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宋神宗-赵顼

作者:云舒1971
北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画像

赵顼,原名赵仲针,为北宋王朝第六任皇帝,是北宋英宗赵曙的长子,生母为宣仁圣烈高皇后。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戊子,1048年)四月初十,赵顼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出生。

同年八月,北宋仁宗赵祯为之赐名赵仲针,不久授为率府副率,历3次升迁至右千牛卫将军。幼时的赵顼便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立志‘雪数世之耻’;长至10余岁,就有‘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

北宋仁宗嘉佑八年(癸卯,1063年),赵顼与父亲赵曙一同入居庆宁宫。其间,曾梦一神人捧着他登天。

同年三月,北宋仁宗赵祯驾崩,其父赵曙继位,是为北宋英宗,赵顼授为安州观察使,封光国公。

五月,赵顼受经于东宫。史书记载,赵顼相貌不凡,举止皆与常人不一,天性好学,每每请教学问都会直至日落,忘记进膳,其父见之,常遣内侍阻止。赵顼对待衣冠、礼节十分注重,即使炎热时节亦不曾用扇。侍讲王陶进入宫内,赵顼率弟赵颢向之参拜,可见其对师傅的敬重。

九月,18岁的赵顼加封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封淮阳郡王,更名赵顼。

北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年),进封颍王。

北宋神宗-赵顼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1066年)三月,纳故相向敏中的孙女为夫人。

同年十月,其父宋英宗赵曙病重,赵顼按照仁宗时期旧制,请求两日一至迩英阁讲读,以安朝廷百官之心。

十二月,赵顼被立为皇太子。其在东宫读书之时,十分崇尚法家学说,尤喜韩非子,于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其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

北宋英宗治平四年(丁未,1067年)正月,北宋英宗赵曙驾崩,20岁的赵顼继承皇位,是为北宋神宗,并于次年改元‘熙宁’,大赦天下,遣冯行己向辽告哀,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高氏为皇太后,以宰相韩琦为山陵使。

同年,北宋殿中侍御史蒋之奇、御史中丞彭思家,气恼‘濮议’之败,诬陷攻击欧阳修与其甥女通奸。

十二月,21岁的西夏毅宗李谅祚薨,其7岁的儿子李秉常嗣位,是为西夏惠宗。李谅祚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并且摄政,以弟梁乙埋为国相。时值,梁氏家族为了争取党项贵族的支持,一改李谅祚时期的汉礼,恢复蕃礼,以此笼络。

这一年,西夏将嵬名山率部降宋,北宋知青涧城(今陕西清涧)种谔以兵迎之,筑绥州(今陕西绥德)城。西夏大怒,诱杀北宋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知军杨定报复。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辽道宗咸雍四年、西夏惠宗乾道元年(戊申,1068年),北宋朝廷贬种谔,安置(湖北)随州。

同年四月,王安石入京受命,宋神宗赵顼召之进宫,听取有关政治军事、财政经济上的改革谋略,深感此人是能与自己成就大业之人。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辽道宗咸雍五年、西夏惠宗乾道二年(己酉,1069年)二月,宋神宗赵顼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同时调整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变法措施大概分三个部分: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然而,新法一出台,即招朝野指责谩骂,不仅从内容效益上对新法进行非难,且在思想道德上大肆指责,宣称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面对朝议纷纷,王安石不为所动,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口号。宋神宗赵顼对变法表示支持,主张道德功名并重,反对守旧派空言道德,却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两派争议当中,宋神宗赵顼先后罢退一批对变法持否定意见的官员,

同年七月,西夏梁太后假借惠宗李秉常之名义,上表北宋朝廷,请求恢复西夏蕃仪,得到准许。

北宋神宗熙宁三年、辽道宗咸雍六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元年(庚戌,1070年),宋神宗赵顼擢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于是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等新法先后得以颁行,由是变法进入高潮。

时值,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推行新法,宋神宗赵顼特命设置三司条例司(户部、度支、盐铁)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此机构之中,宋神宗听从王安石举荐,起用吕惠卿、章惇、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但是,新法虽然得到皇帝鼎力支持,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由于新法多方面触犯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强烈反对。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神宗皇后的支持。加之新法本身存在很多缺陷,以致一些正直大臣亦站出反对,就连苏辙、韩琦、司马光亦在反对之列。

同年八月,西夏梁太后亲自点集30万兵马,携带百日干粮,掠夺北宋沿边,大举进攻大顺城。时值,其后军屯驻榆林,距离北宋庆州(今甘肃庆阳)40余里,并用修筑闹讹堡;北宋庆州知州李复圭遣将出击,结果大败而还。后因吐蕃首领董毡乘虚率兵攻入西夏西境,迫使梁乙埋匆忙撤军。

北宋神宗-赵顼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辽道宗咸雍七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二年(辛亥,1071年),北宋朝廷续颁贡举法,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时值,山阴(今浙江绍兴)知县陈舜俞拒发青苗钱,(河南)长葛知县乐京、湖阳(今河南唐河)知县刘蒙,拒行免役法,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知县姜潜榜青苗法于衙门,无人敢至。

同年,监官告院苏轼、开封知府韩维、御史中丞杨绘,因为上书攻击新法,均贬为地方官。

这一年,西夏攻陷北宋抚宁城(今陕西米脂西)。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辽道宗咸雍八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三年(壬子,1072年)三月,北宋朝廷续颁市易法、保马法。司天监灵台郎尤瑛、判汝州富弼、监察御史张商英,因为上书攻击新法,均贬为地方官。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辽道宗咸雍九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四年(癸丑,1073年),北宋枢密使文彦博因为攻击新法,亦贬为地方官。

同年,北宋洮河路安抚使王韶击吐蕃,筑武胜城,定名熙州(今甘肃临洮)。

北宋神宗-赵顼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辽道宗咸雍十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五年(甲寅,1074年),吐蕃酋长木征攻陷北宋河州(今甘肃临夏),王韶时方入朝,遂还击之,木征败走,由是岷(今甘肃岷县)、宕(今甘肃宕县)、洮(今甘肃临潭)、叠(今青海选部)4州皆降于宋,招抚羌蕃30余万,辟地2000余里,皆200年来沦丧之地。

同年四月,苟且自私之土盘结甚固,时谓‘旧党’,复蛊惑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氏,屡告宋神宗赵顼:“祖宗法度不可轻改,王安石乱天下。”王安石心不自安,乞请罢相。宋神宗赵顼不得已,贬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

这一年,北宋久旱,监安上门郑侠进‘流民图’。

北宋神宗-赵顼

耶律洪基与萧观音画像

北宋神宗熙宁八年、辽道宗太康元年、西夏惠宗大安元年(乙卯,1075年)二月,宋神宗赵顼复以王安石为观文殿大学士、同平章事。于是,王安石撰写《三经新义》,颁布学官。然而,宋神宗赵顼已不似早先那般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重视其意见,王安石慨叹:“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会有烧开的时候?”力不从心之下,加之身体患疾,屡屡请求去职。

同年,交趾(今越南河内)攻北宋,陷钦(今广西钦州)、廉(今广西合浦)二州。

这一年,辽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擅政,深恶懿德皇后萧观音,诬其与伶人赵惟一通奸。于是,赵惟一下狱,加钉灼诸酷刑,被迫诬服,萧观音缢死,史称‘十香词’冤案。

北宋神宗-赵顼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辽道宗太康二年、西夏惠宗大安二年(丙辰,1076年)正月,西夏惠宗李秉常16岁,开始亲自理政,实权仍然掌控在梁太后与梁乙埋手中。时值,李秉常喜好汉族儒家文化,在与北宋作战中俘虏不少汉人文士,常向他们请教宋朝礼仪。

同年六月,王安石的爱子王雱壮年而卒,悲痛欲绝之下,精神受到刺激,无法集中精力过问政事。

十月,宋神宗赵顼免去王安石的相位,出判江宁府。王安石两次为相,前后共计6年,变法图强,有功于国,旧党恨之入骨。

这一年,交趾攻陷北宋邕州(今广西南宁),屠城,杀58000人。北宋宣徽南院使郭逵击之,战于富良江,斩杀交趾太子李洪真,交趾王李乾德遣人奉表赴军门降,自是与中国不再有争战。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辽道宗太康三年、西夏惠宗大安三年(丁巳,1077年),辽耶律乙辛又诬太子耶律濬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挞不也等谋反,辽道宗耶律洪基亲自过问,耶律挞不也等身荷重械,绳系其颈,不能出气,不堪其酷,惟求速死,悉诬服,遂废耶律濬为平民,囚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同年,耶律乙辛遣人暗杀太子,谎称太子病亡。耶律洪基召见太子之妻,耶律乙辛又将之灭口。时值,一位李姓妇女进献‘挟谷歌’,耶律洪基听之有感,遂将太子的子女接入宫中。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辽道宗太康四年、西夏惠宗大安四年(戊午,1078年),宋神宗赵顼封王安石为舒国公。时值,宋神宗自幕后走至前台,亲自主持变法,然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之声。失去王安石这个左膀右臂,独自面临巨大压力的宋神宗十分恼火,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以推新法。

北宋神宗-赵顼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辽道宗太康五年、西夏惠宗大安五年(己未,1079年),北宋御史中丞李定,诬(浙江)湖州知州苏轼作诗诽谤朝廷、诋讪君父,以苏轼所写诗句,断章取义弹骇之:“陛下发钱以济贫民,则曰:‘嬴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课试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修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慎谨盐禁,则曰:‘岂是闻诏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应口所言,无一不作为底谤为主。”苏轼于是下狱,寻释之,贬为(湖北)黄州团练副使。

同年七月,辽耶律乙辛又欲谋害皇孙耶律延禧,辽道宗耶律洪基接纳大臣提议,命皇孙随同自己前往秋猎,以致图谋落空。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辽道宗太康六年、西夏惠宗大安六年(庚申,1080年)正月,西夏惠宗李秉常下诏恢复汉礼。

同年,宋神宗赵顼改封王安石为荆国公。

北宋神宗元丰四年、辽道宗太康七年、西夏惠宗大安七年(辛酉,1081年)四月,西夏将军李清声称惠宗李秉常以河南地归北宋,梁太后闻知,斩杀李清,囚禁惠宗李秉常于距兴庆府宫(今宁夏银川)5里之地的木砦,并遣梁乙埋、罔萌讹等聚集兵马,控制河梁要道,断绝都城与外界的联系。然而,西夏惠宗李秉常被囚消息还是传出,西夏上下震惊,皇族亲党、各地部族首领纷纷拥兵固守所属城池堡寨,与梁氏母党进行对抗,梁乙埋多次派遣亲信手持银牌招谕,无人听命。

同年五月,西夏保泰监军司统军吐蕃族禹藏花麻,一向就对诸梁专权不满,遂以西夏国主失位为由,向北宋熙州发文照会,声称‘西夏皇帝和太后母子不和,太后杀死皇帝重臣,以致举国汹汹,如果此时发兵来讨,西夏定会举国响应。’

时值,针对西夏内乱,北宋朝廷有主战与反战两派:主战派以鄜延路总管种谔为代表,他在上疏中称:“西夏发生内乱,我们应当兴师问罪,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反战派则以知枢密院孙固、知谏院滕元发等为代表,所持理由是‘兴兵讨伐容易,解决问题困难,得倡对西夏采取从政治上分裂其疆土的策略。’最终,反战派的主张遭到宋神宗赵顼拒绝。

六月,宋神宗赵顼部署近50万大军,兵分五路攻伐西夏,却无统帅。宦官泾河经制李宪出(甘肃)兰州,鄜延经略副使种谔出绥州(今陕西绥德),环庆经略使高遵裕出庆州(今甘肃庆阳),泾原经略副使刘昌祚出泾州(今甘肃泾川),宦官王中正出麟州(今陕西神木)。诸道势如破竹,围困西夏灵州(今宁夏灵武),既无攻城器械,李宪又不至。时值,西夏坚壁清野,决黄河灌宋营;宋军大溃,死20余万,举国震动。当时随军出征的一位官员写下《西征诗》,真实的记录了灵州城下惨状:青岗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

灵州之役败报传来,宋神宗正值就寝,起床之后,绕着床榻疾走,整夜没有睡卧,以致患上疾病。

这一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察觉耶律乙辛之前所做所为,废黜其官职以及党羽。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辽道宗太康八年、西夏惠宗大安八年(壬戌,1082年),北宋改官制、正官名,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悉仿唐法。

同年七月,宋神宗采纳给事中徐禧提议,于故银州(今陕西榆林南)西25里处的横山要冲筑永乐城,欲以此处为根据地,进逼西夏兴庆府。

九月,永乐城刚刚建好,西夏倾国而至,永乐城陷,北宋士卒役夫20余万全没,西夏跃兵(陕西)米脂城下而还,计去年灵州之役,北宋军士以及熟羌、义保(民兵),死者达60万。战报传至汴京,宋神宗赵顼临朝恸哭,为之不食,方知兵力不可信倚。

北宋神宗元丰六年、辽道宗太康九年、西夏惠宗大安九年(癸亥,1083年),西夏攻宋(甘肃)兰州,不能克,引兵而去。

同年六月,西夏梁太后与梁乙埋等在众议之下,虽让西夏惠宗李秉常复位,依旧掌控大权。他们以惠宗名义遣使至北宋,上表称臣纳贡,以求重新得到北宋的‘岁赐’;同时又以索回西夏旧有疆土为由,继续对北宋边境进行骚扰、攻掠。

十月,辽道宗耶律洪基追封故太子耶律濬为昭怀太子,并以天子之礼将其改葬。不久,耶律乙辛企图带着私藏武器前往北宋避难,事泄被诛。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辽道宗太康十年、西夏惠宗大安十年(甲子,1084年),北宋端明殿学士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成,历时19年。

同年,西夏再攻兰、延(今陕西延安)二州,均不克。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辽道宗大安元年、西夏惠宗大安十一年(乙丑,1085年)正月,北宋神宗赵顼由于西夏战事惨败,精神受到打击,王珪等奏请早日立储。时值,宋神宗亦有不祥预感,遂将10岁的第6子赵佣,改名赵煦,立为皇太子,国家大事皆由皇太后高氏暂为处理。

同年二月,西夏国相梁乙埋卒,梁太后遂立梁乙埋之子梁乙逋为国相,梁氏姑侄继续把持朝政。

三月,在位19年的北宋神宗赵顼驾崩,时年38岁,庙号神宗,谥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北宋神宗-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