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Waymo和吉利推出下一代无人车,Robotaxi开启战国时代?

作者:王煜全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老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我对汽车产业三轮技术变革的预测分析:从现在的电动化竞争转向智能化竞争,最终会走向 Robotaxi 交通出行服务的竞争。

Waymo和吉利推出下一代无人车,Robotaxi开启战国时代?

现在电动化大势已成,电动车正在加速成为市场主流,我经常提醒中国企业要往前看,为接下来的变革做准备。

最近,越来越多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企业确实开始行动,眼下就有个很好的案例。

11月17日,也就是上周四,全球知名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与中国电动车企吉利,共同发布了一款专为“出行即服务”设计的无人驾驶概念车—ZEEKR M-Vision。

这款新车核心硬件部分,采用了吉利设计的浩瀚-M架构纯电底盘,没有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取而代之的是预埋的无人驾驶软件接口,能向L4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开放操作权限,方便出行服务运营商管理车辆数据,做定制化开发。

自动驾驶部分,搭载最新一代的Waymo Driver无人驾驶方案,为此对座舱和车辆外观做了单独设计。

座舱内部,由于去掉方向盘等结构,在车前方中央配置了一块触摸屏完成操控;容纳5人的座舱依然是前二后三的配置,但是前方的两个座位,在概念图中能向后旋转变成类似高铁车厢的对坐结构。

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车门也改为了对开门设计,车外部按照Waymo的自动驾驶方案,在车顶和前后两侧总共配置5个激光雷达。

按照双方规划,新车型2024年具备量产能力,未来Waymo上路的自动驾驶车队就会采用这款定制车型。

当然,我在这也先要提醒一下大家,这款新车仍然是概念车型,我们创新地图的同事也做了研究,发现很多参数都有调整的空间。

比如,浩瀚-M架构最早披露的续航里程是120公里,这款新车还没公布续航,只是提到平均每天能行驶16小时;无方向盘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吉利设计的浩瀚-M架构也提供了有驾驶控制版本。

未来随着需求和监管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做出调整。

我以前也和大家提过,现在还处在智能化变革的早期,各种探索都很正常。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接下来两轮变革的存在,开始主动行动起来。

Waymo和吉利推出下一代无人车,Robotaxi开启战国时代?

产业层面来讲,自动驾驶领域的合纵连横今年一直持续不断。

今年3月,百度宣布成为比亚迪的自动驾驶供应商,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自动驾驶企业和电动车企合作的模版,为比亚迪补上智能化不足的短板。

10月我和大家一起聊过大众投资168亿人民币,与地平线的合作,比较在乎汽车“灵魂”的德国车企,选择与更底层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合作,研发自己掌控的自动驾驶系统。

11月初,咱们也一起分析了日产汽车与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联合开展无人驾车出租车的消息。显然日本车企更直接,找已经有项目落地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希望快速切入“出行即服务”市场。

在自动驾驶上一直没有松劲儿的特斯拉则是全部自己来,在电动化一路狂奔的同时,逐渐积累提高智能化能力,要渐进式的过度到出行即服务市场。

Waymo之前也想效仿特斯拉的做法,2019年1月22日曾经宣布要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自己的车厂,马上就要4年了,并没有什么进一步消息,反而是他们最近的第4代和第5代自动驾驶汽车,只能用克莱斯勒和捷豹的车型改装。

没有硬件制造基因的Waymo,和缺乏软件研发能力的吉利,双方团队想必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2021年12月宣布合作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拿出了ZEEKR M-Vision。

双方的目标也都不小,从新闻稿就能看出一二。Waymo着重强调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运营潜力,显然是想定义未来的自动驾驶场景。

吉利把新车放到了自己的极氪品牌下,有点想要在欧美打开市场认知的小心思,不过新闻稿中更多还是将自己定义为一家OEM厂商,着重介绍的是浩瀚-M架构的通用性,瞄准“出行即服务”时代富士康的位置。

10月21日的要闻评论中,我和大家分析过电动车产业OEM成立的一个难点在于现有产业并不接受这套模式,未来有被新变革颠覆的隐患。

现在看到吉利发挥自己的制造优势,布局OEM商业模式,也没有忘记接下来的两轮变革,甚至还有望乘上东风,将品牌打向海外市场,这样的尝试很有勇气。

Waymo和吉利推出下一代无人车,Robotaxi开启战国时代?

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企业看到接下来的两轮技术变革,能提前有所布局,充分利用眼下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产业优势,继续在接下来的智能化和出行即服务的“战国争霸”中保持领先。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