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教育不简单

作者:意识现象的数学原理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爱恨交织又无可名状的复杂情绪,大多数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来安抚自己的童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意象的成型与堆叠过程,现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回溯到早期的家庭事件。

家庭教育不简单

父辈的教育

1. 不自知的意象传递

意象是最基础的认知关联或结构,是几乎不需要思考的反应与感受,在基础意象层面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整个社会为这些基础意象持续的循环自证,家庭是传递这些基础意象的最主要的场合,在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互中,将自己的意象以几乎不可察觉的方式传递给子女。

基础意象除了指代命名外,也是在无数次的反馈经验中对关注对象形成的固化关联与延伸,是基本的经验简化结构,例如以下类型的意象:

代表基本生存习惯的意象:

“妈妈代表无条件的依赖与安全”

“蛇让人毛骨悚然”

“漂亮的异性让人心跳加速”

“狗对人是忠诚的”

“美味的食物让人流口水”

......

代表群体文化的意象:

“不给别人添麻烦”

“孔融让梨”

“做人要讲义气”

“三十而立”

“勤劳致富”

......

代表应用性科学知识体系的意象:

“原子是一颗微观的小球”

“时间是不会停止的”

“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电流就像水流”

......

除以上还有指代空间位置,从属关系,动作顺序,事物分类等等意象,是语言中的基本结构。基础意象进一步的关联组合形成了思想,并成为是每个想法中重要元素的预定假设,这些基础意向无处不在,没有这些基础意象,交流将变得十分复杂。

例如以下信念及对应内在假设:

信念:努力学习才会取得好成绩/内在假设:学习是费劲费时的

信念: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内在假设:人的天然禀性是无知的

信念: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内在假设:大声讲话会让人讨厌。

......

是这些内在的基础假设的砖块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没有大家对基础意象的共同默认与了解,沟通难于达成,虽然这些内在假设是过去的经验的关联,但是对于搭建在这些意象上的思想来说他们是正确的、可理解的,不需要怀疑的,最终也使基础意象搭建的具体实相也是基本如此展现,使意象形成正向反馈。

意象搭建了让其正向循环的思想信念,构建了各种感知形态,同时也限定了思想的内在结构。意象一旦形成,便沉淀在意识的底层,绝大数人很难从基础意象层面对自身的思想进行调整。

家庭教育不简单

2. 有意识的经验教育

基础意象的进一步的搭配、链接、嵌套形成我们的信念,在长期的生活中个人会根据其生活经验,简化出主体的结构关联。

例如主要受环境影响的普世性经历与信念:

父辈经历:经历过很多不好的事情,感受人生无常。

对应信念:觉得稳定才是最好的,反对变革,节约度日,希望孩子进体质内。

子辈经历:见证中国的崛起,见证多次转型成功,见证个人跨越阶层。

对应信念:支持变革,渴求个人成功,提前消费。

父辈经历:享受发展红利,只要努力,只要有关系就可及时卡位。

对应信念:相信成功是奋斗而来的,迷信努力,迷信考学,迷信关系。

子辈经历:贫富差距急剧拉开,买房改变命运,投资改变命运。

对应信念:认为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大于背景,希望往好的地方去变革。

例如个人独特的意象与经历组合形成信念:

事件:批评小孩

意象感受1:肯定小孩原来的想法,并让他看到事情的后果(父母)

父母的批评是担心我,是在帮助我(孩子)

组合结果:问题得到改正,认为批准是帮助,不害怕别人的批评

意象感受2:小孩让我很不满意,我不大声责骂他就不害怕我(父母)

父母批评我是不喜欢我 (孩子)

结果组合:亲子关系不良,惧怕别人的负面评价,惧怕批评的关联场景

事件:辞职创业

经历1:赶上风口,事业成功

信念1:选对风口猪都能起飞

经历2:经验不足,事业失败

信念2:创业艰难,要扬长避短

由于受到特定生活环境的整体限定,有一部分信念会受到长期的正反馈,这些信念逐步内化为默认信念,在默认信念的控制下父母开始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孩子作为父母的无价之宝,父母会将自身全部的意象附着给孩子,为了使孩子正确的成长,孩子必须要遵守以下规则;

“我都是为你好,孩子必须要听话”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不管在哪里都要守规矩”

“要争当第一”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

“孩子不优秀,我就没脸见人”

“工作要稳定”

......

因为对基础意象的不觉知,因而进一步相信自己组建的信念。所有的信念都有限制作用,信念让我们失去全观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冲突与受苦。在全观的前提下没有概念,也不会产生任何信念。信念的产生起因于对背景的忽视。

我们非要给孩子输入的价值观有一个被忽视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招来与之对应的问题。父母要求孩子做各种价值观的践行者,实际把孩子导入到各种认知标准中竞争,为他们提供赏罚标准。然而现代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单一标准的竞争,而是对整体大局掌控能力的竞争。单项过度的认知与执着,使孩子对其认知标准内的领域聪明而对整体愚蠢。

父母以为他们所教导的是公认的行为准则,并期望孩子充分的遵循,实际上孩子们真正学到的是应用这些概念背后的默认结构,真正有威力的是教育强迫下的默认信念,这种默认处世结构在不断的奖惩中复制给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的交互过程中,注意力背后的推崇结构却不被自觉,只能观察到其选择的那些应用性的认知,应用性知识成为默认性知识的展现背景,展现背景往往并不被真正的重视,因而父母越是推崇就越不会遵守。

孩子在孩童时期往往无法阻止父母对自身的教育,到了青春期一部分孩子开始变的叛逆,叛逆者超越了父母的默认思想,很早的意识到父母思想的可笑,并往往比较尖锐的表达。这类孩子往往能在成人后获得更优秀的适应能力,而那些没有经理叛逆觉醒的孩子,成人后往往被意识中无处不在的默认信念压制的寸步难行。

家庭教育不简单

3.被迫的人生主题--家庭的认知限定

默认信念并非是一块块的散乱的分布着,内在的默认信念之间仍然有进一步的组织结构,他们会组合成一个更深层更宏观的形态。父母之间的信念长期磨合稳定,也在堆叠一套默认交互模式,这个交互模式也是一个新发展的深层结构性的默认信念。宏观的认知形态开始不自知的影响子女。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其主体的默认认知,主体的默认认知是认知网结构形态的整体化描述,主体默认信念控制着附属的子信念的表达结构。例如在我的家庭里“让他人满意”是父母信念网最整体的形态总结。很多拼凑信念共同构建了这个宏观的结构形态,例如以下主体拼接信念:

“得到他人的认可让我很安全”

“我需要关注让他人的评价并及时改正”

“我要遵守......的原则才能让别人满意”

“我如果不如别人,别人就会看不起我,

“我有很多次被他人否定的经历,我很担心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我的孩子必须要是一个让他人公认的懂事孩子”

父母拼尽全力帮我满足所有人的认可评价,他们认为这是对我最大的关爱,通过语言结构,情绪反射,奖惩方式,结果反馈等方式,父辈不自知的将子辈的行为进行限定。

例如以下实际生活经验:

生活中对他人给自己评价的话特别上心,并造成较严重的情绪波动。

自己所完成的任何事情都期待于他人的评价,也时时刻刻在评价他人。

担心他人给自己不好的评价,压抑自己的需求,过度的客气。

时时告诫我不要让别人说我的不是,特别关注周围熟人对我的评价,并为之开心与痛苦。

告诉我别家孩子良好表现,告诉我别家孩子的锦言妙语,并为之赞叹。

反复告知我不能让别人满意的后果,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例子,并为之防范。

向熟人一再强调自己孩子的不懂事,要求孩子给所有的长辈有合适称呼,无论我怎样准备给别人一个合适的尊称,母亲总是提前通知我要正确的称呼别人,紧接着就是责备我过往不尊重长辈。

在熟人面前规范孩子的行为,刻意向别人展示对孩子的教育,展示自己是一个明事理的父母,实际过程中不管我是否完成了他们规范的行为,都一再强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

在所有的我与他人的冲突事件中,第一时间认定是我做的不好,让别人不满意。对于我极尽道德的要求,任何时候都要让别人无话可说。

将我与他人攀比,对我的相对不好处境十分痛苦。

......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在我没有让别人满意的信念下诠释。

父母成长过程中在其社交环境与家庭环境下,塑造了他们必须让别人满意才能生存的独特的默认认知,经过多年的认知关联与堆叠的发展与反馈,其堆叠结构进一步发展独特化,形成了独特化的个人人格。

信念网成为了感知的映射体,因而不再被感知所觉知。信念网成了在背后运作的控制指令,指挥他所学习到的信念的应用,包含控制信念的层次框架,相对位置,主次从属等。信念网的努力会将子辈的心智背景激发,最终心智背景的结构形态接近于自身。

在生活中父母的默认信念为自己与子女筑起一道内封闭的围墙,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是他们人生努力的价值,也是对我的最大努力的关心,但是对于这个框架之外的信念模式的可能性失去了感知力,例如父母根本发现不了对我的肆意评价与指责是对我的侵犯。

个人的人格搭建的初始反馈环境来自于家庭,不管是什么样的认知结构形态,总是从一个不被怀疑的结构基础上发起思考,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业力,强默认度的家庭中充斥着偏执的教导,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推行着自己的正确,无知于他人的感受及压迫他人的选择。

家庭教育不简单

自我的努力

家庭作为一个最基本意识交互团体,家庭成员的意识元素的组成与堆叠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信念形态,孩子映射父辈的认知方向的行为模式会不断的被父辈奖赏回应,随着不断的重复与奖惩,这部分的行为认知会内化到孩子认知框架中被默认下来。家庭相对封闭的认知与反馈环境,导致这种默认不但的固化加强。

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父母默认认知的压迫,孩子无法阻止父母以正确自居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主导了孩子生存反馈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认知是权威般的存在,对于父母权威的盲信会导致孩子把父母的默认认知接手过来,作为自身意识结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认知信念网的发展,自我感在孩童时期开始越来越强烈,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自我感开始监控自身的一言一行,我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好的标准。例如: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说我不好,总是怀疑别人议论我。

总是从自我怀疑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先找自身的问题。

不敢表现自己的想法,总是担心自身的想法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不敢向父母与熟人诉说自己的问题,不敢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我担心他们会觉得我很差劲。

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正常交往,特别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标准,知晓的注意力结构全程在背后评价我的一言一行,认知堆叠中有个结构片段驱动我不断的逃离,这让我非常紧张并且失去灵活。

缺乏自信,在地位高于自身的人面前过度紧张,担心别人不认可我。

......

为了不面对让自身一再紧张的事物,纵然逃避的事物上也有我喜爱的元素,最后因为害怕打击的我收缩到狭小的生活空间,生活彻底的失去了新鲜感。深度默认的注意力使我内心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极度不安全感中,我在神经衰弱中度过了我的前半生。

父母也如他们所预想的一样,发现我在与他人交往中都表现的很差劲。从父母的眼光来看,原因是我不能按照他们的教导方法去做,他们更加关注的去找寻我的相关问题,更加努力的教导我的做事方法。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去到了离家越来越远的社会组织,虽然应用性资源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生活的模式却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不同的生活环境也给了我观察他人行为模式与结果的机会,我逐渐发现别人的想法可能和我不一样,我所在乎的别人却根本不在乎,我越是在乎的东西越是让我陷入到伤害中。

当子女离开家庭信息环境后,到达一个全新的环境,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与结果反馈,通过与他人的交互反馈,通过读书体验不同的认知描述,其默认信念的反馈模式会相对于原生家庭有较大的改变,其认知网的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与发展。

他会逐步观察父母与自身的行为模式以及对应的结果,进而结合自身的新学习的处理方式,再次对这个观察认知进行认知连接,例如极度讨厌父母的行为模式,有意识的规避父母的行为模式,或者极度努力的实现父母共同的认知表达,这种新发展的认知连接并不足于摆脱这种认知限定,其观察结构中仍有过去的结构片段。

我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心理类型书籍的影响下,我也尝试着不断的去回看我的过去,试图找到自我性格的成因。在这种努力过程中,自我感中的主控默认片段总是逃到背后成为观察眼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自己的性格。

我阅读了大量的讲述原生家庭影响的书籍,然而这些书籍都传达了强烈的无力感,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明显存在的但是木已成舟,请自觉地规避原生家庭不够正常的人。这类作者往往有极强的宿命感,他们所重点表达的是存在这样的输入条件就必然输出这样的结果,然而论证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认知改善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人都认可通过改变信念可以改变人生。如果自我感有幸进入一个较好的认知环境,通过较好的认知环境改善其认知循环,或者自我获得高人的指点而改变自身的认知,这对自我认知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这种改善效果通常是缓慢的,有没有可能个人能直接脱离过往环境的影响?

自我感的结构即是过去的影响的堆叠结果,也是所有自我问题的乘载体。清理掉自我中这些熟悉的结构,全面的感知将对我们开放,因固定的自我模式而关闭的其他可能性将向我们开放。然而自我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使自身逃离了被检查,也使自身的结构眼光持续的循环自证,因而我们需找到一种超越自我限定的行动。

知晓中必然存在不自知的背景结构,知晓的自觉就是直接体验背景,这种自觉会消解自身的结构,我多年来为改变自己而做的所有的学习与努力,对于改变自我并没有明显效果,这些努力的意义就在于促成如上的理解,接下来的改变就与自我努力无关了。

家庭教育不简单

家庭关系的原则

自我感发生后的自然趋势是向前知晓,另外维度的趋势就是自觉,我们可以促成对自我感的理解,但是无法要求自觉的发生。

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有重要的生存意义与不能割裂的血缘连接,我们除了要努力为家庭创造应用性繁荣外,还需要改善家庭的情感交流状态,如果我们处于知晓的状态中,我们需要尽力遵循以下原则:

1. 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担心子女不能遵循好的标准,因而急切的推行好的标准,年幼的子女为了满足这些好的标准,最终有些推行的诉求被内化,进而执拗,执拗而无知于其他的感知,进而给自己与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父母过度的推行好的标准,最终让孩子在这条标准上变得冷酷无情。

父母不应塑造孩子的注意力,降低自身教育子女的欲望,豁达心态中有最好的教育。当父母自身的生活一团糟而又试图通过教育孩子来达到自身理想的实现,这往往是最糟糕的情况,最用力的教育会把自身的信念复制给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将父母的接过父母的认知困境,

有些父母天然懂得不将自身的认知强加给孩子,纵然自身生活一团糟,但是却为孩子维持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或者父母自身的身份感不强而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对于孩子耳提面命的教育,这样的父母往往成为了坏的不称职的父母的代表,他们的孩子也许没有受到良好的物质照顾,但却避免了或减少了父母心理经验对于他们心智的污染。弱知晓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往往表现出强大的行动力,往往成为社会中的成功者,而那些被父母驯化的乖孩子,一但离开了家庭就往往制造压抑与冲突。

2.理解孩童的认知

有部分孩子天生自我感比较弱,因而并没有强烈的保护自我的需要,面对父母的各种心理经验的压迫也仍然不受影响,他们不会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这类孩子成人后往往具有优秀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部分孩子天生的意识背景中存在与父母的认知业力,意识形态会迅速的受到父母的影响。

在应用性物质生活经验上孩子需要父母的传授与帮助,然而在均质化注意力上孩童对父母具有正面的影响。尊重与理解孩童是父母实现自我成长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父母们似乎表现的更有能力,但事实上父母们只是在特定的价值空间里面表现的更有能力,父母们所掌握的话语权自证了他们。

孩童的行为模式代表弱堆叠结构的认知规则,如果父母能够重视与理解孩子的认知规则,对比之下往往可以促成觉知到自身认知默认,这样孩童的赤子之心是父母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认为孩童是幼稚的,需要被教育与纠正的,那么绝大多数孩童出于生存保护的需要,把父母的喜好模式堆叠到自己的认知结构里,缩小自己的行为空间。

3.自觉与觉他

很多人在回溯自身的成长经历,了解到自身的性格与原生家庭中长辈的压迫行为有关,自我会把这种了解转换成对父母的怨恨。如果我们任由自我感去努力的表达与改善,自我感会逐步增强自身的话语权,从之前的单向压迫变成双向压迫。

在强列自我感的家庭中总是存在控制、指责、强迫、吼叫等伤害因素。不自知的人一直在强调错误在对方,我这样痛苦全是因为你不好。自知的人试图努力改变自己与对方,自我的改善行动是强调道理,试图用好的道理替换对方可笑的道理,控制对方改变。试图彼此关心却让对方讨厌,我们看得到自身对彼此的关心与付出,而关心与付出的结构却不被觉察,往往让对方抵触。最终还是疏离,互不干涉又相互牵挂。

不自知的人只能单角度看待问题,因而执拗。自知的人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主张改善。相对于自知,自觉与觉他有更强大的改善效果,先自觉进而使自身处于临在状态,在对方强烈默认状态时,体验对方的背后信念期望,并直接与这个当前期望交流,使对方了解那一刹那的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在坚守什么。一旦默认思想被觉知,头脑便获得新的运作空间,个人强迫性的习惯也将改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