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鼎集团沈小平:掌舵人必须做好“天线”,联好“地线”,做好“导线”

通鼎集团沈小平:掌舵人必须做好“天线”,联好“地线”,做好“导线”
通鼎集团沈小平:掌舵人必须做好“天线”,联好“地线”,做好“导线”

近日,苏联商会联席会长、通鼎集团董事会主席沈小平

应邀参加"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并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表了题为"心灵有光,成长有凝聚力"的主题演讲。

他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和观点,例如

企业的"积蓄优势"能否成为"永远优势"?这些年来积累的"神奇经验"能与现在的"高品质"相提并论吗?如何实现"百年企业"目标?

据了解,同鼎从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22年,在沈小平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一元为导向,精准多元化的战略发展方向,专注于光缆制造领域,延伸产业链,从光棒、光纤、光缆、特种光缆到光纤传感, 通讯设备、房地产保障、移动互联网服务、高端精密设备等业务板块和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行业技术专家和市场领导者。基于出色的结果,

通鼎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同鼎集团稳步发展的逻辑和战略制定的依据,苏尚权传媒对同鼎集团董事长沈小平进行了如下采访:

通鼎集团沈小平:掌舵人必须做好“天线”,联好“地线”,做好“导线”
通鼎集团沈小平:掌舵人必须做好“天线”,联好“地线”,做好“导线”

苏尚各媒体:首先,通鼎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江苏民营企业200强"、"苏州民营企业100强"等名单表示祝贺。这些荣誉是对通鼎发展成就的认可,您如何看待?

沈小平:我觉得这些榜单是一种措施,一种积极,也是一种鼓励和激励。企业发展不是最好的,只有更好。我们将更加努力地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做扎实实,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争先争先,打造事业成功。

苏尚权传媒:作为代表"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家,带着"心有光,成长有凝聚力"的精彩演讲,我想知道,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你觉得"轻"是什么?

沈小平:在这里,"光"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方面,"光"是光,代表梦,对于梦来说,拼写不止于此;

苏尚权传媒:自1999年成立以来,通鼎已有22年的历史,从您的角度来看,通鼎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沈小平:集团22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初创阶段:1999-2003年,我们初步抓住国内通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围绕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率、创造行业知名企业"的品牌发展目标,形成并决心以"前产品""市场为导向"等经营理念,在"红海"竞争中站稳脚跟。

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9年,公司重点发展行业,提出"打造行业主流企业,跻身国内知名品牌"的品牌目标,重点完善和优化光纤光缆产业链,实施规模化开发,创新发展"蓝海"博弈,实施差异化竞争, 实现快速发展。

转型起飞阶段(2010年至今):公司按照江苏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创新卓越,一流领先"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加紧优化产业机构,及时提出"绿海"战略"加强国内领先地位,打造世界级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全面性强 竞争力,成为行业领跑者。

苏尚权传媒:据了解,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8岁,通鼎稳步发展,您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沈小平:同鼎之所以能稳步发展,其实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企业要有好的产品,这是企业人生的根本;

苏尚权传媒:在演讲中,你提到了世界,丁立源,"世界""长久以来"两个字从时空两个维度来表达通鼎要做百年老企业,那么你认为企业"掌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沈小平: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特质。综上所述,做好"天线",连接"地线",做好"导线"。具体来说,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天线",即有长远眼光、战略思维、国家战略、地方政策、行业趋势、市场形势、对企业发展做好研究和判断;做好能量传导,实现价值最大化。

苏尚泉传媒:"百年企业"是众多创业者的目标,而人才永远是这个目标最基本的因素。从人才建设还是代际传承的角度来看,通鼎做了哪些布局?

沈小平:同鼎集团在人才建设中主要建了三个团队:第一个是职业经理人团队,不仅要能上上下下,还要能进进出出;三是工匠团队,主要打造多才复合型人才。在"留住人才"方面,通过事业,依靠文化,依靠政策,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苏尚各媒体:通鼎始终坚持一美元导向、精准多元化的战略发展方向,您认为企业做大做强,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逻辑?

沈小平:从量变到质变:量的积累,会有质的飞跃。目前,我们都在指"高质量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有质量"才能有"高质量",世界没有"未经检验的成功",脚踏实地做好行业,走好每一步才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还需要尊重规则并拥抱变化。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有老有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企业身体更健康,在各种环境变化、市场挑战下,拉长生命周期。

苏尚各媒体:目前,外部不稳定因素频发,企业面临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您认为同鼎行业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当游戏涉及开发的痛苦和困难时,你如何看待打破游戏?

沈小平:信息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5G、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大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我认为我们从事的是"广阔的世界,巨大的潜力"的通信行业。通鼎坚持"一元为主,两翼齐飞"和"连接安全数据"的发展战略,提出"形成5G通信为龙头,智能电网为基础,信息安全为支撑,大数据运营为增长点,平台经济为突破口""十四五"产业布局, 立足于国家能源网、交通网、通信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创新研究、涉足国家新基础设施的多区域布局。

苏尚权传媒: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在强调"智变",尤其是作为中国制造业高原的苏州,您在演讲中也提到,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和价值,您认为企业在"智变"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沈小平:企业"智变"的核心是高质量,就是"高效、高效"。一是实现企业自身自动化、网络化改造,提高效率,二是让数据内部流通产生效益。我司分享以"行业数字化"实践为指导,一方面,对电缆、装备制造等行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行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等优化推广,实施数字化转型;为您的公司打造数字新高。

苏尚权传媒: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受阻,双循环格局在后台逐渐形成,企业应如何考虑走出去?

沈小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一直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一直采取"驻外办事处和审慎投资"的走出去战略。目前,国家倡导双循环融合,推进双循环,我认为,我们将瞄准企业的技术、人才、产品优势,通过与国外实力更强、水平更高、技术引进更深层次、科研合作、市场拓展,进一步做强势循环,平稳双循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