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三次被送进太平间,告诉你红军长征有多难

作者:淬炼人生wvkF

老红军钟明,江西于都县银坑镇营下村人,1916年1月出生。长征途中,他因头部负伤,三次被送进太平间,却每次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离休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老前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段历史是永远都不能忘记。

他三次被送进太平间,告诉你红军长征有多难

晚年时的钟明

1934年4月,蒋介石集中11个师进攻中央苏区的门户江西广昌。外国的军事顾问李德不顾敌强我弱的现实,要死保广昌。于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惨烈战争开始了。

“广昌战役,我们这个师排在最前面,包扎、上药,抢救伤员,不记得那场战争中到底死伤了多少人,只记得伤员多得都包扎不过来了”,钟明回忆说。

“碳酸氧酸水氧酸,阿斯匹林佩格林酸,预备软膏消毒杀菌、治腐防腐”。为了记住伤员包扎所需的各种药品、耗材名称,钟明把这些药品、耗材编成客家山歌,直到年老时,钟明还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指挥,致使广昌战役之后,红军一败再败,损失了大量兵力,迫使最终到了无法立足的地步。随着苏区面积的日益减小,红军不得不准备远征。1934年10月16号开始,各路红军开始从于都的8个渡口开始渡江。

“当时谁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来不及和家人道别,我就匆匆忙忙跟着大部队开始长征”。夹杂在8.6万人大军中的钟明来不及和父母告别,依依不舍地离开故土,踏上了生死难卜的漫漫征程。

他三次被送进太平间,告诉你红军长征有多难

这一别,钟明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母。“父母生养了我,但连我的一口水都没有喝过……”。

1935年初,红军到达乌江后,机关进行了精简,钟明主动报名来到三军团四师十二团四连任通信员。随后,部队占领了遵义,但紧接着,遵义又被国民党部队占领。为了确保遵义会议顺利召开,钟明所在的部队奉命拿下敌人控制的制高点。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之后,钟明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死亡的威胁――

“部队下了死命令,要占领那个制高点。刚出发,敌人的飞机就在我们头顶开始投弹轰炸,那次很危险,一颗炸弹下来,‘轰’的一声巨响。我躲在田埂下面,一个很重的东西打在我的背上,把头蓬都打碎了,我想这下就完了。当时一身都痛,结果一摸,原来是泥巴。”

1936年4月,红军东渡黄河时,遭遇国民党阎锡山部队,红四师经过多番苦战,占领了三交镇郭家庄的一个山头。随后,红军部队被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队包围了,只有一个出口可以突围。正当钟明和战友们往山下冲锋时,“嗖”,一颗子弹打中了钟明。这一颗子弹从他的左眼角打进去,从头顶正中钻出来,钟明当即昏迷倒地。

后来钟明回忆说:“这里还有一个窟窿,脑浆都出来了,血流了一地。”

大难不死的钟明被抬战友们回到了后方医院,趁着钟明还有知觉,军医询问他的意见,是否动手术治疗?

当过卫生员的钟明知道,自己头上有碎骨,不动手术很难活下来。但如果动手术,战地的手术条件太差,连麻醉药都没有,也是九死一生。

钟明还是选择了动手术。那次手术的疼痛,晚年的钟明依然刻骨铭心。

“我说,如果手术失败,我这条命就交给党和人民了,所以我要搏一把。动手术时,手术刀切割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没有麻醉,那种疼痛无法描述。”

手术结束后,钟明昏死了三次。主刀医生连连摇头:“尽力了,送进太平间吧。”

就这样,钟明先后三次被推进太平间。还好,钟明最终挺过来了。晚年时回忆当时的情况,老前辈呵呵笑着说:“他说你不是到太平间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我讲怎么不回来呢?我又没死。他说你不知道,你到太平间都三次了。呵呵!”

钟明靠顽强的意志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手术之后,钟明又住了一年多的院,才完全愈好,因为这一次受伤,钟明到老年时头顶还有一块地方没头发,留下了大疤痕。

出院时,医生对他说:“你子弹从眼睛打进去,从脑门打出来,白白的脑浆都出来了,人还活下来,真是个奇迹。”

钟明风趣地回答:“我这个人呀,就是命大,我能活下来,说明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

解放后,钟明在东北担任过县长、建设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职务。1970年3月,离休后的钟明回到于都县城定居。

钟明离休后,记者曾多次采访过晚年的钟明。回忆往昔峥嵘岁月,钟老谈兴很浓。当看到记者手里拿了一份有关他的稿件时,钟老立即要求爱人何英为他读来听一听:“新华社南昌8月4日电 车辚辚,马萧萧,大军在夜色中跨过于都河,向着日落的西方迤逦而去……”

钟明和老伴何英于1947年相识,多年来,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何英告诉记者:“我们结婚以后,他经常给孩子们讲长征的历史,长征路上牺牲多少战士。他经常对年轻人说,要看得远,不要天天想着个人的利益,要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够创造价值。”

2015年6月,老红军钟明去世,正好满100岁。

他三次被送进太平间,告诉你红军长征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