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作者:读史评观

我是读史评观,专注于历史研究。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历史知识,作者每天发布一篇历史文章。

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前后共发生过两次的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第一次党锢之祸

公元166年,宦官赵津、侯览以及党羽张泛等人在朝廷大赦之前违法乱纪,试图通过大赦免除刑罚。而官僚集团的成瑨、黄浮等人在大赦之后仍旧按律法惩处了这些人,按理说大赦就是大赦,但是官僚集团的人打破了这个规矩,秋后算账激怒了宦官势力。因此宦官向皇帝进言,皇帝就重罚了这批官员。这是党锢之祸的开始,之后官僚集团、宦官集团就开始想方设法的除掉对方。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太尉陈蕃、司空刘茂向桓帝进谏,由于桓帝不爽,所以刘茂也没说什么。但是陈蕃却拿出汉初的例子为犯罪的官员辩解,并且请求清理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桓帝是非常不屑的,当年梁冀杀质帝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站出来?外戚杀皇帝都没事,现在宦官贪点钱你们就站出来了?桓帝并没有搭理他,而宦官势力就开始加害官僚集团,但是陈蕃毕竟是名臣,不好动手,所以就先挑软柿子捏。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指责宦官的官僚相继被罢官,而且刘质等人还在监狱里被迫害死。官僚集团的反扑也如期而至,宦官党羽(张成)的儿子被李膺处死。之后宦官就让张成“诬告”李膺结党营私,宦官势力与官僚集团的矛盾正式摆到台面上。桓帝最忌讳结党营私,毕竟梁冀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因此下令逮捕党人。但是没想到陈蕃拒绝执行此诏书的命令,桓帝直接跳过了司法程序,让宦官负责逮捕党人。拒绝皇命但是却没有得到处治,可见当时陈蕃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以及皇权衰落的严重性。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之后陈蕃再度上书劝谏,桓帝则是免去了他的太尉职务,并没有对他追责。十二月,外戚窦武出面求情,而且宦官也怕李膺闹得没完没了,所以想见好就收。就这样皇帝大赦天下,党人得到了释放,这一次党锢之祸也就此告终。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外戚、党人、宦官之间的矛盾还是能管控的,皇帝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平衡政治局面,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元168年汉灵帝即位,这个时候外戚窦武出任大将军,这就是外戚干政的标志。而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那些党人又被重新启用。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此时汉桓帝已经死了,于是党人与外戚集团就想着一举扳倒外戚。他们真的是一心为国吗?不,他们并不是。窦武建议杀宦官的同时又建议保留宦官山冰,其原因就是山冰亲窦武。肯定会有人说窦武杀的贪赃枉法的宦官,但事实上豪强地主都在贪赃枉法。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汉桓帝曾经下令禁止驱逐地方长吏(县级官吏),可见在当时皇权衰落到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了,而那些豪强地主仗着朝中有人欺压地方官吏。在当时贪赃枉法就是打压对方的一个借口而已,宦官打压党人的理由杀结党营私,党人、外戚打压宦官的理由是贪赃枉法。双方谁也不干净,都是为了权力不断的打压对手。

“党锢之祸”是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它就不会有三分天下

之后窦武和党人密谋铲除宦官,但是计划泄露了,宦官势力连夜假传诏令,追捕窦武、陈蕃等人。太尉陈蕃没有什么人马,当日就遇害了。窦武率领步兵营对抗宦官,但是宦官等人假传命令,让张奂镇压了窦武。随后宦官开始围剿党人势力,大量党人被牵连、诛杀。之后虽然也有人为党人鸣冤,但是却遭到了二次镇压,并且牵连五族。这一场党锢之乱一直到何进担任大将军,并且与士大夫(袁绍)联手对抗宦官。虽然袁绍冲进宫中把宦官铲除殆尽,但是何进却被宦官杀害,而且还引来了董卓入京。

笔者:东汉桓、灵二帝之前,宦官、外戚虽然专权,但有名臣陈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豪强等心向朝廷,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即《后汉书》中所说的“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但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

作者简介

我是读史评观,一个历史研究者,自主创业者,我会尽最大努力将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更多的告诉读者。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希望你能喜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