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谈谈《黄帝内经》之被误导的“养生”

作者:调候之火

“养生”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平常起来,不仅老年人,现在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都把养生挂在嘴边。红枣、枸杞、红糖等等泡“养生”茶大法一时红遍全国大江南北。然而此“养生”只能单纯调理身体上一些小问题,只是商家销售们避而不谈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并不是中医延年益寿原意之“四时养生”。

“养生“一词源自于《黄帝内经》。其中《内经素问·宝命全角论》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些都提到了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能量)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如著名明代大医张景岳:“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形成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彼此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大体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与气的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四时养生即“春养生、夏养长(zhǎng)、秋养收、冬养藏”。

谈谈《黄帝内经》之被误导的“养生”

1.春季“木旺”主生命的萌芽人体又主肝胆及四肢筋络、神经,所以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以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翻译过来意思是:

"要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精神、情志、气血亦如三月的阳光,舒展畅达,生机勃发。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可选择较为暖和的时段,选择在春季去草木生发的场所,沐浴大自然特有的气息、氛围,有助于人体肝木生发、肝气调达。此时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项目是特别好的选择,比如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以活动关节,舒展肢体,使郁滞宣行,气血疏利,阳气生发。"

谈谈《黄帝内经》之被误导的“养生”

2.夏季“火旺”主阳气的生长在人体对应心脏眼睛,理应顺应夏气:晚睡早起、情绪平和,使阳气宣散,原文:“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翻译成现代的文意思是:

“夏季所主导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汇,万物开始开花结实。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心境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升散,就像把轻松的心情表现于外一样。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新陈代谢旺盛滋长的原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谈谈《黄帝内经》之被误导的“养生”

3.秋季“金旺”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在人体对应肺、肠、与骨骼;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原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翻译过来:

“秋季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紧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危害;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规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天还会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于大脑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谈谈《黄帝内经》之被误导的“养生”

4.冬季“水旺”草木凋零,冷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对应肾脏,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原文:“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其意思为:

“冬季是寒冷的季节,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注意顾护阳气,着眼于一个“藏”字。冬季养生的主要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我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使新陈代谢紊乱而发病。”

其实《黄帝内经》千年前早已中给出了四季的养生原则。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