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虹膜翻译组制作。如果您想加入虹膜翻译团队,请致函 [email protected]。
作者:Jonathan Rosenbaum 翻译:Lannie 校对:Zeus
上映四十年后,法国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关于反纳粹运动的杰作终于在美国首次亮相。
大约在1971年,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说:"当我想到人们对《孤独的杀手》和《暗影之力》的评论时,我曾经说过,'梅尔维尔变成了布列松石',但我很抱歉,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布列松一直是梅尔维尔派。

暗影原力 (1969)
梅尔维尔的说法得到了评论家安德鲁·巴赞(Andrew Bazan)的回应,并得到了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本人的支持,似乎有点开玩笑。梅尔维尔以他的八部黑人电影而闻名,所有这些电影都很优雅。
与布列松更接地气、更新的现实主义不同,梅尔维尔的电影似乎有点不真实。但这些差异是肤浅的。两位电影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其实更为重要:风格、题材、各自的哲学立场,都可以直接追溯到他们的二战经历。
在占领法国之前,布列松在1940年至1941年间在德国集中营度过了九个月。这段经历在他的一部杰出电影《死囚逃亡》(Death Row Escape,1956)中得到了揭示。
死囚逃生 (1956)
梅尔维尔(原名让-皮埃尔·戈巴克)于1940年代初加入抵抗运动,将他的犹太姓氏改为"卡地亚",然后改为"梅尔维尔",以向赫尔曼·梅尔维尔致敬。他的13件作品中有三部是在战后制作的,讲述了德国占领的故事。
1948年的《沉默如海》是他的第一部电影。1961年,莱昂·莫汉神父使他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1969年的《影子力量》是他唯一反映抵抗运动的作品。现在影子部队在美国,在音乐盒剧院排名第一。
(这部电影现在的英文名字比前两部作品《暗影军团》和《暗影军团》要好得多,因为,就像评论家J.霍伯曼说的那样,暗影军团的名字更加直观和贴切——部队中的所有士兵都注定要死。
梅尔维尔和布列松的作品充满了绝望,而《暗影之力》中的绝望是毁灭性的。起初我甚至不想承认这是一部好作品,但现在我认为它应该是梅尔维尔最好的作品。我一直抵制梅尔维尔过度宣传的肌肉和隐含的情绪爆发。
我更喜欢他的黑白电影,而不是他的彩色电影。在那部电影中,他对色彩的使用是如此克制,以至于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部黑白电影。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描绘了一位名叫杰皮尔(利诺·文图拉饰)的中年抵抗运动领袖和他的战友们,他们一步一步地做出艰难的选择,结果却白费了。
此外,他们必须决定是否处死一名被盖世太保(秘密警察)俘虏并折磨的高贵而勇敢的抵抗组织成员。他们不知道她是否受到折磨,但他们想确保它没有发生。酷刑贯穿全片,虽然梅尔维尔根本没有表现出来,但他只关注结局,这对观众来说已经够难的了。
《暗影部队》改编自约瑟夫·科塞尔的同名小说(科塞尔也是导演路易斯·曼努埃尔的电影《每日之美》中同名小说的作者)。梅尔维尔在1943年首次阅读了《暗影部队》,据说比这部电影更积极。
与他的其他电影一样,这部电影展示了许多角色的性格从黑暗创伤中感受到的孤独,这也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夜莺不安静"的主题,据说他已经看过十几次了。推测这部电影的自传性质会很有趣。
布列松将自己的生活隐藏在公众监督之外,而塞尔韦尔则不是,他以另一种方式向公众呈现虚构人物。(例如,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筋疲力尽》(Exhausted),梅尔维尔在其中饰演并承认小说家帕武莱斯科(Parvulesco)就是他自己)
梅尔维尔的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潜台词,这是《暗影之力》最明显的潜台词。在许多幸存的犹太人的心中,潜伏的最深的伤口来自遗骸中幸存下来的内疚感。
但《大屠杀》(The Holocaust,1985)并非如此,这部纪录片将隐喻的失败主义推向了前台,以至于没有人能站到右边。
《大屠杀》的导演克劳德·兰兹曼(Claude Lanzmann)一直沉浸在存在主义中(克劳德·兰兹曼也是法国杂志《现代时报》(les Temps Modernes)的编辑,该杂志由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和西蒙娜·德·波瓦(Simone de Povois)于1945年创立),作为这个批判圈子的一部分,梅尔维尔也是如此,梅尔维尔也受到了无形的影响。
大屠杀 (1985)
朱丽叶·格雷科(Juliet Greco)是存在主义的官方歌手,也是梅尔维尔的朋友,并出演了他的第三部电影。
存在主义者认为,艰难的选择是必要的,而这种必要性使大屠杀比辛德勒的名单更能感受到,辛德勒的名单带来的更多的是灾后救济而不是骚动。这种必要性也解释了为什么《影子力量》中的大部分焦虑和道德冲突是交织在一起的,希区柯克的杰作也是如此。
我无法调和《暗影部队》中的现实主义和梅尔维尔黑人电影中的风格主义,直到我读到大卫·吉尔(David Gill)1982年对《沉默如海》(Silence like a Sea)和《赌徒鲍勃》(Gambler Bob)的评论(摄于1955年,梅尔维尔的第一部黑人电影):
"梅尔维尔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矛盾:煽动沉默的背后是坚定、力量和正直,但也是一种死亡;梅尔维尔的电影是对一个没有出路的世界的反叛,一种必要但致命的反叛。
不管吉尔在说这句话之前是否看过《暗影部队》,他都完美地把握了梅尔维尔将悲观主义融入战争电影的本质。
吉尔的评论过于抽象和尖锐,但关于影子力量最有趣的事情是我们如何看待抵抗运动做出的错误决定。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西蒙·西内拉(Simon Sinella)饰演的高贵而勇敢的战士,看到她做出了最糟糕的决定。
Sinelle扮演的角色使她的地下活动严格保密,甚至对她的丈夫和女儿也是如此。虽然杰皮勒建议她不要带女儿的照片,但我们发现她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当盖世太保发现时,他们威胁说,如果她的女儿不说话,就强迫她进屋。用吉尔的话说,母亲带来的照片是抵抗运动中必要但致命的反叛,没有出路。
1. 合作联系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上微信个人服务号码鸿蒙格作为好友,受邀加入群
过去的精彩内容
畅销40年全球最佳电影作品参赛书最新全彩插画第12版更完美阅读体验 著名电影人卓雄 屏幕更新翻译
《了解电影》
网络上最快、最便宜的渠道
享受帖子10%的折扣
让我们回到常识进入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