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作者:安安聊史

1972年,内蒙当地的农民在干农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女性的古墓,专家赶到以后对墓进行了勘察,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主墓穴中发现了一具棺材,而将这具棺材打开以后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具棺木中躺着一位女性,她的遗体居然没有大面积的腐烂,而且头发和头皮都没有分开,皮肤看上去也很有质感,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位女性穿着龙袍。这件龙袍上有八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是仅次于皇帝的九条龙龙袍。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那么躺在棺木中的这位女性究竟是谁呢?为何在当时女性地位并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有如此奢华的陵墓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清朝大墓的那些事儿!

一、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根据考古专家回忆,这座陵墓的规格是相当大,但是有部分陵墓还是遭到了盗墓者的破坏。初步估计这座陵墓的面积达到了5000㎡,南北距离就105m,东西宽要达到45m左右。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如此大规格的陵墓,有众多的陪葬品也是正常情况,根据考古人员的统计,该陵墓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服饰类,另外一种是首饰类。而其中首饰所包含的类别很广,包括头饰、耳饰、项链以及手上的饰品,这些都是应有尽有。

在众多的头饰中,有很多形状都代表了对墓主的祝福,很多出土的头饰代表了福禄寿的意思,还有部分饰品是借助者岁寒三友来表达墓主高雅的品质。那么考古人员想要通过饰品来分析墓主的身份,可以参照《皇朝礼器图式》的相关记载。众多的饰品都代表着墓主的身份高贵,而饰品大多以翡翠、珍珠、钻石、黄金为主要材料,那么墓主是皇室的可能性非常大。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更让考古人员感到震惊的是,这位女子穿着的是深黄色缉米珠八团有水夹龙袍。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认为当时有人想要造反才穿成这样的。但是对衣服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后发现,这件龙袍上有八个五爪龙,做工精细程度可能是现代工艺都感到震惊的。

而且全身有龙图案的都是由珍珠绣出来的,珍珠的数量就能够达到8万颗左右。而且对历史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并不是黄帝可以穿龙袍,哪怕是皇子,福晋或者公主都可以穿不超过八条龙的龙袍,而九条龙是属于皇帝的专属。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但是这件龙袍还是给很多人留下了疑惑,疑惑的来源是这件袍子的颜色是明黄色。根据《大清会典》中记载,只是皇太后或者皇后以及皇帝的吉服可以采取明黄色,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的。那么这位墓主的龙袍是明黄色,而经过核实以后该墓的主人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女儿荣宪公主,那么这是否有违反当时《大清会典》的嫌疑呢?

二、公主下嫁

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康熙的第三个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她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原型,比如在《康熙王朝》这部影视剧中,她的名字叫蓝齐儿。固伦荣宪公主从小古灵精怪、聪明懂事,所以深受康熙的喜爱。

而且荣宪公主的母亲是容妃,这位妃子在入了后宫以后就深受康熙的喜爱,他们一共生下了五个孩子。可是命运多舛,五个孩子却意外的死了四个,只活下了固伦荣宪公主一人,她也成了容妃和康熙皇帝的心头肉。所以康熙对这位公主的疼爱要更加的深厚,这也是公主死后有如此高的下葬待遇的原因之一。

固伦荣宪公主深受康熙的喜爱,但是她还是被自己的父亲嫁到了蒙古地区,成为了政治联姻的一颗棋子。但十分幸运的是他所嫁的丈夫乌尔衮是年轻有为的蒙古男人。对她也十分的宠爱,并没有虐待这位公主,而且让她在蒙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那么康熙如此疼爱自己的公主,难道就这样忍心让她前往那么远的地方并且不管不顾吗?其实并不是!康熙在自己的女儿嫁到蒙古以后,曾经利用四次机会前往蒙古去探望自己的女儿。

对于固伦荣宪公主而言,她的命运与国家相连接,她远嫁边疆完全是赌了一把,但是她这一次下赌却赢得盆满钵满,因为他下嫁的这位夫君对自己十分的疼爱。乌尔衮在结婚以后只取了固伦荣宪公主一人,没有再娶其他的女人。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两个人在草原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没有京都那么繁华,但是儿女双全,百姓和睦,让固伦荣宪公主过的比其他公主都要开心快乐。乌尔衮是康熙为自己最疼爱女儿所选的夫君,不仅有责任、担当,他还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所以康熙出征都会让乌尔衮在他的左右。

由于丈夫经常出征打仗,所以固伦荣宪公主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巴林部的实际掌权人。从小就知书达理,对于军事方面有颇有了解的固伦荣宪公主将部队经营的有模有样,而且干练且杀伐果断的她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固伦荣宪公主有时候也会想自己的父亲以及故乡,而他的丈夫也十分理解妻子的这一份思乡之情。于是他会陪着公主回京探望父母,还会带着蒙古特有的物资,从这就可以看出乌尔衮是多么善解人意。

康熙皇帝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帝,他每天都会亲自批改奏折,而且是很勤快的一个人。也正是因为长时间操劳国家大事,导致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是非常的好。在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康熙皇帝生了一场大病,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耳朵中。

公主十分的焦急,连夜就回到了紫禁城照顾自己的父亲。而康熙在病好了以后,对自己女儿照顾自己的事情感到十分的欣慰,于是也是在这一次,荣宪公主晋升为了固伦荣宪公主。

在皇宫中能够得到加封的人,大多数都是死了以后才有的,但是固伦荣宪公主在生前就加封了。固伦荣宪公主是大清历史中唯一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这就可以看出康熙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女儿。荣宪在蒙古一直活到56岁,死于雍正六年,葬于蒙古。荣宪下葬时,雍正特批自己的姐姐身穿龙袍下葬,算是给了荣宪最后的风光。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三、为何远嫁?

以固伦荣宪公主为代表的其他几位公主远嫁边疆,除了有稳定边疆的作用以外,其实还是要给赤峰等地区带来属于京都的特定文化。那么她们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首先第一点,在清朝的各项规定中曾表明,下嫁的公主必须要前往当地去宣传喇嘛教,而赤峰地区的最高宗教便是喇嘛教,这就足以看出公主们贡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传播宗教其实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边疆人民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还能够加强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联系,所以宣传喇嘛教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喇嘛教为后来优秀的蒙古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公主下嫁内蒙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工艺的传入。对于王昭君出赛了解的人就会清楚,当公主下嫁的时候会带大量的仆从。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而这些仆从正是在各个行业都拿得出技术的手艺人,他们的到来当地对于打破当地的传统工艺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很多建筑人员会建造属于北京风格的寺庙和房屋,对于当地的建筑行业也会产生影响,这也是联系地方和中央的一种途径。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公主下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耕文明的传入也有重要的作用。对地理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赤峰地区主要也游牧文明为主。公主下嫁所带的大量的仆人都是汉人,而这些汉人最擅长的就是进行农耕,对于当地发展草原种植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而且通过开垦荒地还能够增加粮食的产量,对于传播种植的方法以及耕地的文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播农耕思想对当地的生活结构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对于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的命运都不能被自己所左右,就比如大清下嫁的公主,她们的命运都是受他人所影响。但幸运的是当公主下嫁到边远地区,并没有受到虐待,反而获得了幸福的生活,还促进了政治之间的来往。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联亲对于推进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只停留在陪葬品到底有多少的价值,也不应该只关注为何公主会穿龙袍。我们更应该去思考这些公主利用自己的价值促进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中原地区和边疆搭建起了桥梁,这才是她们下嫁所带来的真正意义。

四、总结

固伦荣宪公主的陪葬品加在一起的价值超过了1亿,而这些价值其实并不能用金钱进行衡量。因为她对边疆以及中原之间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价的,而且康熙对自己女儿的疼爱更是无价的荣幸。

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公主一生过得十分的幸福,而是些幸福是她应得的;她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这些荣誉也是她应得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历史人物与电视剧中的人物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在《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蓝齐儿的下场就没有如此的幸福,她远嫁边疆以后,自己的丈夫被父亲杀害,所以电视剧与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每个人的命运。今天我们有关于固伦荣宪公主的相关内容就讲解到这里,感兴趣的朋友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