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作者:冰雅忆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瘟疫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会出现的生理性灾难,是被大多数古人视为灭顶之灾的社会现象。在中国古代,瘟疫出现的次数并不少,每一次瘟疫都会伴随着大量的人员死亡。

不管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底层民众,对于瘟疫都是谈之色变。在医疗条件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于瘟疫的应对措施也是非常有限的。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古人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当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爆发之后,古人便会将之视为瘟疫的警示和前兆。

在环境恶劣的古代社会,人们也只能依靠仅有的手段去防治疫病。为什么瘟疫往往是伴随着重大自然灾害而出现的呢?

古人在面对瘟疫的时候,又会采取哪些措施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此,每当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人们就总是会担心随之而来的种种生理性疾病现象。而古代漫长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先辈们的古话是不无道理的。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灾难会带来瘟疫,这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灾害的爆发频率其实并不低。虽然那个时候环境尚未被过度开发,资源也未得到过分的损耗,生态环境也没有被严重破坏,但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必然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只要有人存在,灾难就无可避免。

而当灾难发生之后,社会环境相对落后的古人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限的。

就拿洪水来举例,古代社会并没有那么多的水利工程和设施,救水和治水的种种科学举措也十分缺失。洪灾爆发以后,中央朝廷能做的事情,除了赈灾之外,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而洪水必然会带来大量水生生物,以及种种细菌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洪水带到地表,又会通过阳光和氧气的作用而大量繁殖。

微生物本身并不存在于陆地的生态环境当中,所以对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这属于是其他生态环境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入侵。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于是,种种微生物和细菌可能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入侵到人体当中。人的免疫系统能够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大规模外界袭击来临时,疾病的发生是必然的结果。

而在古代社会,人们的医疗认知水平相对低下,所以对于疾病的防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当这类疾病具备相当强烈的传染性时,瘟疫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明朝末年的干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时明朝社会上爆发的瘟疫,险些断了皇帝统治的最后一口气。

当时,社会上迎来了一场将近四年的特大旱灾。前两年的干旱本没有让人们引起重视,社会层面上储存的粮食还能够维持大家的基本生存条件。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但是随着干旱的时间增长,粮食的损耗不断增多,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就成为了困扰在人们心中最大的问题。

没有水就没有农业发展,没有农业发展就没有粮食产出,那么整个国家的统治秩序必然会受到冲击。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社会层面上爆发的种种问题。

由于缺少粮食,人们不得不开始四处寻找能够果腹的东西。猪牛羊等常见的动物成为了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底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没有办法再出现肉类。

为了维持温饱,大家只能把目光投向最便宜的肉类,或者说压根不需要成本的肉类,那就是老鼠。

老鼠这种生物本来就是四害之一,身上也有着数不清的细菌和病毒。平时谁家出现老鼠,人人都得喊打。可是在特殊时期,人们不得不将之作为食物。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可以想象,老鼠身上的种种病毒进入到人体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人类必然会受到影响,许多人身上出现了肿包,以及上吐下泻之类的症状。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症状的严重性。有人甚至只是单纯认为,这可能是病人吃坏了肚子。

可即便是经过郎中的治疗,大家的身体情况也并没能好转,有人甚至没能熬两天就撒手人寰。于是,大家只能将他草草下葬。

古时候是没有火葬一类的说法的,所以土葬又成为了传播病毒的一个重要途径。病毒没有被完全消灭,反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而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传播链。

最后,感染上这个病毒的人越来越多,鼠疫也就这样爆发了。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瘟疫,一般来说,只要两个人之间有过近距离的接触,病毒都可以在二人之间形成传播。而针对这一瘟疫的治疗手段,却始终是有限的。

上层统治阶级能够做的,只有祷告上天这一类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而祈求上天的庇护,也只能够寻求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安慰,并不能实际解决社会上广泛流传的疾病传播问题。

到最后,瘟疫也只能靠人们硬生生扛过去。死在这场疾病当中的人数不胜数,人们采用的也只是单纯粗暴的封城政策。一座被封控起来的城市,也可能因此而丧失生机。

只有当这座城市当中的人被彻底消灭,这场疾病才会丧失掉传染的源头。到最后,经过几年的时间,瘟疫也才能够完全从社会层面上消失。

可以看出,古人的治疗条件和防治措施都是非常有限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社会民众的医疗认知也普遍不足。面对瘟疫,人们能够战胜的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硬生生地扛。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扛到封城结束,大家大概就迎来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除了明朝末年的这次灾难之外,大多数时候出现的瘟疫,都是靠这样原始而简单的方式来解决的。那些被牺牲掉的人,也只能感叹一句命途不公罢了。

不过,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过一个案例,以人力来对抗瘟疫类流行病的,这个案例就是康熙皇帝。

  • 隔离医治,最终痊愈

康熙皇帝的故事,相信许多朋友都并不陌生。他在少年时代曾经感染过天花,差一点一命呜呼。

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康熙皇帝作为上层阶级,也感染上了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按理来说,皇宫当中应该凝聚了天下最有能力的医生。但是,当时的太医们面对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大家只能选择用最名贵的药材吊着康熙皇帝的命,可经过多次商讨,医生也始终无法给出一个具体且明确的治疗方案。

这种结果落在孝庄太皇太后的眼里,也就只剩下了听天由命四个字。不过,苏麻喇姑却并不信命。她亲自来到康熙皇帝的身边,衣不解带地照顾他。

那时候,不少宫中的奴仆都想尽办法,尽可能离康熙皇帝远一点。虽然这里住着的是一位贵人,但人人还是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先,所以都会在不违背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全自己。

据说,当时皇宫中专门为了康熙皇帝的病情而研究出了一套治疗的方法。至于这种方法,则是从人体的身上试验出来的。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太医院专门招了一批宫女,让她们分批次去接近康熙皇帝。由于距离被拉近,所以宫女身上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天花的症状。这群宫女就成为了医生的小白鼠,所有的药品都要先从她们身上来做实验。

部分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人,在第一次感染天花之后,不久就去世了。而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在接受了太医院的干预治疗之后,身体有所好转,种种天花症状也有所减轻。

她们的任务并没有就此完结,而是需要再次去接近康熙皇帝,再次被查验是否还会感染上天花。

这次的结果让不少医生都为之振奋,因为他们发现,一部分早前感染过天花的宫女在痊愈之后,即便是再次去接触天花病人,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都会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身在病中的康熙皇帝,只要能够熬过这一劫,那他就终身都不会再被天花这一种传染病所困扰。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这个发现让太医院信心倍增,大家也抓紧时间研制出了相对应的解药。尽管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有限,社会上并没能产出专门根治天花的药品,但康熙皇帝还是挺过来了,只是身上留下了许多疤痕。

从这批宫女身上所做的实验,其实就反映了现代医疗技术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时的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接种预防疫苗。第一批感染过的宫女,身体里其实已经形成了抗体,所以她们才不会再次被影响。

这一说法,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现代医疗技术的一些初步性探索。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古人对待瘟疫的处理方式是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 做好防护,为己负责

瘟疫确实可怕,但是在医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今天,它远远不会有古代社会那么可怕。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在条件落后,环境恶劣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尚且能够通过个人意志和种种智慧来对抗瘟疫,甚至战胜瘟疫,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战胜这类疾病。

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来看,人们已经逐渐掌握了防治瘟疫的几个要点。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干预,已经感染病毒的人,就不能再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行走在社会当中,而是要坚持对个人健康和他人健康负责,做好自我防护。

另外,传播链条的切断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只要社会层面内不会形成大规模且相对完整的传播链条,那么瘟疫一定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对未来也应该充满信心,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疫苗,医疗事业的从业者们也从未停止过对疾病的研究。

只要时代在发展,医疗在进步,人类总是能够战胜来自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天灾人祸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社会发展和前进同样也是绝对的。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漫谈古人是如何战胜瘟疫的

所以,从古代社会的应对措施当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当中去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这才是最为合理的途径。

大灾之后,大疫可能会出现,但不可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存环境当中。古代社会尚且如此,现代社会又何足为惧?

结语: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古人根据若干年的生活实际情况而总结出来的智慧和经验。

不管是明朝末年的那次旱灾,还是其他朝代中发生的种种天灾,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人们的应对措施从最初的被动到后来的逐渐转变为主动,也能体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瘟疫固然可怕,但绝非不可战胜。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满信心。

参考资料:

1.《瘟疫论》

2.《老鼠虱子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