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不倒,江山永定
《第36次红革命史》在永定:
永定开国将军谱系:卢克中将
卢克(1912-1994),原名陆景梅,龙岩市永定区陈东祥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委员。

创始少将卢克
1929年10月加入中国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月以后,在农业革命战争期间,他在红十二军第100团担任班长、排长和连长。1930年底,他进入瑞金红军大学第三阶段学习。次年,他加入红九军,先后担任政治教官、支部书记、团组织官、营长、总支部书记、游击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参加了五次反"围攻"行动和中苏地区25000英里长征。参加了遵义之战和强渡金沙江等战役。在一次战斗中,他头部受了重伤,同志们以为他已经死了,就在战友们抬着他到村里埋葬的时候,他醒了过来,被同志们抬着继续前行,爬雪山后,穿过草地,终于到达了陕北。抵达陕北后,他是红三十二军的一名军士。1936年,他进入红军抗日大学延安中国留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成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学员教官,并于1939年12月成为中央军区骑兵团的政治成员。1940年8月,该部参加了由八路军发起的"百团战争",正泰路的进攻,重创了日军伪军的反动火焰。1941年3月,他被任命为陆军第8师师长。在此期间,卢克与敌人作战的机智和灵活性,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和勇气。1941年春夏之交,日军进行了残酷的"五一节"扫荡,卢克在边境与敌方,独自一人在白洋店与敌方遭遇,腹部被敌弹刺穿,血流成河。他赶紧用一块银子挡住伤口,用布带绑住,跳进河里,以惊人的毅力游了将近一公里。在摆脱敌人后,找到一个潜伏下来的基本群众家园来治愈伤口。伤势康复后,他与上级失去了联系。他没有被动地等待,更不用说悲观和失望了。他组织了几名被敌分散的其他部队的士兵,自觉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恢复党的组织,坚持敌后游击战,为抗日作战和抗日基地的开放、扩大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11月进入中国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支,1944年4月毕业后,任中央军区第十师师长、中央军区政治部防卫部长。
1946年,卢克正在进攻的路上
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4月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军法司司长,1948年8月任中央军区组织部部长,1949年8月任河北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从1929年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路加是一位先行者,生卒年远恶,英勇作战,表现出高尚的牺牲精神、良好的指挥和组织能力,为解放中国人民的事业贡献了一切诚意。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任河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6月任河北省军区政治厅厅长,1959年1月任河北省军区政治部副委员、主任。多年的赛马和战争年代的许多伤病极大地损害了卢克的健康。1966年,该组织批准了病假。他于1972年正式离职休养。1985年2月,他被授予副团军衔。
离开后,卢克担任河北省政协四届常委。他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参与政治事务,教育年轻人的革命传统。他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树立了良好的家庭作风。他平易近人,问冷暖,受到周围群众和人民的喜爱。他在北方,有一颗家乡的心。多年来,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多次为家乡人民的生产捐款、捐款、建设收音机、茶园、购买拖拉机等,为家乡的建设。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三等81勋章,二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等解放勋章。1988年,他被授予一等红星勋章。
1994年2月27日,开国少将卢克在河北省石家庄因病去世,享年82岁。
资料来源:龙岩市永定区委、中国共产党、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党史地方历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