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雄的理想对老百姓来说可能是灾难

作者:一剑的江湖

原创:老肖(一剑的江湖)

唐朝,安史之乱。

战乱四起,烽火连天,地动山摇,生灵涂炭。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却造就了一些“大英雄”。

张巡,便是其中之一。张巡出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史载,其人“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为文章不立稿”,又“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

简单说,张巡这人有能力,志气高,不拘小节,喜欢跟长者相交,不愿与庸俗之人为伍。

33岁时,张巡中进士,后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职出任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县令。

治理清河时,史载张巡“有能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不仅为政有口碑,看重道义和气节,对困难群众也非常慷慨,倾财相助,毫不悭吝。

张巡为人正直。当时杨国忠专权朝政,炙手可热。有人劝张巡去拜见他,说不定能飞黄腾达。张巡却说:“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

为求仕途顺畅去拜见权臣?在张巡看来,这是国家的怪事,是不可为的。

可以说,张巡的个人品格那真是杠杠滴,一点瑕疵都没有,接近完美。

安史之乱爆发时,48岁的张巡正在谯郡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县令任上。次年伊始,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不久后,东侵的叛军就攻陷宋、曹等州,兵锋直逼谯郡。谯郡太守表示投降,并逼张巡为长史,让他去迎接叛军。

张巡却趁此机会“率吏哭玄元皇帝祠,遂起兵讨贼”:拉着千把人的队伍,冲着数倍于己的叛军“平叛”去了。

当队伍西进走到雍丘(今河南省杞县)时,张巡遇到另一支义军贾贲部。二人于是合兵,加起来两千人然而,此时的雍丘县令令[líng]狐潮已然“举县附贼”。

于是张巡、贾贲二人夺雍丘,杀尽令狐潮的妻子儿女。令狐潮怒,引叛军万余人来攻雍丘。贾贲出战身死,众人遂推张巡为首,继续与令狐潮作战。

两千多人对一万多人,结果张巡打赢了!这么夸张的兵力比都能打赢?别急,这只是个开始。

败走的令狐潮自然不会甘心。

英雄的理想对老百姓来说可能是灾难

756年,三月,令狐潮引叛军四万余人重返雍丘城下,城内人心惶惶。

张巡对诸将说道:“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乘之,势必折。”我们就这点儿人,敌方知道我们的虚实,轻视我们。如果出其不意偷袭,必能折其锐气。

于是,张巡率军出击。叛军本以为城里的人会龟缩防守,遇到突袭,果然阵脚大乱,不得不后撤。

此后大半年的时间,令狐潮等叛军将领又数次领兵来攻,但均被张巡打败了,所谓“围凡四月,贼常数万,而(张)巡众才千余,每战辄克”。

就这样,雍丘之战从正月一直打到腊月,张巡以区区数千兵马,守了雍丘一年。

虽然张巡在雍丘守得不亦乐乎,但其周边唐军的战况却不容乐观。随着战局的变化,张巡决定放弃雍丘,退入睢阳(今属河南商丘),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共拒叛军。

雍丘一战,让张巡成了名,而睢阳一战,却让他成了“神”。

757年,正月初五,刚当了一年皇帝的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派人刺杀。

由于安庆绪在军内的威望远不及安禄山,当他杀父上位后,便急于在战场上取胜树立威名,正如代父自立的唐肃宗执意收复两京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一样。

柿子自然是挑软的捏。军力疲弱的江淮,成了安庆绪的目标。客观上,打下睢阳,进图江淮、江东,巩固根基,也是当时安庆绪必须采取的战略。

安庆绪派手下尹子琦率领突厥人等组成的劲兵,与杨朝宗会合,凡十余万,浩浩荡荡进攻睢阳。相比之下,张巡、许远手下,加起来不过六千兵。

睢阳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英雄的理想对老百姓来说可能是灾难

《血战睢阳》连环画,很多人小时候应该看过。

史载,两军接战,“(张)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凭着这么点儿家底连战数日,叛军始终无法攻下睢阳。

而且,与镇守雍丘时一样,虽然兵不多,但张巡不仅能守,更是趁着叛军不备,搞搞突袭,赚赚外快。

由于夏麦被叛军抢收,存粮又在战前被上级调走了一半,以致睢阳城的粮食供应出了问题。城中士兵每天只能吃一勺米。吃不饱就只能拿木皮、纸张煮了吃。

叛军得知城内缺粮、士卒大饥后,架云梯,以钩车、木马攻城。但就是这样,也还是攻不下。尹子琦没办法,“不复攻,穿壕立栅以守”。打不过你,那就困死你吧。

围城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巡的士兵有的渐渐饿死,而活着的人“皆痍伤气乏”。

有人提出突围东奔。但张巡、许远商议认为,睢阳是江、淮保障,如果放弃了睢阳,叛军乘胜进军,则“江淮必亡”。而且,现在“帅饥众行,必不达”,就算突围,也不见得有活路。

不得已,张巡做出了一个惊天的举动。

张巡将自己的爱妾带出来,对将士们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杀了自己的妾,来充军粮!“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张)巡强令食之。”跟着,许远也杀死自己的童仆供士卒充饥。

整个睢阳城,为了应对叛军的围困,“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到了十月,叛军再次攻城。此时的睢阳城,内已无兵可战,外也无兵来援。城遂破,史载“遗民止四百而已”。

古代战争,打下城池后屠城的并不少见,但像睢阳之战这样,为了守城以城内居民为军粮的,十分罕见。战况之惨,可见一斑。

城陷,张巡、许远等人皆被俘虏。尹子琦逼张巡投降,张巡不屈,终于被杀。与他一同赴死的,还有许远等三十六人,他们都不屈而死。

后面的事情不赘述,总之唐朝最后平定了安史之乱。

睢阳虽然丢失,老弱病残虽然被分食。但后世对张巡也不吝溢美之辞。唐人如韩愈、李翰等人称:“(张)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

五百年后,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了这样的一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将张巡视为榜样,激励自己不屈抗敌。

明清以降,在官府的推动下,张巡、许远双双封神,世称“双忠公”,受到后人的祭祀和崇拜。双忠公信仰,起自中原,现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

一场惨烈围城战,就这样被千秋万代铭记。

张巡成了古往今来著名的大英雄,他所追求的忠君报国理想得到了实现,他的大忠大义被记载入了史书,张巡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结局,

但是,在睢阳之战的整个历史叙述中,那些被吃掉的女人、孩子和老人,包括张巡自己的爱妾,都被轻飘飘地忽视了。有人问过他们乐不乐意“为了天下、为了唐天子”而被人吃掉吗?他们难道不是和皇帝、和张巡一样的人吗?难道他们都是牲畜、草木?张巡有什么权力去决定他们的生死?

张巡此举和叛军已无本质区别,爱妾被自己的官人牵出来然后杀掉分吃,没有人记录这个女子当时的心情和表现,后人可以脑补。

传统史学家认为,张巡和许远为了保全天下,主动吃人,并命令守城士兵以人为粮,“以百易万可矣”。意思就是,牺牲了三万被吃的老弱之人,维护了江淮数百万生灵免遭叛军大屠杀,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英雄的理想对老百姓来说可能是灾难

直到明末清初,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后,我们才听到关于此事的不同声音。其中,必须提一下大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

在《读通鉴论》中,王夫之说,张巡“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作为忠义之士,你张巡与孤城共存亡,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战死,这就是守城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贼仁戕义,走向仁义的反面了。

王夫之接着说:“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不管处于任何极端情境,都必须守住一条底线,而且这条底线,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释的。

那就是,不能人吃人。你不能说,我为了救全天下的人,然后下令吃掉一城的人。没有一条无辜的人命,要为了保全他人或更多人,而成为被吃掉的代价。

与王夫之同时期的另一个大思想家顾炎武,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在《日知录》中解释“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时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且不说你是不是真的能达到“以百易万”的目的。带头吃人,这就是禽兽所为,不管出于任何高尚的目的,都无法改变这一做法的野蛮性。尽管在张巡的年代,甚至在王夫之、顾炎武的年代,为了守城而食人的事仍偶有发生。

有人会说,正是由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人相食才守住了文明的延续。如果这样,那这种文明叫什么文明?这只能叫“吃人的文明”!

难怪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些所谓英雄,在他们追求大义时,正气凛然,杀伐果断,什么生命、亲人、感情,在其伟大理想面前都不值一提,没有半分留恋。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不要,还会顾别人的命?

不但他们自己觉得“天降大任”,自己是在完成一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壮举,沉浸在对伟大的追求之中。而且世人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救星”。这是扭曲的英雄观和历史价值观在作怪。

英雄的大义,带来的往往是人民的灾难。不管英雄的理想看起来是多么高尚和无私,不管他的个人私德多么完美,为了个人的理想,主观或客观上漠视他人权利,用别人、特别是用天下百姓做代价,都是反动的、反人类的,是人类社会的公敌。

中国的历史上,太多这种有理想、有抱负的英雄,每出一个,带给人民的经常不是幸福、而是苦难。希望这种英雄少些、再少些,有多余的精力不妨多去研究科技、研究医学,多数老百姓并没有什么伟大理想,就别再折腾老百姓了,让老百姓安安心心地过小日子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