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拉伯之春后,沙特成为阿拉伯国家老大,曾四面出击全力遏制伊朗

作者:我是青鸟
阿拉伯之春后,沙特成为阿拉伯国家老大,曾四面出击全力遏制伊朗

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颜色革命浪潮。2010年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埃及总统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并给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他表示“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发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国际评估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损失达到9000亿美元,这些事件还造成超过140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 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约为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

传统上,沙特外交保守、谨慎,不挑头,不冒险,不公开插手地区事务。但“阿拉伯之春”后,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昔日阿拉伯“旗手”或元气大伤,或陷入内乱,沙特被推向地区政治舞台中心,成为阿拉伯国家的“老大”。萨勒曼就任国王以来,沙特公开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谋求发挥领导作用。

前国王阿卜杜拉执政后期,为防止王权遭“革命”浪潮冲击,沙特于2011年3月派兵进入巴林协助王室应对什叶派动乱,并推动阿盟为美欧军事介入利比亚战争开绿灯,2013年大力支持埃及军方镇压“穆兄会”等。2015年1月萨勒曼国王上台后,沙特大幅调整地区政策,四面出击,将遏制伊朗作为外交首要。一方面,积极组建逊尼派联盟。沙特在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扶持代理人,对抗伊朗不断扩大的影响,并于2015年3月“率领”10国军队干预也门内战,此后又组建逊尼派34国“反恐联盟”,矛头直指伊朗。另一方面,沙特为争取更多“反伊朗”盟友,2015年二三月间邀因支持穆兄会势力而与沙特有隙的卡塔尔、土耳其元首访问,积极修复关系,在支持叙利亚反对派问题上加强合作;7月17日,萨勒曼还亲自接见哈马斯高官。尽管如此,2015年7月14日伊核全面协议达成,伊朗处境改善,地区影响力继续看涨,所谓伊朗、叙利亚、也门、伊拉克、黎巴嫩等“什叶派之弧”更趋稳固。俄罗斯2015年9月强势介入叙利亚战局,进一步影响中东乱局,叙巴沙尔政权明显改善。

进入2016年,沙特在地区外交“对抗伊朗”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一,外交“组合拳”不断。1月初,沙特处决什叶派知名教士尼米尔,刺激伊朗国内出现大规模反沙游行,并以驻伊朗使馆遭冲击为由与伊朗断交。沙特以此为由施压地区逊尼派国家“表态”“站队”,巴林、苏丹、吉布提等国步沙特后尘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卡塔尔亦与伊朗降低外交关系。4月初,国王萨勒曼、副王储小萨勒曼同时出访埃及、土耳其、约旦三国。在埃及,萨勒曼慷慨解囊,承诺将加强经援力度,签订合同金额超240亿美元,其中包括:成立总额16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助埃提高能源、电力、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连通亚非”的跨红海大桥;沙提供15亿美元优惠贷款开发西奈半岛等。埃及则投桃报李,给予萨勒曼最高规格礼遇,埃政府宣布将主权归属模糊的蒂朗岛、塞纳菲尔两岛“移交”沙特。在土耳其,萨勒曼与埃尔多安举行首脑会谈,并出席土主办的第13届“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峰会最终公报明确谴责伊朗“对巴林、也门、叙利亚、索马里等国内政的干涉”及“支持恐怖主义”。在约旦,小萨勒曼与约旦国王发表联合公报,指责“伊朗破坏地区稳定”。

其二,沙特在军事上也对伊朗“磨刀霍霍”。2月底,沙特集结20国的15万兵力,举行“中东史上最大规模、最重要的军演”。除海湾六国外,埃及、约旦、突尼斯、摩洛哥、苏丹、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科摩罗等8个阿盟成员国,以及塞内加尔、马尔代夫、巴基斯坦、乍得等6个伊斯兰国家参与,军演动用诸多美式尖端武器。3月沙特又推动海合会、阿盟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定位为“恐怖组织”,中断对黎巴嫩政府的40亿美元军援。同时,沙特2016年继续深陷也门战事,主导多国联军持续对胡塞武装据点猛烈空袭,同时支持哈迪政府军在地面配合攻势。10月9日,沙特对也门目标空袭导致现场140名平民死亡、数百人受伤,为2015年3月沙特介入也门战争以来造成平民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在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下,沙特被迫承认系“误炸”。

尽管左冲右突,沙特地区处境一直比较被动。一方面,沙特在与伊朗的地缘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在俄罗斯、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协助下于2016年12月全面收复阿勒颇,沙特支持的叙反对派失去叙境内最重要据点;在也门,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与哈迪形成南北对峙,沙特被迫继续持久战中消耗,骑虎难下;在黎巴嫩,亲伊朗的政治老手米歇尔·奥恩当选总统,真主党势力对黎政坛掌控力有所上升;在伊拉克,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掌政中央政府,大批什叶派民兵更是打击“伊斯兰国”地面作战主力。另一方面,沙特组建的“逊尼派阵营”貌合神离。参与国家对沙或半信半疑,或心存芥蒂,不愿积极出力。埃及明显有所保留,国内问题丛生,与伊朗没利益纠葛,无意卷入沙伊的冲突,在叙利亚、也门等问题上也与沙立场迥异,对沙特主导的34国反恐联盟亦不冷不热。2016年4月塞西政府原本打算以“还岛”作为大礼,不料引发国内轩然大波。2017年1月,埃及法院终裁判定政府签署的“还岛”协议无效。同时,2016年9月,沙特单方面叫停了国王萨勒曼访埃期间达成的输送石油协议。土耳其“脚踩两只船”,游走在沙特、伊朗间,两面讨好、左右逢源。土更不愿与伊朗撕破脸皮,不断谋求土伊经贸能源合作,伊斯兰峰会期间,土伊签署包括降低关税、能源投资等多项合作协议。此外,约旦、卡塔尔、阿联酋等小国也无意在伊朗问题上为沙特冲锋陷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