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不起高额法律费用的困难群众如何抗争?碳达标,碳中和是什么,普通人如何实现低碳生活?离婚后,全职母亲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
10月13日—10月14日,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规划的2021年第四季度"喇叭来了——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新闻发布会活动启动,已进入铜梁、闽南、大脚、荣昌四个区县。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当地有关部门干部化身新闻发言人,聚焦群众焦虑焦虑,与社会各界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演讲嘉宾登台赢得一阵掌声
"大家好,我是重庆反诈骗中心的陈刚,我们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打击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陈刚第一次走上发布台,他的简短介绍立刻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电信网络诈骗正在上升,但你真的必须倾听。一位市民拿出一本小书,准备做笔记。
第二位是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司司长肖晓华,"我们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法律援助,即'政府可以自由为经济困难的人打官司',等开会的时候可以问我问题。他简洁明了的表情,很快让观众理解了法律援助的含义。
"大家好,我是刚才肖主任提到的对经济困难人士提起诉讼的律师。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张克寅也上台,声音没有落下,立刻爆发出掌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他们,困难的群众就可以上法庭",或者政府是深思熟虑的。在舞台下,两位市民低声说,不时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看到观众的热情,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主任徐祖国不禁插话说:"张律师执业14年,共近千起法律援助案件,为了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等待大家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厅干部李连新也走上了启动平台,她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众讲解碳峰、碳中和"科技部门主要负责生态环境研究项目、地方标准和环境卫生等工作, 欢迎就这些方面与我沟通。"李连新说。
除四位市级演讲嘉宾外,当天活动期间,各区县还根据各自的工作亮点,安排一名重点负责人登上发射平台,现场回应群众关注,拉近干团之间的距离。
法律援助专家教居民如何"打官司"
"我有一个亲戚是农民工,因工致残,公司拒不支付赔偿金,他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10月14日,在荣昌区常州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居民问道:"议长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厅厅长肖晓华,"获得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满足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其次,它符合经济困难的标准。看到观众在台下有些困惑,肖晓华继续说道,"近年来,我市将法律援助放宽经济困难标准,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水平实行2倍,对5个案件、7类人员免检经济困难,持证件9种直接认定为经济困难的人员, 其中包括农民工要求支付劳动赔偿金和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同时,今年我们还试行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通知承诺制,提高了审批效率,使群众少跑。"
"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我喜欢邀请朋友参加体育赛事,如果有人受伤,我会承担责任吗?"一名公众在达富特的新闻发布会上问道。
"这是《民法典》中的一个法律问题,让我来回答一下。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张克寅拿着麦克风耐心地解释说,今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参与者在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化活动时,应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即参与者在活动中受伤, 其他参与者在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不承担责任。但是,对于主办方来说,《民法典》要求他们承担应有的安保义务,如确保场地安全、确保救生设备完整性等,如果不履行相关义务,主办方将因活动受伤而承担侵权责任。
在活动上在铜梁区,一位全职妈妈还问张凯因,离婚后,在分割财产上能得到合法的照顾吗?
"过去,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分割是公平的,这对一方全职留在家里是不公平的,修订后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其中一方全职所有者有权向另一方要求经济赔偿,另一方也应提供经济补偿。在回答问题后,张还特别提醒了全职妈妈,申请离婚经济补偿的时间是在离婚时,离婚前后都没有办法要求离婚经济补偿。
专注于你周围发生的事情,居民们受益匪浅
"我相信你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了碳峰,碳中和等等,但它们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碳峰是指cohomethon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上升并在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通过造林和碳捕集、碳封存等高科技手段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实现排放和吸收抵消,最终实现"零排放",即"碳中和"。"在铜梁领域,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厅干部李连新刚刚讲完碳峰、碳中和。台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缓缓站了起来,认真地问道:"现在我们都在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
"谢谢你,老先生,先坐下!"李连新在回复老人后表示感谢:"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实施垃圾分类行动是国家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减少衣物购买量,使用节能电器,出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多走路等,从吃衣一点一点地做,实现节能减排。"
听众从演讲者的深入解释中受益匪浅。而在每一次活动中,相关部门围绕工作重点,与现场观众的问答和问题互动也精彩纷呈。达富特区委副书记徐晓勇作为活动嘉宾,回答了"双减"后如何降低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闽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张广文回答了媒体记者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提问;荣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建林向居民介绍了旧区改造的进展情况。
在舞台上,演讲者说话很仔细,在舞台下,观众仔细听。
在铜梁区,79岁的退休教师尹书基这一天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机关干部来到一旁,谈起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物、好事,我受益匪浅。"
"从身边的小事,到国家政策,都有不懂的演讲者能当场回答,这样的释放会贴近生活,不会枯燥。闽南省大福街的居民余欢称赞了他。
"我曾经想送孩子到主城学习,这次我听了书记的回答,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国家'双减'政策的认识,让我对大脚教育更有信心。大脚区玉祥街的居民李彩英决定不"只给孩子打分"。
据了解,"代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新闻发布会活动是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前已经举办了80多场。接下来,活动将继续深入到我市的区县、高校,让更多的政策惠益为人知,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