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作者:将令如山

1958年的夏天,李中华从家中匆匆离开,从此踪迹全无。李家人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李中华,但到最后,不得不接受李中华失踪的现实。直到2016年12月,巴中公安机关忽然联系李家人,告知他们在罗布泊有人发现了疑似是李中华的遗骸。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罗布泊中的遗骸

已成枯骨

时值2016年10月23日,3名捡石爱好者来到花土沟镇境内的大浪滩干盐湖,他们希望此行能捡到一些心仪的石头。偶然间,三人发现不远处的沙土中露出点点白色,等凑上去一看,竟然是一具人骨。

被吓到的三人立刻找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委公安局报警,副局长唐拓华赶紧带法医刑警等赶到现场。

遗骸及遗物提供的线索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唐拓华等提取了遗骸旁的浅黄色帆布包、信件、报纸、手电筒、防风镜等遗物,而后将遗骸就地掩埋。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李中华遗物之一:防风镜

由于遗骸已经完全白骨化,再加上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干扰,警方推断遗骸的死亡时间花了不少功夫,经过多次分析探讨后,大家暂时将遗骸的死亡时间确定为1961年4月之后。

随即唐拓华等人开始大范围走访,但都无法确定遗骸的真实身份。11月28日,唐拓华着人在公安局官微上发布了“遗骸寻亲信息”,经过多日搜寻,最终得出结论:遗骸极有可能是巴中市龙背乡失踪人员李中华。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人们发现了人类遗骸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唐拓华等人于12月2日再度来到遗骸所在地,对遗骸DNA检材进行提取,与此同时,巴中警方也提取了李中华妻子邓光明以及李中华两个女儿的血液。

通过进行DNA比对,最终确定了这具被意外发现的遗骸,系李中华本人。遗骸真实身份的谜题解开了,那么李中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罗布泊环境恶劣

死因还原

唐拓华通过李中华的遗物报纸推测,李中华在来罗布泊前,应当在洛阳落脚,因为报纸是1960年9月13日出版的《洛阳日报》。

如果李中华没有去过洛阳,他身上不可能会有《洛阳日报》。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李中华来到罗布泊,由于罗布泊天气恶劣,沙尘天气过去后李中华不幸迷失方向,最后因为严重脱水,倒在了风沙之中。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李中华身边发现的报纸

除了这个推测,也有警员提出,李中华有没有可能是被诱骗到罗布泊,凶手杀人夺财。但这个推测很快被否定,首先,进入罗布泊杀人的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凶手但凡有脑子都不会主动往罗布泊钻。

另外,通过对李中华的生平研究,李中华不可能被诱骗。李中华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立二等功,于1953年小腿负伤残疾离开战场,不久后李中华回到家中。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李中华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负伤

为了养活一家人,李中华干过织布染布的活儿,跟着隔房哥哥李中斗到铁路、砖瓦厂等地工作过。1958年时忽然离开家人,在“失踪”的第一年时间里,李中华还和在贵州安家生活的李中斗有信件联系(遗物中的信件就是往来贵州的)。

到1960年,李中华跑到新疆罗布泊,期间给家里寄了几十元钱,还托父母给自己做一件棉大衣,但棉大衣做好后,李中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李中华旧照

如果李中华是被诱骗,诱骗者必然是想通过李中华得到一定的好处,不可能在李中华和家中取得联系后再无动作,况且一个曾经入伍参军真刀实枪打过仗的复员军人,到罗布泊时身无长物,诱骗者根本没有理由对李中华下手。

还原真相

确定死因后,唐拓华等人开始查找“某些原因”,想借助资料还原李中华失踪后身死罗布泊的真相。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李中华部分遗物

通过李中华曾经是志愿军的身份;他生前到过洛阳,最后亡故在罗布泊的人生轨迹;亡故后的遗物以及时代背景和时间,唐拓华等人大胆猜测,李中华当时极有可能受到了国家的征召,要秘密执行前往罗布泊勘察核试验选址的任务。

因为他身上携带着的防风镜很像军用品,再加上他并不从事地质调查工作,要说那个年代还有什么能让李中华“神秘失踪”的勘察任务,也就只有核试验选址了。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中国核试验成功

不仅如此,在1958年前后,曾有好几支驻洛部队奔赴罗布泊参与大陆首次核试验,时间与地点和李中华的生前轨迹高度吻合。另有洛阳籍“马兰”老兵李良玺提供线索,他回忆说:

“我们队伍是从新疆出发到的罗布泊,队伍里有其他城市里的老兵,但是四川的老兵从洛阳出发的那支队伍里有不少。”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洛阳籍“马兰”老兵李良玺等人

凭借这些线索,唐拓华表示,李中华应该是1958年接到了秘密前往罗布泊勘察的任务,为保密他直接不告而别,随即抵达洛阳,在洛阳一直待命,期间与贵州的哥哥李中斗有些联系。

等到1960年9月,李中华所在的部队从洛阳出发,临行前,李中华还带了一份《洛阳日报》,可能是想路上打发时间。到新疆后,有可能是预料到前程危险,李中华往家里寄了一笔钱,且因为罗布泊昼夜温差大,李中华还托家人给自己做一件棉大衣。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罗布泊环境恶劣

但在李中华等待棉大衣的时候,上级忽然下达指令,李中华随部队正式进入罗布泊,因此与外界失去联系,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李家人将棉大衣做好后,却无法再联系到李中华了。

到罗布泊的李中华可能因为小腿残疾被落在后面,最终与部队失散,在严重脱水的情况下死去;也有可能是在罗布泊中与战友分散寻找水源时,因为风沙蔓延导致迷路,最后亡故。

志愿军英雄李中华:失踪50多年后,遗体在罗布泊被发现

《横空出世》中出去找水的小部队只剩下了一只鞋子

还记得讲述原子弹研制过程的电影《横空出世》中就有一整支部队寻找水源时失踪,大家搜寻很久只找到一只鞋子的情节。推断李中华在寻水时迷路亡故也算合理。

当然了,推断就是推断,不能当成定论。时至今日,“志愿军英雄李中华遗骸出现于罗布泊”一案仍然疑团重重,且备受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