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交互设计精髓之理解输出

学习目标(要解决的3个question:自己need输出,怎么输出,如何输入)

  • 0层:输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如何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
	思考维度上:设计逻辑
如何表达设计?:文字输出,排版格式,图文表达
	把故事讲清楚,讲明白:表达能力
           
  • 1层:梳理清晰:设计逻辑
设计完整性清晰概念:什么是完整的设计?
如何满足可行性?:
	技术层可实现,
	交互流程层形成闭环,
	商业可行性
           
  • 2层:积累好的设计案例与拓展视野
分析是好的数字产品的标准?:
如何高效积累好的设计?:(回到设计逻辑的维度上)
	分类+归纳层次(找共性概括)的能力(标签:关键词)
	创新点:paper,产品,企业商业模块的好与不好————>思考:案例产品的妙,前沿技术创新+新产品创新模式,生活痛点
选拔性考试的思维高度:思维高度,价值观
           

《交互设计精髓》

一、设计数字产品:框架

交互设计精髓之理解输出
  • 人和智能化数字产品,都是学习的载体,通过设计对人/数字产品的智能思维的提升,然后与其他的人/数字产品进行更好的交互。
  • 数字产品的设计最终目的:懂人(无私服务,完全可以被信任)+聪明的(帮助人解决问题的)
数字产品的平台和姿态:
  • 平台:硬件和软件,用户交互模式,产品内部运转
  • 姿态(人设属性):用户的场景环境为基础,产品的展示方式(行为立场)与对用户的主动/被动交互方式
  • 表现:外观,行为
  • 使用方式
  • 不同情景:主导姿态,使用情景姿态
进行设计:

1) 明确用户的需求和目标:明确——>情境场景+人物模型+心理模型

是谁
要什么——>有什么目标(试图实现、如何看待其目标), 想要什么体验(认为有吸引力,并值得):付出,长进,回报

           

2)设计产品并实现——>首先确定Design Framework:根据一般性的设计原则,**设计产品的立场和复杂行为(平台和姿态)**进行和谐的交互(界面信息展示,产品对数据信息处理,用户交互进入流的状态)

明确高级的平台和姿态表现:
1. 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平台:技术实现
2. 交互框架
3. 形式框架 
		2+3——>设计:功能和数据的组织与形式
           

二、重要设计部分:具体设计实现

1)定量研究:数据调研

2)用户建模:定性研究,构造人物模型

3)设立愿景:明确场景需求和设计需求——>故事板叙事,基于场景的设计

4)探索技术能否实现

5)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制成设计需求简表,指明设计和开发方向,提供工作范围后进行设计

1. 定义服务设计框架service design framework:商业模型——>早于其他设计
1. 描述客户旅程
2. 创建服务蓝图
3. 创建体验原型
           
2. 定义交互框架:高层次的屏幕布局,产品的工作流、行为和组织——>建立产品行为整体架构
定义形式要素,姿态和输入方法,然后定义功能性和数据元素,
进一步确定功能组和层级
然后勾画交互框架,构建关键线路情景剧本————>设计者的思维而定,顺序不定,循环迭代
运用验证性场景来检查设计
           
3. 定义视觉框架和工业设计框架:和行为有关的外形——>现有的视觉风格(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工业设计往往一体化考虑形式要素和输入方法)
首先高层次考虑解决方案,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处理越来越小的细节
确定视觉设计框架:
1. 视觉体验特征
2. 视觉语言研究
3. 将已选择的视觉风格应用于屏幕原型

确定工业设计框架:
4. 形式要素和输入方法进行合作
5. 开发粗略原型
6. 开发形式语言研究
           
4. 交互平台的视觉细节:界面的操作范式
  • GUI:WIMP
独占式;桌面应用软件
网络办公系统,交互规范
           
  • 嵌入式移动设备:输入管理,简化,输出展示(显示屏)
暂态transient: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其他嵌入式设备;移动软件
情景驱动/模式,限定范围/,软硬件集成
           
  • 网页设计:媒体与信息传播
媒体+软件:网站
信息架构(逻辑结构+内容流)与页面展示
媒介物
           
5. 通用交互细节:界面信息展示规范
  • 控件
命令(操作处理)
选择,输入(操作内容)
输出显示(显示内容)
           
  • 对话框

三、什么是好的设计方案?

  • 设计质量:
1. 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目标和需求的能力
2. 是否适应商业目标和技术限制
3. 思考:成就好的设计是否要求设计过程具有普遍适用性?——>answer:设计价值,设计原则,设计模式

1)设计价值:
- 实现用户目标
- 优雅的交互设计:简约完整+平衡和谐+顺应、调动用户的认知与情感
2)设计原则
- 交互设计原则:行为,形式与内容的普遍适用法则,促使产品行为支持用户目标与需求,创建积极的用户体验
  (理念:科技应当服务于人类智慧和想象,科技的使用体验应当根据人类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来创造)
  (设计原则:贯穿设计全过程,帮助将情境中的任务和需求转化为界面的形式结构和行为)
- 作用于不同层面的设计原则:
(1)概念设计:概念原则,界定产品定义,产品如何融入广泛的使用情境(8-13:认知负担处理,隐喻设计)
(2)行为设计:行为原则,描述产品行为:一般情境与特殊情境中应该有的行为(14-17:数据输入与存储和检索,发生错误时的应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特殊性/,整合视觉设计)
(3)内容涉及:界面交互设计原则,描述行为及信息有效的传达(18-21:具体平台的视觉设计元素细节)
——>大多数的交互设计与视觉设计原则可跨平台,但是类似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 屏幕面积、输入方式及使用情境 ** 等因素的制约需要特殊考虑)
3)交互设计模式
- 设计理论形式化:记录最好的实践工作——>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 交互设计的模式发展:代表了用户体验和相关活动的优化成果
- 交互设计模式可以有层次的组织在一起:从系统层面到个别层面的专用器件,适用各个层面

1. 体贴:满足用户需求而生(社交规范和满足期望)
2. 聪明:记忆用户的知识并具备从其行为学习的能力,可以记住细节并能够发挥聪明预测需求
           
  • 和谐交互:让用户进入流的状态
用户与数字产品进行交互时执行的4类工作:尽可能地消除每一种负担
1. 认知工作:理解
2. 记忆工作:回忆
3. 视觉工作:眼睛的注视
4. 肢体工作:行为操作
           
  • 积累好的设计产品:从设计的闭环流程中去思考和吸收(分类和归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