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是如何走上权力的巅峰的?

作者:极简世界史

太监,指封建社会被阉割生殖器后入宫服务的男性。在古代,他们负责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太监又称阉人、寺人、妇寺、宦者、中官、中监、宠臣、幸臣、常侍、中人、内臣、内侍、内监。

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是如何走上权力的巅峰的?

中国古代历史中,出了很多有名的太监,如秦朝的赵高、东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大唐的高力士、明朝下西洋的郑和、刘瑾、魏忠贤等。对于皇权来讲,太监只不过是有情感的工具而已,或者说是工具人。中国历朝历代大多借鉴赵高乱政亡国的教训,都明确规定太监不得干政。但是明朝却是个例外,明朝太监不但有权,还擅权专权,甚至把持朝政于一人之手。可以说,明朝的太监达到了这个职业的新高度,是这一行的翘楚,为其它朝代太监所仰望。

那么,明朝的太监是如何冲破太监不得干政的壁垒,走上权力舞台、巅峰的呢?

靖难之役后,朱棣篡权做了皇帝。一方面皇位来路不正,人心不服,他心里总是不踏实;另一方面惠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一部分朝臣或有复国的企图。为此,朱棣先是恢复了被废的锦衣卫,后来又建立了一个最高侦察机关——东厂。因为靖难起兵时,南京城惠帝身边的太监们给朱棣出了不少力,深得他的信任,因此朱棣将东厂交由太监掌管,负责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行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东厂的权力越来越大,有任意逮捕官吏、平民和任意刑讯处死犯人的权力。

这是太监走上权力舞台的开始。

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是如何走上权力的巅峰的?

锦衣卫腰牌

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是如何走上权力的巅峰的?

东厂腰牌

原来朱棣身边的太监狗儿、郑和等人,因为随朱棣起兵并立有战功,深得朱棣喜爱。朱棣继位后,对这些人委以重任。例如永乐元年派遣内官监李兴出使暹罗,马彬出使爪哇诸国。永乐三年,太监郑和出使西洋。例来出外使臣代表的是一个管家,派太监作为使臣,可见他们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

军事上,很多地方镇守将军都是惠帝时旧臣,朱棣担心这些人于惠帝遗留势力联合在一起造反,于是不断派遣太监到各地做监军,甚至由太监镇守一地。例如王安到都督谭青军那里做监军,马靖镇守甘肃、马骐镇守交趾。太监成为地方上的最高权力长官,拥有了行政权和军权。

宣德后,皇帝懒惰不理政事,竟然让太监读书,培养他们学习批阅奏折,因此内阁的权力逐渐到了内廷司礼监太监手中。这样一来,从地方到中央,大明帝国形成一种太监政治氛围。明英宗时的王振、曹吉祥;明宪宗时的汪直、梁芳;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神宗时的陈增、高淮;明熹宗时的魏忠贤;明思宗时的曹化淳、高起潜,都把控着帝国的权柄,凡军事、外交、内政、财政、司法都由这些当权的大太监主持。

需要单独提一下西厂。明宪宗继位后,因为经历了土木部之变、夺门之变,太子身份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精神上有些问题,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即便是面对众多反对,明宪宗依然坚持设立西厂。西厂比东厂权力范围还大,除了京城大臣,触角还伸到了地方,普通百姓也是他们侦察的目标。除此之外,西厂还有自己的监狱,关押审案一体,捕杀大臣不用请示皇命。西厂的提督就是宪宗宠幸的太监汪直。万幸的是,西厂存在时间较短,破坏力有限。

明朝的当权太监,一朝权在手,便开始胡作非为。他们贪婪成性、残害忠良、党争不断、祸乱朝政,大明帝国的灭亡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能怪谁呢?追根溯源,导致这一切恶果的正是各朝的皇帝,是他们给了这些工具人掌权的机会,皇帝是太监的靠山,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让这些太监作恶。到了最后,皇权、太监都被这恶果所吞噬,只能说是命运使然。

宦官当道:明朝太监是如何走上权力的巅峰的?

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