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毒药影评|《浮生狂想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作者:毒药君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双重对立面

二十世纪初,孙中山站在钱塘江前,看着翻滚的潮水,曾深情地说:"世界潮流,浩瀚,一路走来,昌,反而已死。而这部电影的导演似乎逆势而上,在有声电影时代,他做了一个向默片时代致敬的电影,也是一个反潮流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是默片时代经典的二元对立故事模式:坏人试图抢夺好人的家和爱情,好人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打败坏人,也获得爱情。

故事的主线是公安东和哥哥的大冲突,哥哥炸掉游泳池建新房子赚钱,安东为父亲试图拯救游泳池。旁观者是安东和女主角伊娃的爱情冲突,伊娃为了能够修理父亲的旧船,偷走了安东蒸汽机零件活塞,两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争夺活塞,最后伊娃被安东感动,被偷来的活塞还给了安东。在这个旁观者中,安东的爱情也包含着安东想见外界的欲望,伊娃以某种方式代表了这一点。

故事的最后,虽然安东的哥哥还在推土机推土机安东的家,但安东和伊娃救出了蒸汽机,修好了船,两人愉快地去了异国之源——图瓦卢。

故事中的趋势是,工业文明最终将取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一种以工业化为标志、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文明国家,它贯穿于优化劳动方式、精细分工、同步劳动节奏、劳动组织集中、生产规模化、经济集中化的六大基本原则。它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人发病的一点,就是人也变成了工业中的机器,人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已经物化,农业文明中缺乏人情味。

安东小镇,工业化如火如荼,只有游泳池还保留着许多农业文明的特色,在世界公共浴池之外,人类早已被机器摧毁的感情已经变得像那个游泳池一样破碎,而在破旧的公共游泳池里,人们仍然可以怀念温暖的日子。只有随着工业化的浪潮,这个过时的游泳池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当哥哥悄悄地用石头砸向伊娃的父亲时,房屋检查局派出检查员,检查员发现了游泳池,下令游泳池必须立即修剪,否则就会被炸毁。

矛盾的是,游泳池之所以被暂时保留,是因为检查员认为房子里的蒸汽机仍然合格,而正是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正是他们所憎恨的工业文明保护了这群人,使他们免于暂时保护他们的安息之地。

或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导演本人也有难以言喻的矛盾,所以在故事的最后,他让工业文明打败了农业文明,让安东的哥哥炸毁了房子,也让年迈的父亲死了。但安东的哥哥也患有精神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摇摆人安东终于用从游泳池中救出的蒸汽机修理了伊娃的船,两人一起航行到世界上最着名的来源图瓦卢。

但图瓦卢是太平洋上一个摇摇欲坠的岛屿,由于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这个海拔仅5米的岛屿将在50年内消失。

一个即将消失的梦想之地,或许是因为连导演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感到无能为力,一方面,他认为工业化是趋势,也不排除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导演也怀念了农业文明时期强烈的人文触动, 而工业机器则有着深深的焦虑和怀疑感。至于如何平衡这两个看似文明的天敌,导演的回答莫名其妙。

无处不在的隐喻

写诗必须用意象,《漂浮狂想曲》是一部诗意的电影,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它的隐喻。在这部电影中,隐喻变得如此重要,因为对工业社会的批评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它。

游泳池:

公共游泳池象征着老房子,虽然破旧不堪,但很暖和,所以公共游泳池的基本颜色大多是暖黄色,而公共游泳池外的图片,是凉爽的深蓝色调。

船:

电影中有两艘船,电影中的大船是安东和伊娃的诺亚方舟,对他们来说,这艘船可以带领他们到遥远的桃园世界——图瓦卢。影片的船是一艘流浪汉到游泳池的安东的纸船模型,船被安东放在游泳池里就沉没了,导演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安东寻找图瓦卢将极其困难。

安东无疑是对船的痴迷,影片一开始就是他通过望远镜眺望外面的世界,他让游泳池的顶部看起来像一条船。晚上流浪汉想进游泳池,安东最初不同意,但那个人给安东送了一艘纸船,安东如果得到宝藏,马上把那个人放了进去。与开放式船相比,游泳池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安东被困在游泳池里,无法走出房间外面的世界。安东对这艘船的向往,恰恰是安东对外贸界的向往。

活塞:

活塞是电影中的重要道具,安东得到活塞,那么游泳池就是他的家就可以保存下来,他哥哥的阴谋被粉碎了。然而,伊娃无法修理她的船或航行到图瓦卢。活塞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也是人们在电影中争夺的东西。

只要活塞还在游泳池里,游泳池就能继续生存下去,不过最后,虽然导演让伊娃把活塞还给安东,却让心跳加速的公牛兄弟推下了游泳池。

游泳池不再存在,但活塞继续运作,它被安装在伊娃的船上,将伊娃和安东送到图瓦卢。

纽扣和钱币:

在安东的游泳池里,如果你没有钱,想游泳,给售票员一个按钮。在工业社会中,金钱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最终标准,公共游泳池里的按钮取代了金钱。纽扣与货币对立,纽扣对应人类社会,货币对应所有物化工业社会。

当他的兄弟想炸毁他父亲的房子来建造一个新的房子时,他用幸运的声音引诱了他。但父亲不为所动,亲吻了房子。

安东的哥哥后来用一台自动售货机取代了售票员的工作,自动售货机代表了失业的女售票员,自动售货机足够冷,可以准确地区分真币和假币,以至于穷人再也无法享受游泳的乐趣。但他的父亲砸碎了自动售票机,这意味着他不想为了钱而将他的游泳池工业化。

鞋:

安东哥哥第一次出场,导演通过安东哥哥尖锐的擦鞋声,展现了哥哥的反对,因为在片中,安东没有穿鞋。一个是满载工业品的人,另一个是自然人。但那一次,为了夺回被偷走的活塞,安东被迫第一次穿上皮鞋离开泳池。即使在维护老家和反工业化的过程中,安东仍然不可避免地使用工业产品。

气囊:

父亲在肚子里装了一个安全气囊,让他显得更强壮,明显衰老,却不愿意承认。这种自欺欺人就好像是一个农业文明,显然处于强大文明的尽头,但仍然在最后一刻出现症状。事实上,对于导演来说,安东的父亲早已去世,保持着他想象中的安全气囊,所以当安东的哥哥打破安全气囊时,他的父亲立即摔死了。

一位老妇人拎着救生圈:

这位老妇人是如此之小,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她已经足够大了,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但即使拄着拐杖,她也不得不躺在游泳台上才能感觉到水。她可以说是游泳池的见证人。在她的身体里,我们看到人们对自己出生和成长,甚至老家的怀旧,也看到了顽强的精神。她代表着生存的意志。

笼养鸟和金鱼:

当伊娃的父亲把自己绑在即将被炸毁的房子的门上时,安东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它,他用弹弓打开笼门,让鸟儿飞出去,警告所有人伊娃的父亲还在房子里。这只鸟一被释放就与建筑物一起被立即杀死,这表明如果安东从他被困的游泳池出来,他将处于危险之中。

金鱼是伊娃的宠物,伊娃曾经在金鱼的游泳池里游泳,对于一个小鱼缸来说,游泳池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但它仍然是边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池只是一个更大的鱼缸。而金鱼和安东对应,安东就像金鱼一样,渴望走向外界。但外面的世界只是一个比游泳池更大的游泳池。

因为采用了无声电影的形式,使电影带有隐喻元素的符号被大大凸显出来——废弃的建筑物、破旧的船只、阴雨的天气,代替了货币按钮,电影的隐喻不止这些,可以说电影无处不在的隐喻,而这些符号的运用,营造出电影强烈的荒诞感, 这是无声电影的独特特征,也是现代电影的缺失。

音频电影和无声电影的优势相结合

其实《漂浮狂想曲》结合了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的优点,它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叙事手法,不仅大量使用无声电影与画面一起说话,让对比降到最低,让演员的表演回到无声电影时代的表演模式, 还利用音效来促进剧情的发展,让声音代替了交集,与画面有机结合,达到了"虽然沉默却说千言万语"的效果。

影片中最有特色的声音是蒸汽机的节奏轰鸣声。蒸汽机是游泳池的心脏,所以强烈的声音和破旧的游泳池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声音看起来很普通,但随着电影和画面结合效果的不同,它似乎是游泳池的心跳,只要声音继续,游泳池就会顽强地生存下来。

而当伊娃拿起活塞时,蒸汽机立即失去了控制,暗示着游泳池最终会被摧毁。

最后,安东和伊娃开着船,船上的蒸汽机又有节奏地轰鸣着,就像伊娃梦寐以求的那样,蒸汽机听起来欢快而美丽,仿佛在为安东和伊娃开心。

有一场精彩的追逐戏,伊娃偷走了活塞,安东追赶偷走活塞的伊娃,两人一直呆在游泳池里,那里有活塞掉落的声音。随着声音的差异,活塞落到了不同的地方,阿东和伊娃自然而然地跑到了不同的地方。可以说,这部剧巧妙地通过活塞下落的声音连接起来。

伊娃的家被电钻的轰鸣声夷为平地,伴随着爆炸声。此时的声音可怕而强烈,让人深切感受到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对抗时的粗犷与悲惨,

伊娃家的毁灭预示着游泳池的命运,游泳池也很快面临破坏。

当安东的哥哥试图用起重机摧毁游泳池时,起重机锤子撞击墙壁的声音,物体从游泳池掉落的声音,水的冲击混合在一起,安东的兄弟的咆哮,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在所有激烈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声音中,游泳池被完全摧毁了。在这里,声音带来的震撼甚至比画面还要震撼,建筑的轰鸣声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那个时代唯一最后的抵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