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作者:张引强大夫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1.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正如古人所说的“顺应天时养生”,科学养生要求我们根据五行和人体不同的脏腑相对应的原理,在一年四季里,分春夏秋冬,在相应的季节重点保养相应的脏腑,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机勃勃,万事万物欣欣向荣。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使人的精神焕发。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若肝功能受损则会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身体的其他脏腑受干扰而致病。一些肝病患者,往往在春季有不适感,或者肝病加重或复发,这都是季节对机体产生影响的一种反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年养肝,就是在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了春天肝的生发,才会有夏天心的成长、秋天肺的收敛和冬天肾的潜藏。如果春季三月肝气生发不旺,身体气机不顺,到了夏天,阳气不足,心气也亏,心中无火,就会“寒变”,也就是发生寒性的病变。俗话说得好,无春即无夏,因此,春季养生务必好好把握“养肝”的重点,遵守“春生”的养生之道!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肝脏最怕你做这些事

2.1过度用眼

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功能息息相关。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看电视或看书,都会造成用眼过度。正所谓“久视伤血”,肝血不足的人,会出现视物模糊,眼干眼涩的症状,对小朋友而言,会对视力和眼球发育造成损害,近视的概率大大升高,对成年人而言,则有发展为干眼症、青光眼、老花眼的风险。

2.2熬夜与晚起

养肝重在规律睡眠,现代人经常熬夜,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现代研究也证实,睡眠时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每天23点到3点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主时,此时休息,有助于阴阳的交接和肝血的养藏。过度熬夜会扰乱肝脏自身的生物钟,导致肝脏疲惫不堪,以致影响身体解毒排毒和自我修复,因此,肝脏出现问题的人,往往会有凌晨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和多梦的表现。

晚起赖床同样不是一件好事。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躺的时间太长,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而体内的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这些毒素沉积体内,对肝脏的负担不言而喻。

2.3生气上火

春天,天地之间阳气升发,人则容易肝火偏旺。春天人们易于烦躁,发脾气表面上是让别人受气,其实不然,发脾气的人自己受伤最重。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 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火一动,气机乱窜,火扰神明,诸脏受病,俗话说“气大伤身”,即是如此。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3.春季养肝的方法

3.1规律作息

春季是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 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必睡得过早,9-11点即好,也不要总是赖床,5-7点最妙。自古我们都有睡“子午觉”的传统: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23点-1点,午时:11点-13点)11-13点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段,午间短时小睡有助于养阳,利于人体快速恢复精力、体力,午睡过多则会抑制阳气在体内的流转,反而出现“越睡越困”的情况。起床后我们可以舒展筋骨,放松身体,听些柔婉的音乐,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爱眼护眼。用眼时间方面,连续用眼如果超过1小时,就应当停下休息片刻,抬头放松。在休息时,可以在洗手后做眼保健操,以放松眼部肌肉,改善供血,使视物清晰明亮。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3.2情志疏导

工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保持心情舒畅,情绪饱满,有益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一些有益健康的兴趣爱好,使生活充满正能量,正所谓“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3.3饮食宜忌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因此,我们建议采用“省酸增甘”的饮食方法,具体而言,大枣、山药、花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肥甘厚味,少饮酒。值得注意的是,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补肝作用,甚至因为其中胆固醇、重金属和嘌呤含量高,容易增加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因此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3.4锻炼妙招

(1)按摩经穴理脏腑

从经络穴位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肝经胆经走行的地方和所属的穴位进行保健,如按揉、敲打、艾灸等。

胆经位于身体外侧, 是十二经脉之一。经常按摩胆经,能加速胆汁分泌, 提升肝脏的功能, 还能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对养肝有益。

①搓胆经,即双手贴于腋下,从腋窝到肚脐,沿肋骨外侧向前下方缓慢推揉,以稍有胀痛为度,重复搓揉30次,使胁肋部有热感。

②敲胆经, 即双手握拳,微用力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

肝经位于人身体的内侧,按揉胸腹部的期门、章门以及足部的太冲穴,能够起到疏肝降火、理气化郁的功效。

(2)吐纳呼吸调肝气

大陆古代的养生典籍《遵生八笺·六气治肝》中提出用“嘘”字诀治疗肝病,具体方法为:端坐或盘膝而坐,首先缓缓合上双眼,呼吸均匀,思绪平静,缓缓吸气,睁大双目后缓慢呼出, 呼气时做“嘘”字口型,以听不到其声最为适宜,再缓缓吸气,如此反复 30 次,缓慢均匀而不间断。“嘘”字诀能够梳理肝胆气机,清泄肝经湿热,对受头晕易怒、牙龈肿桐、眼赤耳鸣、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苦恼的人而言大有裨益。为避免肝虚,也可在练功吸气时心中默念“嘘”字,以补肝使肝补虚,可以改善面目青黄,口干咽燥,视力减退、失眠多梦的症状。“嘘”字诀不仅能调整气息,更可以宁心静气,调和情志,使肝气畅达,湿热易除。

春季养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3)适度运动畅肝体

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杨柳吐绿,万物更新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登高望远、放风筝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在鸟语花香中怡情益性,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黄帝内经》认为,“肝为罢极之本”,如果肝气肝血充足,就能够耐受疲劳,身体强健,因此在运动的过程要把握循序渐进的适度原则,不要过量运动,使身体处于持续的损耗状态。

(4)伸展筋骨柔肝阴

中医认为,肝能主筋,筋可以看作是肌腱、韧带、软组织的统称。在忙碌一天的同时,也要记得抽空舒展筋骨,在能接受的限度内做做伸展运动,舒展四肢,伸腰展腹。伸展时, 尽量吸气,使身体尽量舒展, 四肢要伸直, 全身肌肉都要用力。放松时, 全身肌肉松弛, 尽量呼气, 效果会更好。这样做,可以通畅经络、流利关节、振奋精神,甩去一身的疲乏,用饱满的精力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