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生死,不足以伟大,马云说这句话的时候,早就选择了向难前行。
这句话不无道理,这20年来,阿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才活了下来。尤其是阿里云,更是经历过好几个生死时刻:
2008年,王坚刚被挖来阿里的时候给马云算了一笔账,如果不做自己的云计算架构,迟早有一天光是买服务器和软件就能让阿里破产,当时一台小型机大概几十万人民币,商业数据库软件高达几千万,一年后,阿里云成立,开始了艰难的自研历程。
但从0自研云计算哪有那么容易,从2010年到2012年,是阿里云最艰苦的长征三年。连续三年的最低绩效,团队走了一批又一批人。甚至很多阿里内部也叫王坚“骗子”。觉得一个学心理的博士居然当上阿里巴巴的 CTO。后来王坚回忆,“那两年挨的骂比一辈子挨得骂都多。”
2013年,阿里云 “飞天”系统成功独自调度5000台服务器,阿里云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完整云计算能力的企业。但云计算这样的基础设施是重投入行业,直到2022财年,阿里云才堪堪盈利。
阿里从来不缺少的,就是批评的声音。即便是阿里云做成之后,依然不少人是用质疑的眼光在看中国的云计算行业,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上纲上线。比如增速一旦下滑就说阿里云是不是不行了,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年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不好过,疫情等多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但苦日子终究会过去,后面也会迎来坦途。
更何况,相比阿里云创业经历的那些困难,这点其实算不得什么。作为云计算先行者的阿里云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在国内牢牢占据第一,在全球也是第3名,克服了足够多的挑战才有今天的地位。包括中国联通、12306、两桶油等重要企业也在用阿里云。
回到开头,我仍然认为不经历生死,不足以伟大,理性看待,阿里云未来仍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