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作者:苏念历史

高丽末期,外有蒙元帝国干涉,内有权门势族干政夺权,土地兼并严重,内忧外患致使高丽国内动荡不安。值此动乱之际,高丽王朝迎来新一任君主—恭愍王。

恭愍王即位之初,正值青年,锐意进取,决心发奋图强、改革政治,将其质子时代孕育的政治构想付诸实践,以振兴日渐衰弱的高丽王朝。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一、质子时代的政治构想

恭愍王讳颛,古讳祺,蒙古讳伯颜帖木儿,忠惠王母弟。忠肃王十七年庚午五月生,封江陵大君。忠惠王后二年五月,元顺帝遣使召入朝宿卫,时称大元子。

在元都燕京充当质子期间,他曾在朴仁干门下接受儒学教育。1349年以后,王祺开始服侍元朝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端本堂读书。元朝政府聘请满族儒臣教授太子,王祺也必然受到一些儒学思想文化的熏陶。

这段时期,他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积累的见识与力量为他后来的政治之路奠定了基础。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同时,王祺也时刻关注着高丽国。作为入质元朝的高丽世子,他对自己以及高丽的处境做出了深刻的反省,并慢慢开始构思王位蓝图。

二、即位之初的改革试图

1351年10月,元顺帝封王褀为高丽王,并任命李齐贤为摄政丞权断征东省事,全权处理征东行省事务。11月,顺帝又任命赵日新为参理,以柳淑和金得培为右左副代言,其后又陆续肃清了忠定王代政治活动的余党等等。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王褀于12月回到高丽国,在康安殿正式即位,是为恭愍王。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1352年(恭愍王元年)正月,监察大夫李衍宗向恭愍王进谏:“辫发胡服非先王之制,愿殿下勿效元俗。”恭愍王喜出望外,当即解辫并赐李衍宗衣及褥。

对此,有人认为,“李衍宗只是为了迎合恭愍王的意愿而提出谏言”。从恭愍王的反应,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他本人的意思,只是借以李衍宗为牵引点,摒弃蒙古发饰与服装,从而消淡化蒙元的影响,这也指明了恭愍王元年新政的方向。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月恭愍王宣布“罢政房,归文武余注于典理军簿。”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由于政房是元朝干涉高丽内政的代理机构,政房的废除影响了亲元势力集团的整体利益,因此元世勋首先发动了反击,高丽的权臣也进行了强烈的抵抗,其后势力集团则直接无视恭愍王的政治改革。

但恭愍王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发布诏书宣布正式开展改革,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改革

在政治方面,恭愍王主要进行了三大改革。首先,恭愍王着重奖励历代功臣及有功者。奖励功臣是历代君主为巩固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奖赏机制。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在此奖赏机制下,受赏臣子的政治信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都处 于新君的影响之中,进而成为新君统治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从而扩大了其统治基础。

恭愍王的第二个措施是通达言路和谏诤畅通。言路与谏诤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所谓言路,是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而谏诤是指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

言路与谏诤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言路的通达与谏诤的畅通,不仅有助于君主集思广益,还对君主权力的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稳定高丽政治局面、巩固恭愍王政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恭愍王的第三个措施是恭愍王极其重视人才的发掘与重用。所谓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历来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政治改革,恭愍王不仅笼络了一批权臣,还选拔和培养了大量人才,进一步扩大了其统治基础,从而为其改革培养了一支中坚力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从而为此后新君的新政奠定基础。

2.经济改革

在经济方面,高丽政府主要集中精力在土地、赋税和高利贷利率三个方面进行革新。

首先,高丽政府进行了“田民辨正”政策。

高丽末期,由于国内豪族倚仗元朝势力,对土地进行疯狂的兼并和掠夺,无以为生的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社会经济濒临崩溃。

因此,恭愍王在即位之初就颁布了田民辨正的条例。该条例要求权门世族在短期内归还强占的土地,还农民以自由身,以缓和权门势族和田民之间的矛盾。

虽然它未能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权门士族的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征发,促进了高丽社会经济的发展。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其次,恭愍王宣布赋税减免。民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

因此,恭愍王上位后,也十分注重民生问题。于是,针对农民最为关心的赋税问题,颁布了有关赋税减免的条例。

最后,高丽政府调整了高利贷利率。高丽末期,寺院滥发高利贷给贫民,导致贫民典卖子女,流民大量增加,造成社会不安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恭愍王通过源头限制高利贷者,减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3.社会改革

在社会这个维度,高丽当时法纪废弛,官员滥用权力严重,人民生活贫困,人才紧缺,社会风气败坏。

大部分百姓对此表示不满。于是恭愍王颁布了整改的条例,以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从而争取百姓的支持和社会的拥护,也为新君的专制奠定基础。

因连年征战,高丽人民生活贫困,尤其是鳏寡孤独人群更为困难。鳏寡孤独是高丽社会的弱势群体,救助鳏寡孤独是君主德政思想的践行,这不仅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因此,恭愍王上台后加强了对贫民的赈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 会矛盾,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4.军事改革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百姓的安居乐业,都要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支撑。

因此,军事改革是恭愍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最终目标是统一国权,强化国家对军队的控制力,从而提高防御外患的能力,以挽救可能面临的危险。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首先,高丽政府针对当时沿海倭寇泛滥、兵源不足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奖励政策,通过对抗击倭寇有功者给予相应的赏赐,从而鼓励人民积极参加抗击倭寇的斗争。

此政策的颁行,激励了大批人民参军,一定程度增强了高丽的国防力量。

第二,因元朝长期的军事压迫与频繁的经济勒索,加重了高丽百姓的负担,以致民怨沸腾。

为了减轻百姓的军粮负担,恭愍王对军粮的供给及运送时间也作了相 应的调整。不仅保障了军粮供应的稳定,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而极大地赢得民心,巩固恭愍王的统治政权。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总之,元年新政是为了赋予王位继承的合法性,强化国王权威,同时配合解决高丽社会内部的种种矛盾而发起的一场变革。

元年新政可以看出恭愍王想要亲政、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元年新政中没有出现明确的整治对象,也无法找到推进政治变革的主导势力,在这种政治大环境下元年新政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但元年新政仍在一定时期内对高丽社会的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国防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新君的王权新政打下了基础,从而为即将要开展的‘反元’政治做好准备。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结语:

元年新政在推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其改革政策损害了不同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因所损害的利益群体不同,其反对者也不止一派。

首先,由于恭愍王元年新政中摒弃蒙古发饰与服装带有一定的反元色彩,对此,元朝派遣丞相脱脱前来告诫,并以革去柳淑、金得培的职务作为惩戒。

其次,田民辨正条例也招致了权门世族的不满与反对。高丽末期,国内权门势族仗元朝势力,非法夺占土地,田民辨正条例要求权门世族归还强占的农民土地,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推行过程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与阻挠。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另外,废除政房不仅损害了亲元势力集团的整体利益,还使他们产生了矛盾,以赵日新为首的亲元势力对此反应最为激烈,并还于1352年春秋之际发动叛乱。

在赵日新之乱平定之后,为了缓和与亲元政治势力的关系,并取得元朝的支持,恭愍王开始着手安抚以奇氏为代表的亲元势力。恭愍王二年派遣“密直使李也先帖木儿、鹰扬军上护军安佑如元贡方物,仍献皇后诞日礼物。皇后诞日之贺始此。”

同时还笼络奇后在高丽国内的家族成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奇后族弟奇轮官拜德山府院君,奇后之侄奇完者不花被封为德阳府院君,其他奇氏家族成员也尽列显耀。

恭愍王政治理想的孕育土壤在哪里?又是如何践行的呢?

恭愍王也凭借奇皇后的支持巩固了自己在高丽国的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期的目标,即赋予王位继承的合法性,这也意味着元年新政暂且告一段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