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一、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1)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

    (2)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

    (3)而对私有企业的投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收买长期盈利看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比如投资大师巴菲特经常做的就是这件事,他很成功的案例是在美国大保险公司 Geico(原名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overnment Employee Insurance Company)快要破产时,百分之百地以超低价收购了该公司,并将其扭亏为盈,从而获得了几十倍的收益;另一种是投资到一个新的小技术公司中,将它做大上市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后者就是风险投资的对象。

    (4)现在,美国自己已经消化不了全部的风投资本了,因此这些年美国大的风投公司也开始在海外投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在了中国和印度(欧洲的风投至今仍然很少)。

    (5)运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够准确估价一个问题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资金运作本领,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能摆平劳工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蓝领的工人和工会(因为私募基金一旦收购一个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卖掉不良资产和大规模裁员)。从这个角度上讲,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但他们是更厉害的魔鬼。

    (6)风险投资则相反,他们是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打交道,同时他们又是更聪明的人。风险投资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所以有人讲,风险投资是世界上最好的行业。

    (7)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每一轮融资的资金都很多,比如红杉风投一轮基金动辄十几亿美元,如果每家公司只投资一两百万美元,一来没有这么多公司可供投资,二来即使有,总合伙人要在几年里审查几千几万家公司,也是明显不现实的,因此它们每一笔投资不能太小;而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公司本身都很小,尤其是初期,它们只需要融资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就可以了,大风险投资公司就不会参与。对于这些公司的投资就由一类特殊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人来完成。

    (8)其次,创业的题目不能和主流公司的主要业务撞车。九十年代时,风投公司对软件公司的创业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要做的事情,微软有没有可能做?”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可能”,那么风投基金的总合伙人接下来就会说“既然微软会做,你们就不必做了。”如果回答是“不会”,那么总合伙人又会说“既然微软不做,看来没必要做,你们做它干什么?”二零零零年后,风投公司还是对软件和互联网的创业者问这个问题,只是微软变成了 Google。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创业的项目和微软和 Google 这样的公司的业务有可能撞车,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9)这也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比小投资公司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前者手中攥着更多更好的管理人才。

    (10)Google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求职者眼中的热门公司了,固然有它许多成功之处和吸引人的办法,以及创始人的魅力,但是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它是第一家KPCB和红杉风投在同一轮一起投资的公司,在此以前,这两家风投从不同时投一家公司。

    (11)任何一个公司的创办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一个被投公司可能前景不妙时,如果投资者对它是控股的,可能会选择马上关闭该公司或者贱卖掉,以免血本无归。这样,创始人就白忙了一场,因此创始人一定会倾向于继续挺下去,这时就看谁控制的股权,更准确的讲是投票权(Voting Power)多了。当一家公司开始盈利有了起色时,风投会倾向于马上上市收回投资,而一些创始人则希望将公司做得更大后再上市。投资人和创始人闹得不欢而散的例子也时常发生,投资人甚至会威胁赶走创始人。

    (12)红杉风投是迄今为止最大、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它投资成功的公司占整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市值的十分之一以上,包括苹果公司、Google 公司、思科公司、甲骨文公司、Yahoo 公司、网景公司和 YouTube 等 IT 巨头和知名公司。它在美国、中国、印度和以色列有大约五十名合伙人,包括公司的创始人凡伦汀和因为成功投资 Google 而被称为风投之王的麦克.莫利兹(Michael Moritz)。

    (13)KPCB 成功投资了太阳公司、美国在线(AOL)、康柏电脑、基因科技、Google、Ebay、亚马逊(Amazon)和网景等著名公司。它投资的科技公司占 Nasdaq 前一百家的十分之一。KPCB 投资效率之高让人膛目结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