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文/叶秋臣

经历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口碑争议之后,《中国奇谭》终于放出了一集质量过关且回味深长的故事。

看网上热议的评论内容,口碑有所回升。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第7集《小卖部》的出现,也让我对这个系列的喜爱度顺序排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小卖部》>《小满》>《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林林》>《飞鸟与鱼》。

一跃进入前三甲的位置。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叶秋臣在上一篇《中国奇谭》的剧评里提过,不论在哪个宣传方式里,起初《飞鸟与鱼》都是被安排最后播出的。

结果经历了口碑变差的危机,于是他们被迫将《玉兔》和《飞鸟与鱼》进行调换。

一开始,有人反驳说是为了用《玉兔》来迎合元宵节的氛围。

结果发现答案错误,就不再吱声了。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果然当初此番操作就是为了逆转口碑,否则整个系列都会毁掉,被贴上一个“烂尾”的标签。

最终篇,至关重要。

现在仅剩一集就彻底结局,那么就等着最后放出来的惊喜吧。

既然《小卖部》的质量如此过关,那么用来调换顺序的《玉兔》必然将是王炸的水平。

否则完全可以用前者做结,也够分量。

从这番操作可以进行的合理猜测就是,《玉兔》应该比《小卖部》更优秀,至少是在后面四篇里最棒的一个。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为何我对《小卖部》这个单元这么有好感?

就像此前在剧评里已经陈述过的观点,舒服的作品其实不必以过于晦涩的方式去缩窄受众面。

虽然叶秋臣也写解读和分析类的文章,但我也明确说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理解,意见不同的话欢迎讨论。

看完后进行解读和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寻找自己答案的过程。

有些时候,因为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差距,会出现部分人看不懂或者需要借助旁人的解析才能看懂的情况。

但看评论文章观点的过程,其实很像一个被“洗脑”的过程。

线索和逻辑,就像安装软件一样塞进了读者的思维中。

以此方式植入的内容,帮助个人理解就行了,即便再去卖力宣传和扩散,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这东西就像嚼了嚼别人吃的饭,味道虽然差不多,却总归是有差别的,禁不起后续更细节的讨论和沟通。

因为但凡需要解读才能懂的作品,肯定不仅仅有一个答案而已。

如《三体》中所言,这片看起来简单的蓝蓝天空,其实里面蕴藏的内容很多。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所以像《林林》和《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这些内容,看不懂也没关系,有个基础的感受就行。

又不是考题,没有对对错错的概念。

同样是讲回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和《小卖部》的差异性就非常大。

后者能让你即便没有胡同生活的经历,但依旧可以会心一笑。

而《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则是藏得比较深,没办法轻易抓到重点。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小卖部》为什么好看?

通俗易懂,立意深刻。

如果总结一下核心思想,应该是“回忆杀”和“回忆”。

叶秋臣在写这个部分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是否需要将两者合二为一来谈。

但听起来虽然有点相似,其本质却是不同的。

“回忆杀”的部分很好理解,即开篇我们看到的铁皮青蛙、四驱赛车(应该是小豪的旋风冲锋)、泡泡胶、旺旺米饼、旺仔牛奶糖、QQ糖、插在尖塑料桶上的棒棒糖这些,以及“兔巢”字样的蓝色冰柜中能够脑补出的各种雪糕冰棍。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还有老头儿屋子里墙上贴的黑猫警长和魔方大厦等等。

细节太多,列不完整。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这些,全都是童年回忆。

此处还有一些上美影的小彩蛋。

这部分的设计,是给拥有此类童年回忆的观众来看的。

也就是说,该部分是在制造“回忆杀”,是属于观众的回忆。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而后面的故事,则主要阐述了老头儿的“回忆”,也是该故事的核心内容。

由“回忆杀”过渡到专属“回忆”,流畅自然。

老头儿马上要从自己的老房子搬去儿子和儿媳妇装修好的楼房了,对此他一直都有心结。

和小卖部的人说住楼房就看不到腻虫团,不想扔掉充满回忆的老物件,吐槽大房子里天天吃外卖。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而他只想坐在胡同里看看腻虫团,守着多年来舍不得丢弃的老物件,自己做一碗简单干净的炸酱面。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不喜欢用手机交水费这种现代的方式,弄不明白。

由此可见,老头儿是一个喜欢沉浸在过去,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的人。

对儿子来说是没用的老物件,对老头儿而言却意义非凡,色彩斑斓。

于是,他有了这段与“妖怪”的奇遇。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从小妖怪嘴里用的“小杨”就能猜出,那是他多年前帮助过的老物件了。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多年来,他一直都是那个看起来不太友善,心地却很善良的老头儿。

这些老物件绝不是冷冰冰没有温度的东西,而是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的老朋友。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故此,虽然住进了楼房,但依然每个月回老房子8次。

为的,就是与这帮老友相聚。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最后,老头把回忆全都封在了自己的老房子里。

到此戛然而止。

很棒的结局。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你既能猜到此前老头的生活状态,也能想象未来他依然会如此念旧。

不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塑造得均非常完整。

我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场戏的设计,因为如果不加的话会让人以为那只是一场梦而已,失落很多。

而现在的状态,就是既告诉你老房子依然有用水的需求(有老朋友在),也告诉你老房子生活的是什么人和物(有希望在)。

完美。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有人问,为什么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小卖部》?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

老房子是老头儿封存记忆的地方,而我们的回忆杀则封在了那个他经常去逛的小卖部。

所以起名也十分用心,巧妙使用“小卖部”来代替“回忆”进行抒情。

也许,这个故事一开始不叫“小卖部”。

但这个名字还是在诸如“老房子”“回忆”和“楼房”等等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了。

《中国奇谭》口碑回升,从这番操作就能猜到,最后一集是“王炸”

《中国奇谭》还差一集就要彻底结束,突然有些不舍。

那么,就保持高期待等着王炸《玉兔》的播出吧。

最终篇见。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