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作者:道远文史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

汉朝前后相加有400年的历史,分为西汉与东汉,中间虽有王莽篡汉,但很快即被平反,由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将大汉王朝顺利延续了下来。

可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在位期间,汉朝大势已去,刘协自幼便是傀儡皇帝,最后更是禅让于曹操的儿子曹丕,自此汉朝彻底灭亡。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影视作品《新三国》中,汉献帝刘协禅位后沉船而死,刘备集团为此悲痛不已。可其实在历史上,汉献帝刘协禅位后并没有死,他被贬为山阳公,封地就在现在的焦作,并且与当地的百姓相处的十分愉快。

天下已经改朝换代,百姓们自然不能再称呼刘协为皇帝,可也不想称呼刘协为山阳公,正因如此,百姓们自己发明了一种称呼,延续至今仍然存在。

现在的部分地区,子女们大多还会用这种称呼来叫自己的父亲,究竟是哪种称呼呢?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一、刘协禅位后去了哪里?

按照影视作品《三国》来说,刘备向来以光复汉室为己任,在听到刘协死后更是悲痛万分,为了延续汉室,这才被迫称帝。

可在真正的历史上,汉献帝刘协禅位后并没有死,他对于曹魏朝廷并没有什么威胁,曹丕如果留着他,更加对外显示出圣主明君的模样。

因此,曹丕完全没有必要再处死刘协。既然如此,当时流传刘协已经去世,是哪里在流传呢?没错,就是刘皇叔的蜀汉地区。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三国志---蜀书----刘备传》: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正史《三国志》记载,曹丕称帝后,蜀中地区便大肆有着汉献帝遇害的传言,刘备更是直接为刘协追谥,之后直接自立为帝。

从这可以看出,刘协去世的传言,应该是刘备集团的暗箱操作,如此刘备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但事实上,刘协并没有去世,而是被封为了“山阳公”。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后汉书》: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

《后汉书》记载,刘协比曹丕还能活,一直活到了曹叡时期,去世后,曹叡追谥其为孝献皇帝,以大汉天子礼仪厚葬于禅陵。

由此可以看出,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此事应该是真的。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二、称父亲为“大”,称母亲为“美”

数千年的历史,能当皇帝的人很少,有过刘协一生经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刘协退位后,反而显得一身轻松,与山阳城里的人也是相处十分融洽。

在此期间,山阳城里的人不知该如何称呼刘协,因为此时的刘协不再是皇帝,百姓们便称呼刘协为大人,称呼皇后为“美人”,尊他们为“父母”。

长此以往下来,“大人”就成为了“大”,也就是父亲的意思,“美人”就成为了“美”,也就是母亲的意思,刘协与皇后就成为了当地的父母官。

汉献帝禅位后,百姓这样称呼他,现在成为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直到现代,部分地区的人们,还是称呼父亲为“大”,这里的“大”为第三声,这样称呼自己的父亲,一般在农村还是比较多的。

结语: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关于汉献帝刘协的典故趣事还有很多,据说刘协远离朝堂后,还一心专研医术,利用在宫里学来的医术,医治了许多普通百姓。

老百姓出于对刘协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