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43篇原创文章

2023年才刚刚进入第二个月份,就出现了一些非常规,值得关注的动向和事件。

似乎在预示着,这个全新年份,也将延续2022年的不确定性,成为一个同样不平凡,不平静的特殊年份。

两个最新的事件值得关注:

一个是颇具黑色幽默的,属于中国的一个“流浪气球”,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上空上演了一出大戏: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个,是人工智能ChatGPT 的横空出世,迅速走红,引发了全球科技和经济领域的高度关注。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两个事件,热度很高,而且可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非常具有想象力。

这篇文章,就将为各位读者朋友复盘梳理2023年这两个开年发生的事件和动向,结合现实,从尊重规律,敬畏常识的理性角度,对后续事件可能会带来的趋势和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的讨论和研究分析。

究竟是黑天鹅?还是时代的转机信号?

看完这篇深入分析的内容,或许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一个小小的“流浪气球”,成为了2023年全球第一只飞出来的“黑天鹅”?

2023年进入2月,国际上最热的新闻是:流浪气球

为了击落来自中国的“流浪气球”,在2月5日,美国准备了一个大阵仗,说是一场战役也不过分。

首先是全美直播,大家仰望天空,似乎半个美国的人都在“流鼻血”。

这场政治演出让中美任何关系缓和的愿景都成了泡影。其实气球一开始就发现了,前几天拜登方面似乎是想低调处理的,后来上了热搜,各种政客都跳了出来,连特朗普都不放过这个机会。然后,大肆宣传就开始了,几方势力开始利用此事攫取利益。

美军出动了2架F-22隐身战斗机,2架F-15“鹰”式战斗机,数架F-16战斗机。2架 KC-13加油机,一架RC-135战略侦察机。

美国实施了大面积的空中管制,关闭了三个机场,划了一个大禁飞区。

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出动了P-8A反潜巡逻机,HC-130搜救飞机,多艘海军军舰和海警舰等力量。

“流浪气球”由西向东横穿了整个美国,美军是在气球飞出美国本土的最后一刻才击落,残骸坠落于距南卡罗来纳州海岸线6公里的大海里。

最终美国动用国内最先进的f22战机,发射空空导弹将流浪气球成功击落,而画上句号。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而这个事情,显然距离完全结束,消除影响,还遥遥无期。

一方面,原本承载着中美关系缓和甚至是转向契机的“布林肯访华”被取消了,中美后续在各个维度上的走向又陷入了不确定性迷雾的笼罩;

另一方面,美国处理这个事件的方式,也给后续中国在很多领域上的动向可能,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当然,各个维度的分析,已经有各路的大神和专家写了很多内容了,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涵盖经济,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国土安全,以及很多奇思妙想,这里就不再班门弄斧,就事论事了。

关键的是,要看到,一颗小小的“流浪气球”,在这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氛围之下,发挥了搅动全球经济走向的巨大力量。

比如中国的股市:小飞球事件出现以后,一度“买爆”A股的外资也开始明显放慢脚步。北向资金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呈现出净流出态势,累计净卖出约80亿。

黑天鹅飞出来不可怕,就怕黑天鹅舞动翅膀,会带来怎样的效应?

别忘了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后续这个来自中国的“流浪气球”还会带来怎样的效应放大?值得关注跟进。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满屏都是的ChatGPT,究竟是工业革命的曙光,还是新一轮的资本游戏的道具?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近期推出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该产品以强大的文字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

ChatGPT的横空出世,在业界掀起了惊涛骇浪。专家表示,ChatGPT 和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威胁到一些工作岗位,尤其是白领工作。

全球资本市场为此而兴奋不已,ChatGPT相关的产业和公司出现了短期的暴涨。

然而,如果从历史上的科技革命对经济所产生的实质影响来看,所需的时间往往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

同时,每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也是对整个社会经济阶层的大洗牌。

自去年11月推出以来,OpenAI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仅两个月其活跃用户已达上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继AI绘画蹿红之后,ChatGPT俨然成为了新晋顶流。因为除了日常的对话,ChatGPT还能模仿人类对话、做题、写小说、编故事、讲脱口秀、还能写游戏代码修改bug,甚至能发明语言(史莱姆语)等等,就连在网络冲浪前线的马斯克也表示惊叹。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这股热潮很快蔓延到了资本界,ChatGPT不仅带火了许多深耕AI领域的公司,许多有意使用AI技术的上市公司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AIGC概念板块在ChatGPT的带动之下再度活跃。

而且,也掀起了中国国内同领域的躁动和热度。

抛开资本市场的浮躁不谈,有一个表达值得关注:

在ChatGPT爆火的背后,则是汹涌的人工智能浪潮。

在今年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与《华尔街日报》主编马特·默里(Matt Murray)进行了一场对话,谈到了该公司的人工智能业务以及OpenAI的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AIGC)如何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在长达30分钟的座谈采访中,纳德拉对ChatGPT的青睐溢于言表,在他看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在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可以用“指数级”来形容。

“至少在从事技术工作的30年里,这是我从没见过的技术扩散,我也不认为这种扩散曾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纳德拉强调。“也许这一次,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

当然,在中国国内,吹捧这个概念的人也不少,现在不聊几句ChatGPT,好像都和时代脱节的感觉。

当真是新一轮所谓的工业革命要到来了么?

劝大家冷静一下,历史永远只会重复,而永远不会欺骗。

现在炙手可热的ChatGPT,有没有几年前的AlphaGo味道?

本质这个东西,要看到和看准,并不复杂,只不过有些利益关联的群体,在资本驱动之下,不仅自己不愿意看懂,还要做局挖坑去搞一波收割游戏。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机器是不可能参与消费,它是消费的构成者,如果资本竟然妄想要用机器来取代人在生产中的地位,那么资本第一个杀死的就是自己。

得搞清楚,AI说到底并不是用来取代人的,它只是一个工具。

当然,工业革命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效率升级,工具的价值功不可没,但是指望一个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基础上的小小应用,能够改变世界当前的生产力关系?

AI消灭了一些职业,取代了大量白领,难道就能创造更好的经济?

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转的,人难道仅仅是劳动力?人还是重要的消费者,在消费主导的世界经济大循环里,如果没有了能够消费的人,那谈经济还有意义吗?

资本家不剥削底层的劳动力价值,难道指望几个人工智能就能源源不断产出财富,保障他们的地位和优渥生活?

所以,理性客观的来看,chatpgt不是第一个高调出圈的,当然未必是能笑到最后。

技术层面和专业的东西我不懂,我也不是什么科技大佬,更不懂得硬核科技,但是只有消灭生产力的技术,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事实上,目前别说中国,就是在美国本土,热度都是不懂,非AI行业的外行在炒作,这才是现实。

这就是逻辑而已。过去几百年里,人类发明了许多机器,但却发明了更多的工作,非但没有让大家都从此生活的轻松,反倒让996变成了一种基本休养,旧社会的长工都不这兴这么劳累的。自动化不好吗?智能化不香吗?

所以,尽管目前chatpgt热度很高,但是不管从逻辑,本质,还是历史经验来看,更像是新一轮的资本游戏的宠儿道具。

大家明白这个结论是什么意思吧?

一涌而上的结果,人类历史里面从来不缺案例,基本上都是一哄而散,一地鸡毛,没有例外。

退一万步说,如果是真的工业革命级别的突破,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英国当年是如何防着美国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分享:

建国初期的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大部分美国人都是以农业为生,具体地说,就是以黑奴为基础的农业种植园。而住在城里的人,大部分是小店主、佣人,以及律师和牧师等专职人员。

为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甚至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严厉禁止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业工人离岸。

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名册,提供他们的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前者往往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后者则被罚款和送进监狱。

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旅客法》,进一步有效阻止经济困难的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棉花加工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一句话,英国人就像防贼一样,防着美国人偷取他们的先进技术。

凭什么认为这一次的突破,美国会大方公开的拿出来给全世界分享?

有些东西的本质并不复杂,人的欲望,才是最复杂的。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所谓伟大的发明,突破和创造,特别是热度很高的,基本上,都是想割一把创造力的韭菜。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2023年,回归经济的角度,有哪些具备确定性的方向?

2009年,全球刚刚经历完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一次强烈经济冲击,但是很快就实现了恢复。

怎么做到的?

就是中国和美国真正意义上进行了合作,中国超发货币,美国打开市场,才将整个世界的经济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时间来到2023年,这样的一幕,还能重现吗?

按照当前的动向和氛围来看,很难,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变数,才是现实。

一个小小的气球,引发了一场典型的美式政治秀,而且,并没有什么新鲜玩意,更重要的,是事件对中美关系的趋势信号:

政治势力、媒体还有被释放出来的公众情绪,比拼着谁在面对中国的时候更强硬。

这显然会让中美关系进入一个负循环的怪圈。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在那二十年中,美国决策者习惯于以最大的恶意忖度对方,于是任何非理性、疯狂的行为层出不穷。

只不过那一次,对象不是中国,而是苏联。

2023的“流浪气球”事件则再次揭示了中美关系正处于这样的负循环中。

这就导致了一个重要的确定性:

2023年全球经济的预期是弱于2022年的,但是中国经济的预期是绝对好于2022年的。

大环境的不好,可能会对中国的预期兑现,产生难以避免的压力和冲击。

所以,2023年,值得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谨慎态度。

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要过高预期。

一方面,世界的动荡还在层出不穷,土耳其叙利亚剧烈地震死伤惨重,后续影响和变局难以预估;

一方面,新冠疫情没有真正消失,病毒依然还在变种进化;

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诡异微妙的现实,是否能够规避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实现平稳着陆,难以确定。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不确定性压倒确定性的混沌时代。

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和中国这个国家来说,2023年,抓住生存安全的确定性,可能是最关键的底线思维。

以上,就是对2023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两个值得重视事件,进行的专题解读和深入分析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和交流。

2023开年两个值得重视事件:“流浪气球”和CHATGPT,如何解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