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广西民大留学生点赞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希望能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作者:国际在线

来源:中央电视台国际在线

编辑:梁静雪

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广西民大留学生点赞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希望能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黄晓轩专员在学校出席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广西民大留学生点赞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希望能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黄晓轩专员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东兰县开展扶贫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广西民大留学生点赞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希望能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黄晓轩专员参加广西国立大学关于培养帮助村富的领导人培训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广西民大留学生点赞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希望能把中国经验带回家

黄晓轩专员参加小组讨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崔伟萌):黄晓轩,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立大学副校长。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广西国立大学大力开展脱贫工作,开展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爱活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学校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还得到了国际学生的一致好评,部分留学生也积极参与了相关的公益活动,希望学习更多的交流,未来回国体验。

2016年冬天,黄晓轩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首次帮助贫困线以下的两户家庭。村民们都住在大石山里,因为山高路很远,上山的路还没有修好到门口,必须绕着山路走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达村民的家。村民的家也因为缺乏生计用水而变得不方便。黄晓轩与当地村委会沟通,按照村民的意愿,帮助两个贫困家庭搬到山里生活。山上交通便利,家里也有自来水,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黄晓轩介绍,除了"配对"的方式外,广西国立大学等高校还选拔了驻扎在扶贫村的优秀教职员工担任一等秘书和驻村工作人员。他们扎根于基层,"看见"贫困村,寻找脱贫攻坚的突破口。根据当地情况,对贫困户进行桑蚕、果树种植和养鸡技术培训,并教村民通过货物直播打开销售。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兰县于去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如何把地方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有效挂钩成为新的挑战。黄说,学校将指导村务工作者制定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挖掘贫困户自身潜力,将教育扶贫与消费扶贫相结合,帮助当地人民稳步增加收入,巩固扶贫成果。

作为全国政协教育界委员和西部高校工作者,黄晓轩今年在执勤工作中重点关注边疆短期教育问题。在研究和访问过程中,她发现了边境地区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教育信息缺乏现代化和教师结构比例不足。

扶贫首先要助力智慧,让贫困地区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她和其他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联合提案,"关于发展边境地区高质量教育的建议作为国家战略",其中提出将提高边境地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以协调努力填补教学设备和设施不足的不足问题。 实施边防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援方教学计划。

黄晓轩的广西国立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招收中国学生,其中90%以上来自东南亚国家。黄晓轩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与他们交流。这些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外教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道、中国文化和中国课程了解了中国的扶贫工作,听到了许多关于扶贫的感人故事。他们赞扬中国抗贫攻坚战,称中国抗贫攻坚有利于加强农村建设,缓解城市人口密度,促进国家发展。

同学们也感受到了中国政府为国家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一些留学生在广西学习多年,情绪十分激动,积极行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实地考察等活动,到广西部分地区实地考察,并通过社区和学校向相对贫困地区捐赠衣物、书籍等物品。

黄晓轩说,这些年来,很多留学生都感受到广西许多村落在交通、经济发展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接近广西气候和自然条件的东盟学生认为,中国与贫困的斗争对自身国家发展有很大借鉴,值得借鉴。同学们和她说,将向家人和朋友介绍中国脱贫奋斗的经历和故事,希望学校组织更多的校外探访广西偏远地区和山村,与当地人和学童一起看、交流、学,今后回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