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无尽》:真实而充满爱地记录“大人的哭泣”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年9月,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的《关于无尽》获得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安德森的电影一直很难让观众理解——不是在经典的叙事中,而是在诗歌中,镜头是相互连接的,充满了隐喻和符号。《关于无尽》由32段组成,与之前的《人生三部曲》略有不同,荒诞色彩减弱,不再关注幻灭、死亡等问题,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琐事探索形而上学的意义,如永恒存在、客观真理、慈悲与信仰等。

《关于无尽》:真实而充满爱地记录“大人的哭泣”

对骄傲和欺凌者的讽刺和抵制

电影"关于无尽"的英文名称是"关于无尽"。什么是无止境或无限?来自工人阶级的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认为,文学、哲学和历史对于他从物理角度讨论灵魂的无形存在和某些基本存在的永恒的电影来说并非毫无用处。在影片的第24个长镜头中,卧室里的小男孩给了他的女伴一个缓慢而合乎逻辑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推动。他说,热力学认为一切都是能量,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的无限性,它只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這意味著人就是能量,人類的能量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會轉化為新事物。所以从理论上讲,两个熟悉的人的能量可以再次相遇,过了一段时间或几百万年,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要么是土豆,要么是西红柿,但其本质仍然是那本质、能量或生命的意志等永恒存在,就像苏格拉底的"灵魂"假说或柏拉图的"太阳"隐喻一样。

罗伊·安德森喜欢绘画,许多电影都使用与绘画相关的元素。勃鲁盖尔,莱宾,他喜欢神秘主义画家德尔沃,讽刺画家杜米尔,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特别是德国新目标协会的奥托·迪克斯和乔治·格罗兹,他们倡导一个清晰而真实的现实。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谨慎地运用了这些精英主义的超现实主义或表现主义技巧,注重保持一种新的客观风格,再现社会现实。为了达到现实的效果,他调整了抽象艺术的概念,对社会现实的再现进行集中、净化和清除,安德森用"无情之光"让每个人都被照亮,让可见的现实赤裸裸。他让角色直视镜头,并以外在的客观性直接而真实地记录他们的声音。

《关于无尽》:真实而充满爱地记录“大人的哭泣”

中年男子对着镜头和观众喃喃自语,讲述了自己的失落和烦恼:他想做一顿美味的晚餐给妻子一个惊喜,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上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存在,没想到会遇到自己曾经的伤害,欺负失败者,破坏这种幸福;导演没有让角色虚假地承认过去的伤害行为,而是让他陷入了另一个罪恶和麻烦:尽管他让妻子感到惊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但骄傲和嫉妒使"他就是他"不可能完成对人的超越,仍然在Kirkegol所说的情感存在中,并不能增强他的存在, 他将面临新的痛苦和麻烦。这是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对电影中骄傲和欺凌者的讽刺和抵制。小时候,安德森亲眼目睹了爷爷奶奶的屈辱处境,他们是世界的"失败者",在形形色色的人面前"被侮辱和伤害",于是决定反抗。当然,除了讽刺和反抗,还有导演对男人的同情和同情,安德森曾经说过,他和诗人塞萨尔·巴莱霍(Cesar Ballejo)一样,"用同情心爱人性",面对"失败者"的崛起,曾经傲慢的男人不平衡和烦恼,他想哭是因为"无聊"的心情,但他是成年人,他哭不出来, 只是对观众喃喃自语,充满了导演对他的讽刺、同情和怜悯,同时也展现了"失败-成功"运动的无限发展。

触摸现代人的终极拼图

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因为大量使用奇特特效,分裂了观众对"可预见"系列剧情的想象,只能跟着片中的女性独白《我看见了......》。看到许多日常生活和私人生活空间:不再相信上帝的牧师为自己做噩梦寻求帮助的心理学家,作为人类和教会之间的中间人,在噩梦、酒精、科学知识和信仰之间的牧师之间,无法"跳入"信仰的最高激情,无法相信你说的话也是痛苦和令人沮丧的。他不停地问精神科医生:"当一个人失去信心时,你会怎么做?"精神科医生试探性地回答说:"上帝有可能不存在吗?"但神父认为这将是可怕的,人们在祭坛上总是有一些东西可以相信,就像人们过去信任国家和银行一样。如果"没有神,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精神科医生回答说,人类应该很高兴活着。但生活在"在家工作——下班回家"模式的男人,并不是乐于活着,而是在拥挤的公共空间里哭泣,沮丧地告诉陌生人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现代社会的"在家工作——下班回家"的模式让他感到虚无和失落, 没有意识到他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终极追求是什么。现代人在现代文明的模式中,不知道该在哪里结束,像祭司一样,不知道自己的"该怎么办",他们只能大声疾呼,导演如诗人巴列霍说,"爱跌倒哭泣的孩子/也爱跌倒不再哭大人",他真心而深情地记录了"大人哭泣"。

《关于无尽》以一对夫妇坐在公园里休息开始,他们看着远离飞蛾的城市建筑,妻子说"现在是九月",丈夫的脑袋没有回到"嗯",他们平凡而琐碎的日常对话,既像情人的窃窃私语毫无意义,也像情人的耳语否认语言的终极意义,强调其无限的性。就像电影《早安》中被孩子们嘲笑的《你好》,看似毫无意义,却在生活中充满了意义和功能,而老子中的"不":"有的是为了利益,没有用。但当这莫兰迪灰暗如人,安静而平静到极致时,就会有无限的冷酷和残酷,甚至是牧师噩梦般的现实。在他的噩梦中,神父下意识地预言了世界末日,因为信仰的丧失,人们的野蛮,残忍和暴力,耶稣沉重的十字架,戴着荆棘,被人殴打,鞭打和踢打,可怕而永无止境,残酷的程度与战争相似。

揭示人类的残酷和希望

影片中的五段话是关于人类战争的:在同一个军营里处决同志,乞求谋生的残疾士兵,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夫妇,未能征服世界的希特勒,以及前往遥远的西伯利亚战俘营的军队崩溃,展示了世界的残酷。同样,安德森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视为好战:不注意鞋子问题的年轻母亲;祖母们用年幼的孙子孙女作为相机肖像的主题;中产阶级家庭中保持社交距离的妻子和丈夫,不仅使用口头暴力,而且使用身体暴力的丈夫,只能用冷酷的暴力进行反击,但更不幸的是,是彼此相爱的夫妻。他们以暴力的方式展示了生活中残酷的一面。一个男人为了挽救家人的名声而杀死了他的妻子,但很快他就发出了痛苦和遗憾的呐喊,重现了《伊万·雷迪的杀戮之子》的恐惧和绝望,仿佛这是世界末日,这是安德森的电影从未回避的主题。一对夫妇漂浮在城市中"曾经以其美丽著称,但现在却变成了废墟",它传说着现代文明的未来方向,正如"现实世界"在《黑客帝国》中反复解释的那样——两百年后,数百英里的城市空间变成了废墟,城市化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美好还是毁灭?

相比于残忍、冷漠和恐怖,导演还呈现出一种美好而充满希望:在酒吧外遇见三个女孩,听音乐优美,舞蹈,美丽而精彩。酒吧里的男人时不时地提醒别人,"是不是太美了?所有,一切,一切都很美..."他坚持不懈地问道,直到得到别人的确认。一个男人和女儿正在去参加生日聚会,在倾盆大雨中,男人蹲下来为他四五岁的女儿系鞋带,这是一部自然而简单的直接写人类情感,虽然很小,并不详尽,但像星星的火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在影片的最后,汽车在荒野中抛锚的那个人揭示了人类终极问题:现代人过度依赖技术有什么意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作者 张冲

编辑:李静、金立伟

流程编辑:吴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