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夏天气慢慢转热,那时候我正在徐汇一个认知症照护单元。那一日来了一对姐弟,同姐弟俩聊天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给母亲找个照护机构,但是母亲并不是认知障碍。我很好奇像老人身体以及认知这么好怎么会选择到这边?
孤独的养老院与“受伤”的老人
女儿讲起他们母亲现在在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在到医院住院之前也是住过养老院的。一方面家庭条件还不错另一方面姐弟两人希望老人住的环境好些,所以在浦东那边选择一个硬件环境没得挑的养老院。母亲刚入住那几天还是比较开心,看着很多人,以为很热闹,可是住了几天发现大家互不干扰,就是在里面吃住,没什么可以做的事情。自己身体比较好,不需要护工帮忙做什么,也没人说个知心话,感觉自己像在坐牢。
老太太慢慢的开始想子女为什么把她送出来的事,越想越觉得不对,钻进自己建的世界里,认为他们抛弃了自己,觉得老伴的死跟自己有关系。其实老太太年轻时候就被诊断出是双相情感障碍,老伴过世的原因据子女讲也跟她有一点关系。老伴受不了老太太的强势以及作,自己跳楼自杀了。但是子女一直没跟老太太讲父亲过世的真正原因。随着老太太情况变糟,她开始每天不停地打电话给女儿,吵着要回家来,吵了两天后突然安静了,等护工去看老人的时候,发现老人自伤了,这也是为什么把她送到宛平南路600号的原因。
新的环境,新的心情
子女这次之所以找到这边,是觉得机构小照护老人或许细致些,离他们住的地方以及医院都比较近,有什么事情他们方便处理。知道前因后果后,还决定等老太太出院后来这边试一试。半个月后老太太如期入住,观察了一段时间,也许是因为在医院治疗过,也许是因为这边的整个照护环境比较适合她,她原本紧拧的眉头舒展了很多。
每天早上很积极的做着锻炼,因为喜欢花,她女儿给买了一些来让她养,她还让女儿把自己的首饰、手表漂亮衣服带来。
大门的钥匙她也帮忙管理者,有人来了会班忙开门,俨然一副家长的状态。
放不下心的女儿
老太太的状态好了,子女本应该很高兴。可女儿又出现了问题,从老人入住的第一天开始,她比老太太还关心着室内温度、房间其他老人情况、饭菜口味、老人穿衣情况、老人情绪等问题。每日会将老人情况发给她女儿,但是女儿依然不放心,从一个照护人员那得到消息后要再问另外一个照护人员同样的问题。
女儿看到视频中老人穿着没有领子的衣服,她会很紧张的说,让妈妈穿有领子的衣服,否则脖子会痛。看到妈妈面部没有笑容,会觉得妈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了,怎么不开心了,事实是老太太仅仅只是认真的在做活动。
看到妈妈眼圈黑了(从入住时就一直黑),她会说妈妈晚上一定没睡好,你们看她眼睛都是黑的,事实上老人睡前吃了促进睡眠的药物,有人从面前走过都不知道,睡的极好。
如果知道自己带去的东西妈妈没有吃,她会觉得这些都是妈妈平时喜欢吃的,不吃那就是胃口不好,要来看看妈妈,问下妈妈怎么了。看到妈妈换了个位置坐,会觉得是跟其他老人吵架了,其实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相爱相杀:在爱中纠缠的母女
因为离的比较近,女儿经常会来看母亲,老太太跟她讲不用总来看自己,在这边她挺开心的,因为大家都会尊重她,会让她帮忙做事情,她觉得被认可了,很高兴。但是女儿跟母亲聊完后会跟工作人员讲,我妈妈就这样,跟你们讲她很好,其实我知道她不高兴的,她肯定心理有事情的,她这些都是装出来的。
妈妈很喜欢我,我不来不行的,她看不到我就不高兴的,可每次来他们聊聊就会吵起来。中间问过女儿为什不带母亲回家住一段时间,她说妈妈回家肯定不行,家里没办法这么陪着她,不像这边很多人围着她,让她有事情做。
老太太在家无聊就会说身体哪都不舒服或者跟女儿讲心理不舒服,所以女儿不敢接妈妈回家自己照护,但是她自己又放不下。
爱需要边界
母女两个在这种相爱相杀的境界中相互陪伴着,他们相互影响着彼此情绪,我是劝说过女儿自己看下心理门诊,女儿自己也清楚,自己确实有问题,说自己经常失眠,焦虑不安也在吃药。这样的家庭确实需要照护者与被照护者分开才能缓解彼此的病情。把经历从对方身上转移出来,换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也许大家都会好起来。
图文 |杨 阳,沈昶邑
审核 |王静华
校对 |白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