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位發言人現場問民需,解民憂——2021第四季度“發言人來了—我為群衆辦實事”新聞釋出活動啟動

負擔不起高額法律費用的困難群衆如何抗争?碳達标,碳中和是什麼,普通人如何實作低碳生活?離婚後,全職母親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

10月13日—10月14日,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規劃的2021年第四季度"喇叭來了——我為群衆做實事"的新聞釋出會活動啟動,已進入銅梁、閩南、大腳、榮昌四個區縣。從市警察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環境局和當地有關部門幹部化身新聞發言人,聚焦群衆焦慮焦慮,與社會各界面對面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演講嘉賓登台赢得一陣掌聲

"大家好,我是重慶反詐騙中心的陳剛,我們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打擊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陳剛第一次走上釋出台,他的簡短介紹立刻引起了觀衆的注意。

"電信網絡詐騙正在上升,但你真的必須傾聽。一位市民拿出一本小書,準備做筆記。

第二位是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司司長肖曉華,"我們承擔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法律援助,即'政府可以自由為經濟困難的人打官司',等開會的時候可以問我問題。他簡潔明了的表情,很快讓觀衆了解了法律援助的含義。

"大家好,我是剛才肖主任提到的對經濟困難人士提起訴訟的律師。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張克寅也上台,聲音沒有落下,立刻爆發出掌聲。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他們,困難的群衆就可以上法庭",或者政府是深思熟慮的。在舞台下,兩位市民低聲說,不時伸出大拇指,贊不絕口。

看到觀衆的熱情,新聞釋出會主持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釋出會主任徐祖國不禁插話說:"張律師執業14年,共近千起法律援助案件,為了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等待大家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問他。"

在熱烈的掌聲中,市生态環境局科技廳幹部李連新也走上了啟動平台,她的主要任務是向社會公衆講解碳峰、碳中和"科技部門主要負責生态環境研究項目、地方标準和環境衛生等工作, 歡迎就這些方面與我溝通。"李連新說。

除四位市級演講嘉賓外,當天活動期間,各區縣還根據各自的工作亮點,安排一名重點負責人登上發射平台,現場回應群衆關注,拉近幹團之間的距離。

法律援助專家教居民如何"打官司"

"我有一個親戚是農民工,因工緻殘,公司拒不支付賠償金,他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10月14日,在榮昌區常州街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一位居民問道:"議長來了——我為群衆辦實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廳廳長肖曉華,"獲得法律援助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滿足法律援助事項的範圍;"其次,它符合經濟困難的标準。看到觀衆在台下有些困惑,肖曉華繼續說道,"近年來,我市将法律援助放寬經濟困難标準,對城鄉居民最低生活水準實行2倍,對5個案件、7類人員免檢經濟困難,持證件9種直接認定為經濟困難的人員, 其中包括農民工要求支付勞動賠償金和工傷保險待遇的情況。同時,今年我們還試行了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标準通知承諾制,提高了審批效率,使群衆少跑。"

"我是一個體育愛好者,我喜歡邀請朋友參加體育賽事,如果有人受傷,我會承擔責任嗎?"一名公衆在達富特的新聞釋出會上問道。

"這是《民法典》中的一個法律問題,讓我來回答一下。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張克寅拿着麥克風耐心地解釋說,今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明确規定,參與者在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化活動時,應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即參與者在活動中受傷, 其他參與者在沒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不承擔責任。但是,對于主辦方來說,《民法典》要求他們承擔應有的安保義務,如確定場地安全、確定救生裝置完整性等,如果不履行相關義務,主辦方将因活動受傷而承擔侵權責任。

在活動上在銅梁區,一位全職媽媽還問張凱因,離婚後,在分割财産上能得到合法的照顧嗎?

"過去,夫妻雙方共同财産的分割是公平的,這對一方全職留在家裡是不公平的,修訂後的《民法典》明确規定,其中一方全職所有者有權向另一方要求經濟賠償,另一方也應提供經濟補償。在回答問題後,張還特别提醒了全職媽媽,申請離婚經濟補償的時間是在離婚時,離婚前後都沒有辦法要求離婚經濟補償。

專注于你周圍發生的事情,居民們受益匪淺

"我相信你已經在很多地方看到了碳峰,碳中和等等,但它們到底是什麼?"簡單地說,碳峰是指cohomethon排放量在一段時間内上升并在達到最大值後開始下降的過程。碳中和是指通過造林和碳捕集、碳封存等高科技手段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實作排放和吸收抵消,最終實作"零排放",即"碳中和"。"在銅梁領域,市生态環境局科技廳幹部李連新剛剛講完碳峰、碳中和。台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緩緩站了起來,認真地問道:"現在我們都在倡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該如何響應國家的号召?

"謝謝你,老先生,先坐下!"李連新在回複老人後表示感謝:"其實,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比如實施垃圾分類行動是國家減少碳排放的重要舉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減少衣物購買量,使用節能電器,出門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多走路等,從吃衣一點一點地做,實作節能減排。"

聽衆從演講者的深入解釋中受益匪淺。而在每一次活動中,相關部門圍繞工作重點,與現場觀衆的問答和問題互動也精彩紛呈。達富特區委副書記徐曉勇作為活動嘉賓,回答了"雙減"後如何降低和提高教育品質的問題;閩南區城市管理局局長張廣文回答了媒體記者關于城市垃圾處理的提問;榮昌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程建林向居民介紹了舊區改造的進展情況。

在舞台上,演講者說話很仔細,在舞台下,觀衆仔細聽。

在銅梁區,79歲的退休教師尹書基這一天前來參加新聞釋出會,"機關幹部來到一旁,談起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真實事物、好事,我受益匪淺。"

"從身邊的小事,到國家政策,都有不懂的演講者能當場回答,這樣的釋放會貼近生活,不會枯燥。閩南省大福街的居民餘歡稱贊了他。

"我曾經想送孩子到主城學習,這次我聽了書記的回答,這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國家'雙減'政策的認識,讓我對大腳教育更有信心。大腳區玉祥街的居民李彩英決定不"隻給孩子打分"。

據了解,"代言人來了——我為群衆做實事"的新聞釋出會活動是我市慶祝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此前已經舉辦了80多場。接下來,活動将繼續深入到我市的區縣、高校,讓更多的政策惠益為人知,惠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