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作者:葡萄架下

我走进江南千年古镇西塘,品味着水乡独有的清幽月色,在小桥流水间,共赏一轮明月。酒楼,客栈,弄堂,老宅,仿佛幻灯片一样,历历在目。古朴,温婉,这些江南独有的特色,都能在这里欣赏到。斑驳的青石板路,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古色古香的民居,仿佛远离了城市喧嚣,回到了古朴年代。我心中的西塘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具有吴越地方文化特色的千年水乡古镇,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我们漫步西塘镇,领落到西塘的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定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西塘千年古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被联合国授予历史文化保护杰出成就奖。西塘古镇。粉墙黛瓦,朦胧而又舒适,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数不清的古桥和弄堂,数不清的江南乡愁。梦里水乡的味道,体验江南美食,回味无穷。臭豆腐,豆腐花,芡实糕,数不清的江南菜肴。我们在闹中取静,经过一条长廊,推门,院子小小的,总共大概5个房间,以花语、花形、花香等命名。院内有个小露台,可供喝茶,在房顶吹牛皮。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西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后弦的《唐宋元明清》也是在古镇西塘时有感而发而写的。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西塘古镇还有以提倡民族气节,推翻封建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志的南社,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激荡下,于1909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南社的发起人是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他在西塘发展南社社员18人,较为著名的有余十眉、李钟麒、郁佐梅、沈禹钟、江雪塍等。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一时京、沪、苏、浙、湘甚至南洋等地不少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掌握。"欲凭文字播风雷"(柳亚子语),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后来,南社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诗友,又组织了胥社,宗旨不变,人员不变,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胥社成员的诗文绝大多数保留了下来,这些诗和他们的"宗师"柳亚子在西塘留下的90首诗文一起,并且共同成为西塘的千古绝唱。

西塘地处江浙沪核心区,不仅仅是传统白墙灰瓦,石拱小桥,楼台庭榭摇橹船,还有各种沉浸式旅游体验。目前西塘古镇景区仍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习俗,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我们 踏着西塘古镇的青石板,望着墙角蔓延着的碧绿苔藓,触摸着斑驳古朴的墙面,沉浸在房檐上排列整齐的灰色瓦片,仿佛小巷的另一个转角,就能碰到戴望舒笔下的江南游子,惆怅在失望与期待间,漫步于西塘古镇的烟雨长廊,碧波荡漾的河水依然流淌着吴越文化的荡气回肠,白墙灰瓦的民居临水入影,木楼花窗的旧居灯笼高挂,陈设质朴的商铺也显得安静清幽,一切都呈现出远离喧嚣的幽静。徜徉在西塘古镇,您可尽情地伫立于小桥边,感悟小桥流水所带来的宁静,也可沿着水道摇起乌篷船,观赏沿河而居的西塘人家建筑,听吴侬软语,品烟雨长廊,悟吴越文化的灵动睿智与海纳百川。

西塘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七老爷庙、倪天增祖居等景点近20处。西塘已成为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之一。相继有《碟中谍3》《我的青春谁做主》《别爱我》《像雾像雨又像风》等在此取景,全年游客突破472万人(次)。

我们从西塘古镇景区看到;倪宅:位于烧香港南,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西塘西园 :西塘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

廊棚: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水乡特有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初。种福堂:种福堂位于古镇西塘石皮弄的东侧,是王家的宅第。环秀桥: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西街是西塘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两段,古时候以东为上,西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着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宽度仅供农民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宽度。由于临街房屋二楼以上常常还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的楼屋近在咫尺,搁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晒被,打开窗户就可以倚窗谈心,构成一道别致的小镇风景。西街上景点较多自西向东的景点有:石皮弄、种福堂(王宅)、西园、中国钮扣博物馆、江南瓦当陈列馆。[

塘东街是民国至解放时期西塘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塘东街上还有好多酒楼,以前有"借问酒家何处有,胥塘河边处处楼"的说法。说起这条商业街不得不说说西塘的商人。有位来西塘的作者说: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会点。是有一定根据的。这里的读书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毕竟太窄,多数读书人做不了官,只好回来经商。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其经商的思想也与一般的商人不同。塘东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的药铺钟介福药店,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也就是说店家情愿药卖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充分反映儒家的"仁"、"和"思想。塘东街上还有源源绸布庄的旧址,1927年秋陈云同志在"枫泾暴动"时期被国民党追捕转移到西塘,在布庄伙计高廷梁处住了几日,后由高廷梁安排小船由水路去往安全的地方。

塔湾街因西面原有一寺庙名雁塔禅院,又地处市河转弯处而得名。七老爷最后就是投身于塔湾街的雁塔湾自尽的。这一带在明时酒楼云集,明代有一诗人周鼎写了一首《西塘晓市》来描写这里的繁华: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竟烹鲜。塔湾街上的景点有醉园、七老爷庙等。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漫步太湖河道中应运而生的西塘古镇,水陆交通错综复杂,道路交通却以桥梁、街弄与廊棚为主,水巷交织,河桥密布,古桥种类繁多,廊桥连绵不绝,廊棚依河而建,民居青瓦盖顶,石桥矮矮实实,拱桥长虹卧波。令人驻足留恋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体型庞大,傲视群雄,拱体优美,跨北翠、小桐两圩,两侧联语妙珠,西侧篆刻“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东侧篆刻“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穿过古镇烟火,感悟颇多,江南古镇大多廊棚居多,但西塘规模最大;西塘街巷最多,但西街最有特点。西街弄堂长而深窄,水道网络完善,雨天积水顿消,街面青石铺就,民居屋槽延伸。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经世致用的吴越文化在西塘深深地扎根,秉承了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形成了汇通大海与包容吴越的文化体系,延袭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赋予了锦绣江南特有的柔美,熔铸出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使得吴越文化在西塘古镇生根发芽。道不尽的“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听不完的“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就连唐代诗人李白也曾挥毫泼墨“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还有唯美的《吴越怀古》“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漫步西塘古镇,或茶楼品茶听曲,或桥头俯瞰木船,或观赏水中倒影,或远眺整片屋檐,或乘船悠然自得,或廊棚闲庭漫步,或品味阿婆河边洗衣与阿公廊棚下棋的慢节奏生活。

揽胜“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千年古镇西塘的风姿

 据悉,目前西塘树立起“城镇旅游就是旅游城镇”的“全域景区”概念,努力做到古镇景区区内向区外延伸,区外向区内融合,实现西塘古镇景区1.01平方公里到3.03平方公里的大突破,并通过“3+1+1”等模式的践行,加强了景区范围内的消防安全、治安管理等“硬实力”。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几千年来,汉服一脉相承,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外在体现。

   令人震撼的朝代嘉年华方阵、诗情画意的花车巡游、壮观恢宏的马队出场、精美绝伦的婚礼方阵、Q萌无比的人偶……西塘汉服文化周已连续举办九年,发展成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礼乐文化与汉服盛事,让更多人对传统的汉服文化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也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今年11月,第十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将开幕,各种形式的汉服展示、活动将陆续开展。粉墙黛瓦之中,广袖飘飘;小桥流水之间,衣袂摇摇,传承了千年的华夏民族服饰之美,将在小桥流水的古镇呈现出独特的韵味,不妨去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汉服之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