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辉的壮举—纪念沁济武装斗争九十周年(一)

作者:燕川人氏

编者按: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为支援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豫北沁济两县党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原的武装暴动,开展了豫晋边游击战争。这一光辉壮举,是济源党史乃至河南党史上可歌可泣的重大历史事件。在90年后的今天,为回首这一英勇悲壮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原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副研究员段德文撰写了《光荣的壮举——纪念沁济武装斗争九十周年》一文,现予以刊发,以馈读者。

光辉的壮举—纪念沁济武装斗争九十周年(一)

制定暴动计划及准备暴动

一九三二年初,面临侵华日军一手挑起的淞沪战火,媚外辱国的国民党南京政府迁都洛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蒋介石一意要把河南变成围剿鄂豫皖苏区的战略基地,即在开封、郑州召开军事会议,调大批军队集结在豫南各地。同年六月,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大“围剿”,亲任鄂豫皖剿共总司令,坐镇武汉,指挥二十四个师零五个旅,杀气腾腾进攻鄂豫皖苏区。

在这严重形势下,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河南省委积极发动白区人民支援和配合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在豫北,为了牵制敌商震部队南下,省委决定发动豫晋边游击战争。早在三月初,省委即决定在济源“进行游击战争”。中央巡视员李抱一和洛阳中心县委书记万寿山,亲抵济源,布置游击计划。四月,省委又将“济源、温县、武陟、焦作划作一个游击区”﹔同时成立焦作中心县委,加以领导。济源第一次游击战争失败后,县委负责人党继新赴省汇报,随又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被派回县恢复组织,并开辟沁阳的工作。

六月中旬,为了贯彻中央召开的北方各省代表会议精神,支援和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省委及时制定了豫晋边游击战争计划,决定发动济源、沁阳、焦作、武陟、道口等地武装暴动,成立七个红军游击大队,开创豫晋边新苏区,与鄂豫皖苏区南北呼应,夹击郑、汴之敌。随派省委宣传部长李新民(后叛变革命)到豫北巡视工作。在济源,他制定了豫北西区的游击计划,将“沁阳和济源联系起来,作为豫北西区发动的核心”。不久,省委特派员张××又到济源,在石河村召开重要会议,参加者有党继新、郭大佛、翟茂林等七人。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着重研究了武装暴动的部署。会后,这些同志速回各地,加紧准备工作。

当时,将沁、济两县作为开展武装斗争的中心地区,主要还在于它们具有相当有利的条件。

沁济两县,地处豫晋交界。南临滔滔黄河,北靠巍巍太行,西依王屋,东南与孟县、温县为邻,东北与博爱、焦作相连,山峦起伏,绵亘百里,地势险峻,有着开展游击战争的良好自然条件。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沁济等县的经济、文化状况十分落后。沉重的地租和高利贷,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榨尽了贫苦农民的血汗。当时有记载道:济源的“地租剥削普遍是百分之七十以上至百分之八十”,“高利贷利息至有十分者”。三二年春,军阀刘镇华仅在济源就强摊军饷二万四千元,县公捐一万四于外加二十八万斤的粮袜捐和一两银子的附加捐,弄得民穷财竭,民怨沸腾。同年夏秋,连遭水、虫、雹灾,灾情之重,“实有史以来所未闻”,“田畔哭泣之号,惨不忍闻”。广大农民卖儿鬻女,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沁济人民,这时纷纷起来进行反对地主豪绅,反捐抗税的斗争。

沁、济两县党的基础较好。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共产党人杨介人、党继新、史实甫、牛秀之等在沁济两县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刚遭失败,在省总工会工作的党继新毅然奉命再回济源,建立了济源特支。一九三○年后,在洛阳中心县委的直接领导下,薛子中、党继新等六人组成济源县委,领导县立师范学生和西北乡的广大农民开展革命斗争。至三二年春,全县已成立了九个党支部,一个区委,四个团支部,共有党团员百余人;建立了十四个乡的贫民委员会,有会员三百余人,直接在革命影响下的基本群众约千人左右。

当时,济源党的工作,中央巡视员李抱一巡视后称:“在河南讲起来是比较健全有力的,”“党的县委,团的县委,都比较健全”,“支部与群众组织也确实能有工作表现。”虽然第一次游击战争遭到失败,有一部分同志被迫出走或转入地下,但革命力量损失不大。五月,党继新(焦作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回到济源后,不久,在轵城大明寺召开会议,成立“流动县委”,由张景禄任书记,都佩恩负资组织,张汉山负责宣传,委员有苗继平、张汉山等同志。此后,即在县城、西北乡和大河里等地恢复组织,开展工作,扩大革命力量。

与此同时,党继新、苗继平到济沁交界的化村,找到郭孝坤(大河里支部负责人之一),进行开辟沁阳的工作。他们通过付功绩与沁阳郭大佛取得联系。当时郭大佛是国民党泌阳县党部负责人,思想偏左,同县党部顽固派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九二八年,他和郭建中曾在紫陵一带发动学生和农员的反封建斗争,激起反动势力进行镇压,酿成“紫陵惨案”。为了打击顽固派,郭大佛暗杀了伪县教育局长王向辰,尔后逃往北平。

“九一八事变”后,他重返沁阳,同李贯之、任建樟等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县师范和各中学成立学生抗日救国会,组织学生抗日义勇军。同时,郭大佛又兼任第六区民团副团长,并派郭顺仁任六区民团队长,掌握六区的武装。党继新根据郭大佛的情况和要求,发展他为党员,遂介绍他到省委汇报沁阳情况。他回县后,立即发展李贯之、任建樟、郭顺仁、黄本昆等入党,成立沁阳县党团支部。同时利用他在县党部的合法身份和影响,在各学校、区民团,一些农村,开展工作。不久,在党的领导下,县师范学生打跑了反动校长,紫陵一带农村建立贫民团,“在武装方面,以第六区为中心,有三个区可以有把握地夺取过来。”

七月,省委又派郭晓棠回沁阳协助郭大佛准备暴动工作,并交给他两本小册子《暴动艺术论》《游击队如何动作》。郭晓棠到沁阳后传达了省委指示,遂同郭大佛在紫陵建中小学举办“暑期读书会”,将二十余名党团青年组织起来,学习马列主义和游击战争知识,武装思想,从而为即将发动的沁济暴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正在此时,原省互济会负责人张俊,团省委李寿正叛变投敌。七月二十三日,省委机关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书记纪国桢、秘书长兼妇女部长杨斯萍、团委书记王伯阳、省委宣传部长郑曼石等二十余名主要负责人被捕,大批重要文件被抄获,许多机密包括“建设济源新赤区计划案”等尽数暴露。伪省主席刘峙立即通令各地军政机关,进行全省大搜捕。党的各级组织相继遭难,乌云笼罩整个中原大地。

这时刘峙不可一世,欣喜若狂地鼓吹:“该匪经此打击失去联络,即知重要机关破获,必然全体震动,所有以前军事计划势必改弦更张,而交通梗阻,决非短期所能恢复,殊于剿匪(指“围剿”苏区)前途大有裨益”刘峙进而还呈请国民党政府将其搜获的共产党的文字证物翻印,“颁行全国”,企图让各地为他大肆庆功。

光辉的壮举—纪念沁济武装斗争九十周年(一)

沁、济武装暴动

正值反动派甚嚣尘上之时,一九三二年九月六日至九日,党继新、郭大佛领导了豫晋边区的沁、济暴动。太行山下响亮的枪声,痛击了刘峙一伙的反动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白色恐怖中的河南人民。

在这次全省组织大破坏中,沁、济二县未能幸免。七月底,济源县委宣传部长张汉山被捕入狱。八月十五日,敌人包围马寨学校,张景禄、郝佩恩逾墙而走,孙竹萧、高尚志等被捕。与此同时,沁阳县出动一连敌军,将紫陵镇和郭大佛家包围。此时,党继新(化名李天德)住在建中小学,郭大佛居丧在家。他们在同志的掩护下脱险,遂潜赴郑州,找省委汇报,方知省委书记纪国桢等十四人,已于八月二十日惨遭杀害,省委机关与接头处亦荡然无存。

党、郭二人再奔开封,找到幸免于难的省委宣传部长李新民,但李已对暴动计划失去信心,相谈结果“终于没有决定怎样做去”。郭大佛又到河大找郭晓棠商谈。此后二人遂到许昌,另找省军委书记张振亚,适值许昌大搜捕,张也无踪可寻。至此,党、郭二人亲睹各地党组织横遭破坏,同志四处迁难,敌人气焰嚣张,更激起了无比愤慨。他们想决不能让省委既定的暴动计划“就此无声无息的葬送”。于是,当即果断决定:速返沁、济,发动暴动,以豫晋边的赤色恐怖答复刘屠夫(刘峙):“河南的共产党还没有被屠杀尽净”!

九月五日,在茫茫夜幕中,党、郭二人回到沁阳紫陵镇。很快找来任建樟、郭顺仁等,研究决策。他们分析了目前形势:豫北敌军前去围攻苏区,余敌力薄,出其不意,将郭顺仁指挥的六区团队拉出,有一举成功之可能。况且,这时郭顺仁已被怀疑免去队长职务,新任即将就职。因此,会议决定:火速暴动,然后将队伍拉到沁济交界开展游击战争。当即遣郭顺仁回团队做内应;派人通知宋寨的张士刚等,赶制起义红旗和佩带标记:通知赵寨的张起亮组织本村的农民群众。

沁、济暴动的序幕拉开了!

九月六日夜,党继新、郭大佛率领任建樟、张士刚、张启亮,以及赵寨的张重天、张启恩、李道发等十余名青年农民,手持砍刀、木棒,直奔六区区公所和团队所在地一一义庄。到村边时,以红灯为号,郭顺仁开门接应,遂分两路:郭大佛等拥入团部,将团丁从梦中唤起整队,农民同志闯入区公所,火烧全部公文帐薄,砸了电活机,捆走为非作歹的伪职员,赶到团部集合。这时,由郭大佛宣布武装暴动,“豫晋边红军游击队”成立。众团丁皆属贫苦农民,平时深受队长郭顺仁灌输革命意识,这时热烈拥护上山打游击。当场四十余人全副武装,佩挂红布标带,呼口号,举红旗,雄赳赳离开义庄,在夜幕中沿太行山向西挺进。

七日拂晓,队伍行至紫陵镇,适逢市集。战士即四处张贴标语,开展宣传。党继新登桌进行革命讲演,郭大佛当众焚掉自己家里的所有账本、地契。顿时,轰动了整个市场。四方拥来听宣传的群众成百上千,无不欢欣鼓舞。

早饭后,起义队伍继续西进,沿途宣传,中午到达沁济交界的逯寨村。村西不远是沁河口,背后紧靠太行山。原计划在这一带开辟根据地,因此队伍一到,即宣布分粮吃大户,发动本村和邻村的群众,随将地主李建中、宁兆峰的粮食、财物分光。

沁阳暴动,震动了敌人。上午,沁阳伪县政府派大批民团,包围紫陵、赵寨,将留下的张起亮、张重天等抓走。下午四时,沁济两县民团,倾巢出动,向逯寨合围而来。起义队伍当即转移到逯寨村北的太行山里。遂召开会议,研究下步行动计划。最后决定,起义队伍暂避山中,由吕存亮(团丁,一班班长)负责:由党继新、郭大佛、郭顺仁、任建樟等五人,西去济源发动暴动。

党、郭一行五人,夜渡沁河,急行七十里,于八日排晓,赶到济源西北乡新庄村,先找到农民党员原有信。经了解,这一带的民团也调往速寨“剿匪”而以前被迫出奔的同志已经回来。党继新等人,当机立断,决定奇袭武山镇的五区区公所和民团。随即派原有信、王敏成前去勋掌、北社等村,通知有关人员,准备行动。

九月九日午后(阴历八月八日),参加暴动的人员在新庄村外集齐,有原有信、王敏成、成守谦、张景禄、苗鸿坊、薛作植、范聪哲、梁竹云等人,加上郭大佛几人,在党继新率领下,直扑武山镇。党、郭等人穿着军装,腰别手枪,进镇后,即以“招募新兵”的名义,直入区公所,乘敌不防,先将留守团丁解决,又击毙伪职员王宗润,伪村长李传兴等,共七人,缴枪十余支,子弹三百多发,现洋三百余元,马一匹,并火烧所有公文帐薄。奇袭成功,队伍遂拉到北社村的二仙庙。党继新、郭顺仁等又乘胜活捉敌暗探李中信及两名催粮法警。

西北乡一带地处太行山麓,土地贫瘠而多为庙产,佃农很多,生活极贫苦。一九三○年后,这一带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斗争已蓬勃开展起来,北社、勋掌、新庄等村都成立了“贫民会”和党支部,群众基础甚好。党继新等人到北社后,立即决定连夜发动群众,将本村程渊明等三家富户一百余石粮食分掉。次日清晨,又分了勋掌村苗齐太、焦瑞海等几家地主的粮食。暴动的烈火点燃起来了,广大贫苦农民蜂拥而起。遂在勋掌村召开群众大会,党继新登台讲话,号召广大农民武装起来,参加游击战争,创造豫晋边新苏区。至此,沁济暴动相继实现,极大地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

济源暴动后,领导人急于拉出队伍,东进会师,又恰遇暴雨,致使暴动没在西北乡一带普遍展开,只在北社、勋掌两村,集合起五十余名青壮年农民,在勋掌村冒雨整顿。经研究决定,仍按原定“豫晋边游击战争计划”,整编两县暴动队伍。沁阳方面定名为“豫晋边红军游击队第四大队”,由任建樟任大队长(已返回率队);济源这里为第七大队,下设五个小队,由郭顺仁任大队长:党继新任豫晋边红军游击队政治部主任,郭大佛任军事主任。之后,党、郭即率队沿太行山东进,拟同第四大队会师。

深夜时分,队伍来到沁河边。山洪暴发,沁水猛涨,不便横渡,即在西岸的鱼天附近宿营。此刻,深恐任建樟率队有失,党继新偕同郭顺仁绕道过河接迎。

十一日拂晓,沁、济反动民团又顺河而上,追击第七大队。郭大佛带领部队,且战且退,朝西北方向转移。到豫晋两省交界的山口时,俘获外出的晋南孙殿英部官兵四人,得骡子三头及现洋、钞票四五百元,起义队伍退至山西阳城县境的关隘时,处决了随军所押的敌探李中信等,以警告尾追之敌。随后,队伍进入山西的小梨树庄。

这边党继新同郭顺仁绕道行至马鞍山,碰上了任建樟和逯寨的李乐基,告知第四大队已在强敌围攻下,人枪皆散。于是他们一并返回河西。郭大佛留下的张景禄同志正在等待,大家急行追赶大队。郭顺仁、任建樟、李乐基三人在前,一入山西境内,遭迁阳城县反动民团,当场被捕。走在后面的党继新二人只得暂行隐蔽。

光辉的壮举—纪念沁济武装斗争九十周年(一)

十一日夜,郭大佛率领队伍返回河南境内,在交地口大岭堂附近的半山坳宿营。次日黎明,枪声骤起,队伍又遭山西保安队包围,只得急速撤进山里。由于向导惊慌,将队伍带进了绝境的枝柏沟。前临深壑绝壁,后遭连敌猛攻,初遇凶险的起义队伍很快乱阵,大多数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悬崖突围而散。战斗结束后,山上仅剩下郭大佛、原有信和另外两个同志,他们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隐藏了三天。郭大佛见队伍已垮,甚为失望,遂叫其他两个同志理枪先去,他和原有信也准备另找去路。

正当郭、原二人准备离山之际,突围出去的两个队员和一个农民,又上山找到他们。原来那天队伍打散后,王敏成、薛作植、梁小保、张铁柱、苗瑞祥、苗鸿坊等十余人,跑进西边山里,又在奇骨坪聚集起来,几天后仍不见郭大佛等人,于是派人四处寻找。郭、原二人喜出望外,随即前往奇骨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