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
郑棉期货
进入11月份,旧年度仓单加速流出,且所有陈棉仓单需要在11月份之前全部注销,截止到11月17日,郑棉仓单数量1228张,新仓单仅为134张,也大大提振近月合约。11月18日,CF2301合约开盘13450元,延续减仓偏强反弹,最高13590元,最低13435元,收于13555元,涨135元。籽棉收购处于收尾阶段,价格以稳为主,皮棉成本确定,花厂积极出售,下游棉纱市场依旧弱势运行,交投平淡,纺企采购谨慎,以销订进,成品库存压力上升,商谈走货为主。整体看,新棉上市缓慢,导致仓单数量不足,价格延续反弹,后期随着公检量提升,供应压力逐渐增加,预计价格反弹高度有限。
纽约期货价格
11月17日,12月合约87.04美分,跌140点;3月合约85.28美分,跌148点;成交量28856手,减少10646手。上周美棉出口签约惨淡让市场大失所望,美元反弹和美股下跌也拖累棉价,ICE棉花期货收盘大跌。有关美联储加息的前景,目前正反两方面的声音都有,市场情绪仍跟随美元走势波动,而棉花消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预计棉价将在85美分附近震荡,等待真正的利好出现。
棉价追踪
11月18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105.55美分/磅,较17日跌1.85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215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340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191元/吨,较17日涨12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285元/吨,较17日涨5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301)1558元/吨,较17日跌27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据奎屯、昌吉、石河子等地部分棉花加企业反馈,由于北疆籽棉采收已进入尾声(籽棉等级、品质指标有所下滑,水分上升),再加上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天气,导致农民交售、轧花厂收购进度有所放缓,40衣分,12%以内水分、12%以内含杂机采籽棉收购价稳定5.80-6.0元/公斤,企业重心由籽棉收购转向加工、运输入库、公检及销售;而南疆籽棉收购价在郑棉主力CF2301合约持续反弹及疫情防控放松,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提速的带动下连续小幅上涨,40衣分,双12%以内标准籽棉收购价整体突破6.0元/公斤,达到6.0-6.10元/公斤(11月17日南疆40衣分最高收购价达到6.20元/公斤)。
阿克苏某加工厂表示,11月中旬以来,农民惜售情绪减弱,一些前期因疫情管控没有开秤或收购、加工缓慢的轧花厂开始发力及南疆籽棉采收进入高峰期等等因素使市场比较活跃,加工企业信心不断恢复。
从统计来看,近几日新疆棉区不仅日加工皮棉数量稳定在6万吨以上,而且公检进度也明显提速,6月15日-17日新增皮棉公检量分别达到3.16万吨、3.12万吨、3.99万吨,使多头逼仓CF2301合约的概率不断下滑。但从调查来看,虽然本周郑棉主力合约上破13500强阻力位,10月中旬以来上涨超500点,但疆内外仓储库新疆棉现货报价仍没有应声上调,加工企业抓紧报价出货,观望、惜售情绪比较弱。
11月18日,疆内监管库“双28/双29”机采棉公重一口价14000-14150元/吨,河南、山东、江苏等内地库“双28/双29”一口价15100-15200元/吨,疆内外价差虽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但受10月下旬以来新疆棉公路发运量大幅增长、疫情防控逐渐放松等因素影响,价差收窄100元/吨以上。业内分析,随着11、12月份新疆棉加工、公检进度大幅提速,棉纺厂、棉花贸易商、期现公司的入市力度也将加大,新疆棉销售市场有望越来越“热闹”。
国际棉市
2022年美国西南棉区、西部棉区遭遇长时间高温干旱,东南棉区又经历了降水偏多、热带风暴的侵袭,大部分机构、国际棉商、用棉企业等对2022/23年度美棉产量下滑、等级和品质批指标达标率偏低的担忧比较强烈。
相比之下,2021/22年度巴西棉、澳大利亚不仅棉花产量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巴西棉花生产者协会最新预测2021/22年度棉花产量为250万吨;2022/23年度产量预期310万吨;澳大利亚2021/22年度将达到125万吨,创历史新高),而且皮棉品质较好(从澳棉商检结果来看,1-5/32、1-3/16长度占比较前两年明显提升),市场人士预计2022/23年度巴西棉、澳大利亚棉在出口市场同美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据澳大利亚棉花协会统计,截至10月中旬前澳大利亚2022年新棉已售出95%,2023年已预售36%。表明2021/22年度澳棉已集中、大量进入流通环节。
和2022/23年度美棉相比,澳棉港口资源少,而巴西棉性价比偏低。目前港口保税澳棉SM 1-5/32一口价110美分/磅,与美棉21-2 37(强力29GPT)持平或稍低1-2美分/磅,而清关澳棉M 1-5/32澳棉的人民币报价则稍高于美棉31-3/31-4,但由于港口保税、清关澳棉数量太少,买家几乎没有多少选择、挑货的机会。另外,11/12/1/2月期巴西棉的报价比美棉高2-4美分/磅,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受美联储持续加息、通胀、疫情及俄乌战争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棉纺织品服装消费下滑突出,尤其高档次高附加值订单表现低迷,包括中国、东南亚、土耳其等等纺企对高指标高等级棉花的需求景气度严重不足,因此澳棉及部分高指标巴西棉或难有大作为,而美棉主产棉区受极端天气影响,中低品质棉花供应量上升,反而与东南亚及其它各国采购企业的实际需求匹配度较高。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国纱厂是美棉“铁粉”,对品质、可纺性、一致性比较认可,巴西棉、澳棉抢占份额的难度比较大。
此外,美国、欧盟对新疆棉进口禁令升级,并且影响对东南亚、南亚等各国纺织品服装供应商外溢,有利于2022/23年度美棉出口。从广东、江浙等地部分外贸公司反馈来看,由于担心溯源订单被美国海关扣留、销毁,不仅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部分纺服采购商要求使用美棉加工订单,而且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的转口贸易订单也明确采用美棉;而同样的情况在东南亚各国出口企业中普遍存在,美棉受到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