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艺快评|李大钊陈延年等“露出微笑”,为何让Z世代泪目?

作者:光明网
文艺快评|李大钊陈延年等“露出微笑”,为何让Z世代泪目?

这动人的微笑背后,是当代年轻人用他们的科技,用他们的创造能力,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从细微差别出发,承担起属于当代青年的社会使命。

文艺快评|李大钊陈延年等“露出微笑”,为何让Z世代泪目?

画面中,李大昭、陈延年等革命先辈对观众微笑,有时还眨了眨眼睛。这些作品将旧的静态照片变成动态图像,由B Station Up大师Otani Spitzer撰写。观众和百年前的革命先行者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视野",静态的老照片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生动,更加动人。网友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谁踏上了正义的旅程,谁有血有肉地守护着山河永远坚实。向每一位英雄致敬,如你所愿。"今天的中国,正如其前辈所希望的那样,希望我们的国家在虎狼国的眼皮底下仍然能够杀死自己的道路,我们这一代人将是自我完善的。也有网友对笔者表示感谢:"他们的笑容很温暖,谢谢。这是榜样,这就是中国精神。目前,"AI修复让李大照陈燕年微笑"的话题仅在微博上就已经超过3.6亿次,我们也在微信和各大网站上被广泛转发和评论。

文艺快评|李大钊陈延年等“露出微笑”,为何让Z世代泪目?

以大谷斯皮策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继承并发扬了积极运用自己的能力承担更多社会使命的传统。李大昭38岁,陈延年去世29岁,王瓦辛格去世时27岁,邓忠霞39岁......革命烈士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取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而现在,一大批活跃在B站的青年作主用自己的才华来赞美一百年前祖先的伟大成就。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进入千家万户,可以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继承前人的精神,用自己能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一百年前,新青年奋力探索民族复兴的未来,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而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不承担时代,不承担中国的重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作者:钟伟

文辉独家手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