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onyM
复盘一下上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进一步。
先打脸:目标完赛238,实际2:48:47
再上流水账
周六晚9点半,吃了1/3片伊坦宁,上床睡觉,约10点睡着。凌晨两点三刻,起夜一次后,很难入睡,闭眼躺到4点。简单洗漱,吃一片面包,半杯温水,4点50出门,和小伙伴打车至起点。
6点进入D区候场,6点半热身5分钟后,挤到D区第3排,和饺子哥,勇哥汇合。6点50吃能量胶并涂姜油。和勇哥及另一位特步小伙伴商量好,345配速结伴。
1-17k跑得欢
7点10分第三枪发枪,迅速冲出人群,前几百米冲到330,勇哥提示速度有点快,大概第一公里时,追上C区队尾,左突右闪,借路肩,穿人群,两公里后就找不到小伙伴了,临时决定跟着胡中建大佬,5公里后,人群松散一些。前五公里配速348/354/350/339/331,跑起来感觉不错,不过心率已经冲到173(3区下限),比预计提早了10公里,也许这就是跑崩的前兆。建哥能力很强,跑起来很轻松,我在努力跟着,12公里第一次补水,14公里补胶,15公里补盐丸,配速稳定在338-345之间,心率慢慢到了178(3区上限)。16公里多,遇到晨哥,晨哥给了根胶,同时决定放弃跟跑建哥,策略改为控制心率在176-177左右。这时手表的预计完赛时间237。
18-28k边跑边找小伙伴
18公里开始自己跑,追上几个小分队跟跑100-200m缓一下,继续追赶。21公里追上小虎领衔的300兔子团,半马时间118。22公里追上小哈,跟跑500m缓了一下,大部分小分队的配速在415左右,只能自己继续跑。25公里,补第2根胶。约27公里,遇到宇凡,一起410跑了1km多,并补第2颗盐丸。这10公里,配速在347-410之间,不是很稳定,心率也在176-180之间波动。手表预计完赛时间已经241,调整完赛目标为245。
29-36公里跟随瓜神
29公里瑞宁路东安路转弯处,财龙追了上来,一起355配速跑了1公里多,心率又冲到了180+,恰好遇到瓜神的小分队,决定跟随瓜神。瓜神配速基本在402-409之间。31公里左右补一小袋红牛,期间被Ryan超过,32公里左右小腿有点轻微抽筋,但不严重,遇到对面男子第一集团最后一公里冲刺,干劲又恢复了一些。33k补第3根能量胶,35k遇到对面的三哥,36k遇到兵哥。
崩溃的最后6公里
坚持到第3座桥顶,小腿疼痛的厉害,渐渐跟不上瓜神,再次折返到桥顶时,直接停下来拉伸了一下,并让医务志愿者喷了喷剂,随后遇到医务志愿者就停下来喷几下,245完赛也渐渐无望,配速一路下降409@37k, 431@38k, 433@39k, 441@40k, 452@41k, 452@42k。最后两公里,几乎走10m,跑200m这样下来的,内心很绝望无助,满满的挫败感。离终点还剩最后400m左右,电漫追上来,勉强跟着一起冲线,完赛2:48:47...
以为完赛就结束了?
更狼狈在后面,跑完不敢大步走路。慢慢挪着,稍微快一点,马上抽筋...领拖鞋时,本想脱掉跑鞋换拖鞋,没想到两个小腿轮流抽筋,呆在领物通道直挺挺折腾了5分钟,尴尬...;号码簿掉在地上,不敢弯腰捡;赞助商羊毛也没心情去领。多谢兵哥在旁帮忙,还帮着领着跑鞋,实在没有能力多拿一点东西。
取存包时,没了兵哥,自己走了没两步,小腿马上又抽了,在保安大叔的搀扶下,挪到10m外的医务工作站,第一次觉得10m这么遥不可及,3个医生轮流帮忙按压拉伸,折腾了15分钟,生无可恋…
反省篇
自我反省加大佬的剖析,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一下:
心理上:过于重视反而事与愿违
提前几天开始准备,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反而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周五、周六两天晚上没有休息好,1/3粒伊坦宁也没能帮助入睡。还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分散注意力。
策略上:过于激进且死板
1. 其实当天的温度偏高和湿度更高,238的目标已经有点不切实际了,但仍心存侥幸。
2. 前10公里跑得很激进,心率提前预警了,但是感觉体感还可以,固执地选择无视心率。
3. 32km轻微抽筋时,没果断降速。
4. 补给策略不合理:可能因湿度大,感觉没怎么出汗,减少了补水补电解质次数,全程补了5次。
技术上:力量欠缺,节奏感差
1. 160X3.0 pro,磨合时间较短,没跑过长距离,没意识到对小腿肌肉和跟腱要求这么高...
2. 跑步节奏感差,配速不稳定,18-28k自己跑时,时快时慢。
关于抽筋
抽筋是肌肉超出能力范围开启的自我保护机制,运动负荷超出了你本身运动能力。外在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配速不合理,二是竞技状态不好或者是训练水平不够。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加强平时训练,积累针对马拉松的有效训练量,二是根据自身运动能力合理规划比赛配速,三是做好训练和比赛阶段的营养补给,在比赛中重视糖及电解质饮料的补充。
接下来几个月加力量练习和配速稳定性练习。
总之,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