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潮汕爱国民主人士陈卓凡抚养烈士遗孤、营救革命人士 一身正气留人间

作者:网信汕头

来源:汕头日报

潮汕爱国民主人士陈卓凡抚养烈士遗孤、营救革命人士 一身正气留人间

陈卓凡的家人(摄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

朱长宁

我的姨妈陈卓凡,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抵抗日本。黄彦章在《潮国人民检阅》中称他为"潮头首席爱国民主派"。

我家原籍浙江省绍兴市,祖祖朱一辰于20世纪20年代从浙江创业,全家在汕头市鲁玉花里定居下来。爷爷有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陈卓凡太太是我的第二个姨妈。两位阿姨年轻优雅,温柔善良,善良大方。由于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兴趣,她于1929年夏天在上海与第二位姨妈结婚,婚后,她在二姨创办的上海海南强书局担任助理。

我的姑姑是澄海长林唐熙,早在赴日留学期间,就与彭琦、李春涛、杜国轩、杨思珍、王定新等人组织了"红心会",传播进步思想,1924年回国后,由彭伟介绍海丰工作,并参加了彭伟领导的海鲁丰农民运动, 开始随国民革命军东进军。1925年被周恩来任命为揭阳县县长。他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公开支持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这导致当时的九县国民党秘书长共同写信给蒋介石,称"朝头地区快到陈卓凡吉娃娃"......

胜利后,阿姨和阿姨回到汕头,我们全家几十个人一起住在共和路华丽,住在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子里,1-4栋相连,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前面有阳台,后有一个露台,入口走廊通道上种满了各种鲜花, 盆景,一到花期,醉人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院落。家里的长辈来自绍兴,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哼唱绍兴戏曲。他的姨妈陈卓凡热爱嘻哈和潮州音乐,当时他收藏了嘻哈剧和潮唱片。1946年,家里安装了一个编号"1729"陈卓凡的私人电话,当时整个汕头市私人住宅电话不到30部。

我的姑姑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对家乡的人民和亲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我的母亲和妹妹3个人,阿姨和阿姨给我们的孤儿寡妇母亲照顾,照顾增加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朱氏家族成员离开汕头,在浙江、广州、香港等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姑姑还参加了广州人民政权的建立,从事了统一战线的工作。当时我们很年轻,我们不得不暂时留在汕头。临别时,阿姨和阿姨千方百计地安顿了我们母子的生活,也给家人留下了一辆"赢家品牌"的缝纫车,成为妈妈做手工谋生的工具。

到达广州后,姑姑总是关心家乡的情况,想起在潮头的血肉亲戚,每年总是要信任人或邮寄一些物资来帮助我们一家人。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去广州,每次去姑姑家,老人总是很关心潮头地区的情况,每次都带着极大的兴趣询问家乡的发展建设、农田生产、收成等情况,还有好几次还专门向我介绍了澄海阎江水桥闸的建设情况。通常在家里,老人也要求家人说出潮流。他和他的姨妈严格教育他们的五个孩子,并为他们的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我姑姑的一生支持正义,是愤怒的,善善施。他竭尽所能地培养烈士,帮助受害者,拯救革命者。湖北省黄梅市杨思珍烈士,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海域、陆丰、潮头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7年8月被敌人杀害后,三个年幼的儿子,烈士、阿姨和叔叔们自尊,定期派人出钱生活,直到他们长大;1936年,烈士之子、少年彭世禄在朝头游荡,被国民党朝安当局逮捕入狱,姨妈四处奔波,救了他,送她去找祖母。并派去护送自己的孙子孙女到香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姨妈担任广东省潮头区行政督察时,奉顺唐坑,拒绝接受当地恶霸徐闻东家的几斤黄金,惩罚了这个无邪的,被称为"三条腿虎"的土昊私人, 被当地民众称为"宝清天",陈专员惩罚的"三条腿虎"的故事仍在丰顺地区流传;他的姨妈也非常热衷于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看到家乡澄海澄北地区没有完整的中学,于是在1946年,主动成立了苏北中学;

虽然姑姑一生有很多经验,但他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颗拳头的心,晚年仍然非常热爱生活,热爱花卉和书法。1976年3月29日,他的姨妈因病去世。

回忆起他姑姑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国家、民族和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国情的热爱、革命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