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记0028

2019-02-03至2019-02-09

  又是没学习的一周。甚至就连手机都没有修,就看了我拿回家的论文的其中几段。这篇周记老师也会看到,希望他原谅我过年期间不学习吧~

  2月4日是农历戊戌年腊月三十,除夕。今年的我家,过年又不同于往年,既没有两面奔波,也没有出去旅游,更没有一起熬年,凌晨零点吃饺子。今年全家除了我,都早睡了,八点多就爬上了床,春晚都只看了个开头。我则是在屋里关上门,拉开帘子,面对着外面黑漆漆的夜空,和对面楼星星点点的节日灯光,一直听着歌,跨过了狗年,进入了猪年,农历乙亥年。

  这也就是说,从先祖的角度,我是又长了一岁。说到这儿就想起一个知识点,农历并不是阴历,所谓阴历,也就是“太阴历”,主要通过月球的运行周期来确定历法,详细的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农历词条。显而易见,由于与太阳这个地球的主要能源无关,阴历不能反映四季的变化。因此后来,我国古人总结了一种阴阳混合历,称为农历,可以反映四季,指导农耕。阴历不是农历的很重要的一个明证就是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说明农历对月球“太阴”的总结出现了偏差。标准都出现了偏差,显然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说XXX人的生日,其实应该是说农历生日和公历(所谓奥古斯都历),而不是“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

  比起公历,农历总是显得不靠谱,一年有时候会多出一个月,所谓闰月;每年过年的日子都不是很固定。实际上,这是因为参考系和使用习惯的问题。用惯了农历的人,也会同样的不喜欢公历,认为公历不准确——这是显然的,公历对于四季的划分简直形同虚设,毫无参考价值,你能说1,2,3月份是春天,4,5,6月份是夏天么?但是农历这边,春节过后,春天确实,实实在在的来了啊!虽然春秋分夏冬至总是严格的对应着公历上的四天,但是24节气确实是中国人的创造,最早出现在干支历上,后来融入到农历中去。

  目前采用公历,我认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我们科学研究中常见的——约定俗成。所以其实使用公历也没什么不好,这是我们获取知识,生产知识的途径。就如同我们认字一样,也应当做到能够“书简识繁”。

  随后年初一,在家里咸鱼了一天。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天之内就走完了全部的亲戚。

  初三跟同学出去玩。没想到商场里人真的超多。几乎所有的饭馆都要排队,小肥羊更是推荐我们明天再来——我们过去的时候发现小肥羊门口并没有人排队,还以为并不紧俏,没想到人家实际上紧俏到连存货都没了。

  初四初五宅在家,似乎干了什么但是似乎又什么都没干。唉。

  初五就是这一周的最后一天了,所以这一周就飞快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