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作者:国学璀璨

1939 年 9 月 1 日,随着德国"闪电波兰"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按计划到来。随后德国对这些国家发动了全面进攻,并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对苏联的进攻。在苏联和德国开战之前,苏联发动了苏芬战争,看似强大的苏联本应以压倒性的方式赢得战争。但苏联为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关于战争的影响有许多说法,其中最广泛的是德国无意入侵苏联。但是,看到这样一个"强大"的苏联,在与一个"小"芬兰打交道时,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有一颗"抢"的心。那么,苏联战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苏联为这次"残余胜利"付出了什么代价?为什么苏联要"折叠"在芬兰手中?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芬兰是欧洲的一个农业国家,该国350万人口中有近300万从事农业。其中,国民经济的支撑以林业为主,非常依赖国外市场。十月革命后,俄国对芬兰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苏联红军,它也参与了芬兰红军的武装起义。1918年,芬兰也爆发了内战,但起义失败了,芬兰红军被消灭了。芬兰保守势力的崛起和对苏联的敌意进一步加剧了苏联和芬兰之间的关系紧张。

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之外,芬兰还做了一件惹恼苏联的事情。芬兰很清楚,很难抵抗苏联。为了阻止强大的苏联海军舰艇,芬兰在芬兰湾北部的马奇洛托岛和内斯岛建立了大量堡垒。两个岛屿上的火炮,最大口径可达12英寸,最大射程为25公里。到1938年,芬兰在两个岛屿上升级了火炮,一度射程为40公里。

对芬兰湾的封锁,其武器攻击甚至升级,并不独立于农业国家芬兰。苏联很清楚芬兰的行动意味着什么。所以在苏联后面的芬兰,看到了瑞典、德国、英国等国的影子。这些国家在苏联成立之初就试图颠覆苏联。结果,苏联的恐惧与日俱增,使得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1939年秋天,苏联和德国签署了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被其他国家视为两国之间的"友好"条约,但包括一项秘密条款,将东欧国家之间的势力范围划分为两国,芬兰被分配给苏联。然后,在10月14日,苏联正式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面对苏联的侵略,芬兰不得不将其几个岛屿以及卡累利阿地峡的一小部分割让给苏联。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

但是,这块领土显然不足以满足苏联的胃口。最后,在11月13日,谈判破裂。苏联军队于11月30日越过边界,对芬兰发动了入侵。对于苏联和芬兰在这场战斗中,很多人经常认为苏联对芬兰的土地垂涎三尺。但苏联的真正目的是推翻芬兰的执政政府,重新支持一个只有苏维埃的新政府,并成为苏联的傀儡。

正如这一点所证明的那样,12月1日,苏联在新占领的芬兰城镇Triyokki组建了一个民主政府。苏联对芬兰前赫尔辛基政府来说是绝对不可审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芬兰满足了前苏联的领土要求,苏联也将继续找借口向芬兰派兵并推翻其政权。最终目标是在苏联和德国以及欧洲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是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却这么久没有赢?

关于苏联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多少,一直有很多话要说。例如,苏联官员说,苏联在战争期间杀死了53,522人,失踪了16,208人,打伤了163772,打伤了12,000人,俘虏了5,000多人。空军损失了540多架飞机和1,244辆坦克。芬兰军队已造成2万多人死亡,3000多人失踪,4万多人受伤,1000多人被俘。然而,在另一份文件中,记录了在苏联对芬兰的战争期间部署了960,000名士兵。损失了1万多门火炮、300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20多万人。与此同时,这场本来可能在短短几十天内结束的战争持续了三个多月。苏联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一个小小的弹丸国家面前,会无能到如此程度。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解密的苏联文件,看看为什么苏联损失如此之大。

< h1级"pgc-h-right-arrow">轻型敌人</h1>

战前,苏联鄙视芬兰的实力。毕竟,苏联在芬兰之前被碾压,从实力到武器再到军队的规模。特别是,卡累利阿地峡防御工事的规模,以及亚内西亚湖和拉多加湖地理结构的部署。

苏联最初的推进也比较顺利,但由于对芬兰区没有了解,导致该区,芬兰军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使苏联意识到,它必须集中其优势力量才能取得突破。但是,由于苏联当初被鄙视,所以没有及时动员铁路运输。因此,从苏联增援的士兵和军事物资从未被运输。对马纳林防御工事的突袭被推迟了三个月。与此同时,苏联对芬兰的地形和作战环境知之甚少。因此,苏联从一开始就使用了重型坦克,其中许多坦克被困在泥泞或雪中。重型武器很难获得,许多轻武器没有随身携带。此外,芬兰的每个人都滑雪,而苏联人没有这样做的设备和训练,这导致了被动殴打。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 h1级"pgc-h-arrow-right"指挥官的素质</h1>

在苏联解封的关于苏联战争的调查报告中,有苏联元帅沃洛希洛夫关于战争中指挥官素质的报告。在报告中,伏罗希洛夫指出,在战争初期,许多指挥官从连到师指挥军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指挥官对军队缺乏指挥权的后果是军队的混乱。这样的混乱,让芬兰军队找到了绝佳的机会,将苏军的混乱分割开来,在单独的围攻中。例如,苏联第44和第18师被芬兰用来完成战争。伏罗希洛夫对苏军的这种愚蠢行为是认真的:"各级指挥官在指挥军队时都是被动的,允许敌人使用小部队来取得巨大的战斗效果。而我军司令员,在战败后,故意夸大敌人的战斗力,为他们指挥不力找借口。但这样的夸张,也在苏军中造成了强烈的敌人主观印象,不利于战斗的开始。"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伏罗希洛夫

那么,为什么苏联军队的指挥官不能一般地指挥呢?要知道,最有名的沃龙齐军事学院,在苏联,很多苏联指挥官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那么低质量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在苏维埃战争期间,苏联军队和政治委员会的负责人中有70%是新干部,他们任职不到一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未真正打过仗,或者根本没有指挥过。如此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争中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与苏联的轻敌相比,芬兰很早就对战斗有了清晰的认识,很早就做好了准备。例如,芬兰将容易受到苏联的攻击,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例如,芬兰的曼纳林防线是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由最新机械组成的最先进防御工事。整栋楼上布满了战壕和铁丝网。这一切都在枪声的火力下计算在内。面对如此先进的防御工事,许多指挥官以前从未见过它们,更不用说处理它们了。

第三,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毕竟是侵略的一方。因此,芬兰确实是国际舆论中受迫害的一方。因此,芬兰得到了一些国家援助。例如,美国首先对苏联实施经济封锁,并向芬兰提供低息贷款以购买美国的武器。不仅美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看到芬兰和苏联灭亡的欧洲主要国家也纷纷捐款。英国向芬兰提供了144架飞机、114门火炮和数以万计的反坦克地雷。法国还捐赠了179架飞机、472门火炮和5000多挺轻机枪。数以百万计的手榴弹和炮弹,以及可以折叠成手提包的帐篷和便携式炉灶。因此,芬兰士兵都穿着白色滑雪夹克,使用滑雪板作为移动工具,被分成几个战斗队,在苏联军队附近携带机枪,尽可能地攻击他们。

苏芬战争:斯大林发兵76万入侵芬兰,用25万士兵生命赢得胜利轻敌指挥员的素质

这场战争使得苏联的战斗力,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其糟糕的表现,让世界看到了苏联的尴尬。也正是因为这场战役,德国更加鄙视苏联,觉得苏联就像一个泥脚巨人。德国参谋长公开表示:"苏联是一块脆弱的玻璃,只要握一个温柔的拳头,你就能看到这面镜子的品质。"因此,德国人在英国人死亡的同时,派兵入侵苏联。德国对苏联军队的蔑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该国高层认为"边境的战斗不会超过四周"。当然,苏联对芬兰的干预确实让德国相信,苏联军队仅此而已,甚至几乎没有战斗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敢于在不结束西欧战争的情况下向苏联开枪。

因此,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副参谋长的瓦西列夫斯基将军承认:"芬兰战争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耻辱,玷污了我军在国内外的形象,很多事情需要承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