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作者:经史

在封建王朝中,由于帝王拥有绝对的至高权力,对权力的渴望,导致人性在面对至高皇权的诱惑之时,往往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丑态。

比如唐太宗杀死兄弟,发动玄武门之变,比如唐中宗李显被有野心、想效仿武则天做女帝的妻子韦皇后毒害,比如燕王朱棣北伐将亲侄子赶下皇位后取而代之,比如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惨烈……

皇权如魔咒,为了争夺它,君臣互杀、父子成仇、手足相残、夫妻反目的戏码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朝代的更迭总是伴随着着血腥和阴谋,从封建王朝的缔造者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这种魔咒弥散在整个封建时代的时空之中。

其中,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帝去母留子事件也是一场皇权维护策略,有人说清朝咸丰皇帝在临死前,曾效仿汉武帝发出一道除掉慈禧的密谕,这是真的吗?先说结论:不是真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是真的。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真实历史

咸丰皇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整个清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的境地,内忧外患频出。

外忧:咸丰六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八年,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求和;咸丰十年,贪婪成性的英法联军再次侵华,进犯北京,一路烧杀抢掠,皇帝仓皇逃至热河。

内患:咸丰元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定都称帝;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太平军北伐军抵达张登镇,整个京师受到威胁。

在内外交困的国家环境下,这位年轻的皇帝身心俱疲,随着时间流逝,刚即位时那股匡复祖宗霸业的雄心壮志逐渐消散,到后期,他自感无力回天、开始自暴自弃、留恋享受。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后,咸丰带着慈安皇后,长子载淳及他的生母懿贵妃逃亡承德避暑山庄避难,大批量的奏折从各地运到皇帝面前,无一不是充斥着“外寇、捻军”等令他头痛的字眼,于是他便把这些奏折推到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人手里。

这个人就是懿贵妃,即日后的慈禧。正妻慈安恬淡寡欲、不谙政事,慈禧却颇有主见,而且她又为皇帝生了唯一的儿子,是将来天子的生母,咸丰自然最为仰仗她。

慈禧把持朝政后,引起了肃顺等大臣的不满,他们屡次向咸丰皇帝进言后宫不得干政,因此与慈禧产生了嫌隙。关于两方的不和,咸丰皇帝了然于胸。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六,皇帝病体沉重,他临终前封载淳为太子,并交代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天子。

另外,他御赐一枚叫"御赏"印章给皇后慈安,另一枚叫"同道堂"交给载淳,因太子年幼,其印章暂由慈禧代掌,之后皇帝的政令必须同盖两枚印章才能生效。交代完这些大事之后的七月初七凌晨,咸丰皇帝便在热河驾崩。

在此过程中,正史丝毫未有他颁布密旨除掉慈禧的记录,结合当时的朝政环境细细分析,咸丰也没有可能去作出这样的安排,因为慈禧对于清朝有着两个重要的作用。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培育幼年天子

咸丰皇帝的子息薄弱,上至正宫皇后慈安,下至无数后宫佳丽,多年均无所出,直到二十五岁时,慈禧才为其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

咸丰三十一岁驾崩时,载淳才刚满六岁,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这样的孩童根本毫无招架之力,因此幼年帝王不仅要有肱骨之臣辅佐朝政,也要有至亲给予生活抚育。

提到亲人,除了咸丰这个亲生父亲外,载淳有嫡母慈安和生母慈禧。古代讲究嫡庶之分,只有正宫生的儿子才最尊贵,慈安没有自己的孩子,皇位才落到了慈禧儿子头上。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慈安不是载淳的亲生母亲,但她地位尊贵,在宗庙及朝廷上都是力压慈禧的名正言顺的皇太后,按说有她在,就轮不到慈禧说话,但两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慈安难当大任。

慈安是钮祜禄氏,出自名门,从小养在深闺中,接受传统礼仪的教育,她性格温婉,胆小怕事;而慈禧长在穷苦人家,从小历经艰难,看惯了世态炎凉,善谋能断有心机;不同的遭遇和性格,导致在遇到难处时,慈安根本没有决断的能力,而慈禧则能果断拿出主意。

与这两位妻妾在一起生活多年,咸丰深知两人的差异,在周围都是豺狼虎豹的动荡年代,能够看护幼帝的只有慈禧。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制衡权臣

上文提到,咸丰时期正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那么就有两种势力出现在了朝堂上,一是以肃顺等为首的主战派,主张与洋人开战,将其赶出国内,另一派是恭亲王代表的主和派,主张攘外先安内,与洋人和谈,主要去镇压太平军。

以上两派,再加上皇帝,清廷上有三股势力相互制衡。

肃顺是咸丰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重臣,到咸丰末年,他已经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御前大臣、侍卫内大臣、都统,他多职加身,权势滔天,不仅可以左右黎民和官员的命运,就连皇帝的安危也全系在他的手里。

咸丰深知,自己一旦去世,幼小的儿子根本没有权威和手段去制衡肃顺,为了避免诸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匡胤取代周恭帝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重演,他必须要安排有力的势力去压制肃顺。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虽然主和派的恭亲王有权有势,但咸丰帝却不敢器重他。想当年,道光帝在位时,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都曾是储君的热门人选,最终四阿哥即位即后来咸丰皇帝,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没有完全信任这位异母弟弟。

他害怕万一自己去世,六王爷会发动政变取代了他儿子,所以更加不会过度仰仗他。权衡利弊后,咸丰考虑到自己身故后,要想继续维持三方相互制衡的局面,只能器重皇帝的生母慈禧,因此,他不可能会生出除掉慈禧的想法。

那么,他就不怕慈禧专权么?历史上的外戚专权,都是因为子幼母强,如吕后、窦太后,这些太后本身就有强有力的娘家团队支撑,全族靠着太后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但慈禧的兄弟出生在没落的八旗家庭,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人,根本没有作乱的野心,这一点咸丰是比较放心的。

野史:咸丰临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谕,这是真的吗?

因此,在他的思量下,宁愿让有野心的慈禧专权,也不会让权臣和亲王专政;因为前者毕竟是皇帝的生母,总有归权的一天,但后者一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则很有可能会危及他子孙后代的统治。

不过,令咸丰没想到的是,他儿子命短,根本没有等到慈禧完全归政的那一天,也无力改变腐朽的王朝走向没落。

参考资料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