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馬複盤

By TonyM

複盤一下上馬,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更進一步。

先打臉:目标完賽238,實際2:48:47

再上流水賬

周六晚9點半,吃了1/3片伊坦甯,上床睡覺,約10點睡着。淩晨兩點三刻,起夜一次後,很難入睡,閉眼躺到4點。簡單洗漱,吃一片面包,半杯溫水,4點50出門,和小夥伴打車至起點。

6點進入D區候場,6點半熱身5分鐘後,擠到D區第3排,和餃子哥,勇哥彙合。6點50吃能量膠并塗姜油。和勇哥及另一位特步小夥伴商量好,345配速結伴。

1-17k跑得歡

7點10分第三槍發槍,迅速沖出人群,前幾百米沖到330,勇哥提示速度有點快,大概第一公裡時,追上C區隊尾,左突右閃,借路肩,穿人群,兩公裡後就找不到小夥伴了,臨時決定跟着胡中建大佬,5公裡後,人群松散一些。前五公裡配速348/354/350/339/331,跑起來感覺不錯,不過心率已經沖到173(3區下限),比預計提早了10公裡,也許這就是跑崩的前兆。建哥能力很強,跑起來很輕松,我在努力跟着,12公裡第一次補水,14公裡補膠,15公裡補鹽丸,配速穩定在338-345之間,心率慢慢到了178(3區上限)。16公裡多,遇到晨哥,晨哥給了根膠,同時決定放棄跟跑建哥,政策改為控制心率在176-177左右。這時手表的預計完賽時間237。

18-28k邊跑邊找小夥伴

18公裡開始自己跑,追上幾個小分隊跟跑100-200m緩一下,繼續追趕。21公裡追上小虎領銜的300兔子團,半馬時間118。22公裡追上小哈,跟跑500m緩了一下,大部分小分隊的配速在415左右,隻能自己繼續跑。25公裡,補第2根膠。約27公裡,遇到宇凡,一起410跑了1km多,并補第2顆鹽丸。這10公裡,配速在347-410之間,不是很穩定,心率也在176-180之間波動。手表預計完賽時間已經241,調整完賽目标為245。

29-36公裡跟随瓜神

29公裡瑞甯路東安路轉彎處,财龍追了上來,一起355配速跑了1公裡多,心率又沖到了180+,恰好遇到瓜神的小分隊,決定跟随瓜神。瓜神配速基本在402-409之間。31公裡左右補一小袋紅牛,期間被Ryan超過,32公裡左右小腿有點輕微抽筋,但不嚴重,遇到對面男子第一集團最後一公裡沖刺,幹勁又恢複了一些。33k補第3根能量膠,35k遇到對面的三哥,36k遇到兵哥。

崩潰的最後6公裡

堅持到第3座橋頂,小腿疼痛的厲害,漸漸跟不上瓜神,再次折返到橋頂時,直接停下來拉伸了一下,并讓醫務志願者噴了噴劑,随後遇到醫務志願者就停下來噴幾下,245完賽也漸漸無望,配速一路下降409@37k, 431@38k, 433@39k, 441@40k, 452@41k, 452@42k。最後兩公裡,幾乎走10m,跑200m這樣下來的,内心很絕望無助,滿滿的挫敗感。離終點還剩最後400m左右,電漫追上來,勉強跟着一起沖線,完賽2:48:47...

以為完賽就結束了?

更狼狽在後面,跑完不敢大步走路。慢慢挪着,稍微快一點,馬上抽筋...領拖鞋時,本想脫掉跑鞋換拖鞋,沒想到兩個小腿輪流抽筋,呆在領物通道直挺挺折騰了5分鐘,尴尬...;号碼簿掉在地上,不敢彎腰撿;贊助商羊毛也沒心情去領。多謝兵哥在旁幫忙,還幫着領着跑鞋,實在沒有能力多拿一點東西。

取存包時,沒了兵哥,自己走了沒兩步,小腿馬上又抽了,在保安大叔的攙扶下,挪到10m外的醫務工作站,第一次覺得10m這麼遙不可及,3個醫生輪流幫忙按壓拉伸,折騰了15分鐘,生無可戀…

檢討篇

自我檢討加大佬的剖析,從以下幾方面總結一下:

心理上:過于重視反而事與願違

提前幾天開始準備,調整工作和生活節奏,反而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周五、周六兩天晚上沒有休息好,1/3粒伊坦甯也沒能幫助入睡。還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分散注意力。

政策上:過于激進且死闆

1. 其實當天的溫度偏高和濕度更高,238的目标已經有點不切實際了,但仍心存僥幸。

2. 前10公裡跑得很激進,心率提前預警了,但是感覺體感還可以,固執地選擇無視心率。

3. 32km輕微抽筋時,沒果斷降速。

4. 補給政策不合理:可能因濕度大,感覺沒怎麼出汗,減少了補水補電解質次數,全程補了5次。

技術上:力量欠缺,節奏感差

1. 160X3.0 pro,磨合時間較短,沒跑過長距離,沒意識到對小腿肌肉和跟腱要求這麼高...

2. 跑步節奏感差,配速不穩定,18-28k自己跑時,時快時慢。

關于抽筋

抽筋是肌肉超出能力範圍開啟的自我保護機制,運動負荷超出了你本身運動能力。外在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配速不合理,二是競技狀态不好或者是訓練水準不夠。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是加強平時訓練,積累針對馬拉松的有效訓練量,二是根據自身運動能力合理規劃比賽配速,三是做好訓練和比賽階段的營養補給,在比賽中重視糖及電解質飲料的補充。

接下來幾個月加力量練習和配速穩定性練習。

總之,欠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