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救你的审美,用户界面的一些知识前言:用户界面一览用户界面设计八条黄金法后记:

前言:

     之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外包大赛,大家付出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可结果却是遗憾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参加的是算法类的题目(类似于送外卖的最优路线问题)。失败的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是算法在大数据面前的准确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于创新性是较低的。还有一个我觉得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点就是用户界面的设计上,当时我们选择的是客户端程序来展示我们的算法数据。如下:

解救你的审美,用户界面的一些知识前言:用户界面一览用户界面设计八条黄金法后记:
解救你的审美,用户界面的一些知识前言:用户界面一览用户界面设计八条黄金法后记:

     相比于其它在这个方向获奖的大佬来说,我们不但差在了算法上,在用户界面设计上也不如意(虽然算法才是重点,但是看获奖的作品,大都使用了B/S模式,并且各个数据是可视化的,还配置了地图接口)。当时我们一心在算法上有所突破,所以不大在意用户界面的设计,于是我用java swing的知识就简单的做出了这个页面,后面改了一下也就是如上的样子。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其实够了,但是我们延伸到用户界面设计的层面,那么就远远不够。

用户界面一览

     在未接触系统的课程之前,我们大多数的审美其实是环境给我们的,例如我之前包括近期设计的网页,样式布局也大都有可参考案例,配件颜色样式也有样板,所以审美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当系统的接触了用户界面之后,其中的理论我是非常认可的,并且认为企业完全有必要拥有这样的设计人才(产品经理可能就会要求高审美)。那么来从《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第六版)》的目录感受一下吧。

一、交互系统的可用性

二、通用性

三、指南、原则与理论

四、设计

五、评估和用户体验

六、设计案例研究

七、直接操纵与沉浸式环境

八、流畅的导航

九、表达性人类和命令语言

十、设备

十一、沟通与写作

十二、提升用户体验

十三、适时的用户体验

十四、文档和用户支持

十五、信息搜索

十六、数据可视化

用户界面设计八条黄金法

1. 争取一致性

     在对话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虚拟人物性格的一致性。用户在与对话机器人互动时都会根据它的所作所说赋予它一个“人设”。所以,最好在前期把角色设定好,并用统一标准的语气和性格设计对话,逐步建立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当设计类似的对话响应和操作时,可以利用统一风格的卡片、颜色、用户流程图来实现一致性。规范信息表现的方式可以减少用户认知负担,让用户体验易懂流畅。

2. 追求通用性

     认识到不同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和可塑性设计,考虑到新手与专家的差异、年龄范围、残障人士、国籍差异、技术多样性等因素都会丰富指导设计的要求。

     为新用户提供注释,为老用户提供进阶指南、快捷方式等高级设计,都会提升交互界面设计的质量。

3.提供信息反馈

     用户每完成一个操作,界面都需要给一个相应的反馈。对于经常进行的常规操作,反馈可以相对"低调",而对于不常进行但又核心的操作,反馈应该更加明显“高调”。

     反馈有很多类型,例如声音提示、触摸感、文本提示、视觉提示以及各种类型的组合。

4. 避免错误

     设计对话用户界面时,应该尽量考虑如何减少用户犯错误的机会。设置对话边界是减少错误的核心方法。

     为了控制对话的进程,要尽量避免设计开放式问题,例如为用户提供一些限定的回答选择,避免问“我能为您做什么?”,而是问“您希望我帮您做X、Y还是Z?”,或者借助按钮、卡片让用户进行选择。

     但如果用户在对话时发生不可避免的错误,不能只报错而不提供解决方案,请确保为用户提供简单、直观的说明,以引导他们轻松快速地解决问题。

     当用户“跑题”时,将他拉回到理想路径中

5. 对话需要一个完结

     不要让你的用户猜来猜去,告诉他们其操作会引导他们到哪个步骤。与用户的每组对话结束后需要给一个对应的反馈,让用户有一种操作完成的满足感、安全感,同时也按示他们准备好进行下面的操作。

6. 允许撤销操作

     设计人员应为用户提供明显的方式来让用户恢复之前的操作,无论是单次动作,数据输入还是整个动作序列后都应允许进行返回操作。“这个功能减轻了焦虑,因为用户知道即便操作失误,之前的操作也可以被撤销,鼓励用户去大胆放手探索。”

7. 给用户掌控感

     设计时应考虑如何让用户主动去使用,而不是被动接受,要让用户感觉他们对数字空间中一系列操作了如指掌,在设计时按照他们预期的方式来获得他们的信任。让用户拥有掌控感,他们需要知道当前对话的状态、进程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

8. 减少短时记忆负担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发现,我们的短时记忆平均每次能记住5-9条信息,例如单词、数字等,取决于信息的性质。

     因此,在与用户对话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信息层次结构,让用户去确认信息而不是去从记忆中提取,尽量让用户做“选择题”而不是“简答题”。

后记:

     团队沟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快去寻找你的伙伴吧,然后一起创造更多奇妙的体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