位名次。

小组成员:

孙皓南

王云靖

田子辰

侯春雨

张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