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王听说过吧?那你知道还有一位鲶鱼王吗?
古埃及历史上,这位名为“凶猛的鲶鱼”的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在《古埃及极简史》的作者看来,鲶鱼王比蝎子王更有料更加传奇。为什么没有人拍《鲶鱼王》?鲶鱼虽然没有蝎子那么毒,但水中之王也很有神秘色彩!
“鲶鱼王”纳尔迈调色板正反面图
在我看过的几本埃及史书中,这是比较有趣的一本。既然是极简史,只能提纲挈领地写,作者抓住了重要的点和面。面是历史大势,点是重点历史人物、事件和建筑。
书写历史大势时,先列出简明年表,将古埃及历史分为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晚王国,加上中间的三个中间期,共七个阶段。然后用最具典型性的特质来定义这七个阶段:金字塔时代、古典时代、帝国时代、中兴时代、饥荒时期、希克索斯时期、少民统治时期。
这么一捋,果然好记多了。
历史之后是政制格局,这是一个由法老驾驭的“四驾马车”,包括内宫、外宫、神庙与军队。古埃及中心城市沿革、军事大势等等同样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加以廓清。即使是神话也没把人绕晕,要知道在古埃及这个各地崇拜不一的国家,神仙们自己都要打起来,要记住他们可真不容易。
讲完历史大势后,作者对核心问题加以分析。历史开始并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文字如何推动了文明的飞跃?分裂如何出现?这个古老的国家在经历分分合合之后为何走向消亡?这正是本书主脑:文明诞生于智慧的凝聚,辉煌于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衰落于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我总觉得这位作者是参考了《史记》的写法,写完分析完大势,大人物们闪亮登场。这部分内容就比较轻松活泼,我们可以看到鲶鱼王纳尔迈、战神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版武则天哈特舍普苏特、爱搞基建的拉美西斯大帝、半人半神的宰相伊姆霍泰普,当然还有久闻其名的埃及艳后……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人物刻画超出了我对学者的期待。
最后是几场著名的战役和建筑。
通过系统梳理古埃及历史,我记住了几个重点:文字的发明是从史前史到历史的分界线,同时推动埃及文明的飞跃式发展;人类理性经历了四个阶段,人的智慧由此得以成长;战争之后的和平只在三种情况下出现,要么势均力敌,要么分出胜负,要么有黄雀在后;古埃及文明衰落的核心原因,除了外族入侵,还有工具文明的落后。
作者还刷新了两个认知误区。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应该改为古伊拉克,因为古巴比伦只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个历史阶段;二是新王国法老们多次征战的海上民族,他们属于混合编制而非单一民族,严格来说应该叫“海人”。以我所见,这两个旧称呼影响之广泛早已深入人心,不知道这样的更正能否得到正式回应?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古埃及历史科普读物,比满天飞的各类极简史要有学术含量,比板正的史书又增添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