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語音版】棉市日報(11月18日)

【語音版】棉市日報(11月18日)

棉市日報

鄭棉期貨

進入11月份,舊年度倉單加速流出,且所有陳棉倉單需要在11月份之前全部登出,截止到11月17日,鄭棉倉單數量1228張,新倉單僅為134張,也大大提振近月合約。11月18日,CF2301合約開盤13450元,延續減倉偏強反彈,最高13590元,最低13435元,收于13555元,漲135元。籽棉收購處于收尾階段,價格以穩為主,皮棉成本确定,花廠積極出售,下遊棉紗市場依舊弱勢運作,交投平淡,紡企采購謹慎,以銷訂進,成品庫存壓力上升,商談走貨為主。整體看,新棉上市緩慢,導緻倉單數量不足,價格延續反彈,後期随着公檢量提升,供應壓力逐漸增加,預計價格反彈高度有限。

紐約期貨價格

11月17日,12月合約87.04美分,跌140點;3月合約85.28美分,跌148點;成交量28856手,減少10646手。上周美棉出口簽約慘淡讓市場大失所望,美元反彈和美股下跌也拖累棉價,ICE棉花期貨收盤大跌。有關美聯儲加息的前景,目前正反兩方面的聲音都有,市場情緒仍跟随美元走勢波動,而棉花消費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複,預計棉價将在85美分附近震蕩,等待真正的利好出現。

棉價追蹤

11月18日,進口棉到港均價(M指數)105.55美分/磅,較17日跌1.85美分/磅,折1%關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8215元/噸,折滑準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8340元/噸;國内3128棉均價(B指數)15191元/噸,較17日漲12元/噸。新疆棉山東到廠價3128B級15285元/噸,較17日漲5元/噸。國家棉花基差指數CNCottonJ(CF2301)1558元/噸,較17日跌27元/噸。

棉市要聞

國内棉市

據奎屯、昌吉、石河子等地部分棉花加企業回報,由于北疆籽棉采收已進入尾聲(籽棉等級、品質名額有所下滑,水分上升),再加上部分地區出現雨夾雪天氣,導緻農民交售、軋花廠收購進度有所放緩,40衣分,12%以内水分、12%以内含雜機采籽棉收購價穩定5.80-6.0元/公斤,企業重心由籽棉收購轉向加工、運輸入庫、公檢及銷售;而南疆籽棉收購價在鄭棉主力CF2301合約持續反彈及疫情防控放松,棉花加工企業收購、加工提速的帶動下連續小幅上漲,40衣分,雙12%以内标準籽棉收購價整體突破6.0元/公斤,達到6.0-6.10元/公斤(11月17日南疆40衣分最高收購價達到6.20元/公斤)。

阿克蘇某加工廠表示,11月中旬以來,農民惜售情緒減弱,一些前期因疫情管控沒有開秤或收購、加工緩慢的軋花廠開始發力及南疆籽棉采收進入高峰期等等因素使市場比較活躍,加工企業信心不斷恢複。

從統計來看,近幾日新疆棉區不僅日加工皮棉數量穩定在6萬噸以上,而且公檢進度也明顯提速,6月15日-17日新增皮棉公檢量分别達到3.16萬噸、3.12萬噸、3.99萬噸,使多頭逼倉CF2301合約的機率不斷下滑。但從調查來看,雖然本周鄭棉主力合約上破13500強阻力位,10月中旬以來上漲超500點,但疆内外倉儲庫新疆棉現貨報價仍沒有應聲上調,加工企業抓緊報價出貨,觀望、惜售情緒比較弱。

11月18日,疆内監管庫“雙28/雙29”機采棉公重一口價14000-14150元/噸,河南、山東、江蘇等内地庫“雙28/雙29”一口價15100-15200元/噸,疆内外價差雖維持在1000元/噸以上,但受10月下旬以來新疆棉公路發運量大幅增長、疫情防控逐漸放松等因素影響,價差收窄100元/噸以上。業内分析,随着11、12月份新疆棉加工、公檢進度大幅提速,棉紡廠、棉花貿易商、期現公司的入市力度也将加大,新疆棉銷售市場有望越來越“熱鬧”。

國際棉市

2022年美國西南棉區、西部棉區遭遇長時間高溫幹旱,東南棉區又經曆了降水偏多、熱帶風暴的侵襲,大部分機構、國際棉商、用棉企業等對2022/23年度美棉産量下滑、等級和品質批名額達标率偏低的擔憂比較強烈。

相比之下,2021/22年度巴西棉、澳洲不僅棉花産量同比較大幅度增長(巴西棉花生産者協會最新預測2021/22年度棉花産量為250萬噸;2022/23年度産量預期310萬噸;澳洲2021/22年度将達到125萬噸,創曆史新高),而且皮棉品質較好(從澳棉商檢結果來看,1-5/32、1-3/16長度占比較前兩年明顯提升),市場人士預計2022/23年度巴西棉、澳洲棉在出口市場同美棉的競争将更加激烈。據澳洲棉花協會統計,截至10月中旬前澳洲2022年新棉已售出95%,2023年已預售36%。表明2021/22年度澳棉已集中、大量進入流通環節。

和2022/23年度美棉相比,澳棉港口資源少,而巴西棉成本效益偏低。目前港口保稅澳棉SM 1-5/32一口價110美分/磅,與美棉21-2 37(強力29GPT)持平或稍低1-2美分/磅,而清關澳棉M 1-5/32澳棉的人民币報價則稍高于美棉31-3/31-4,但由于港口保稅、清關澳棉數量太少,買家幾乎沒有多少選擇、挑貨的機會。另外,11/12/1/2月期巴西棉的報價比美棉高2-4美分/磅,缺乏足夠的競争力。

受美聯儲持續加息、通脹、疫情及俄烏戰争等多因素影響,全球棉紡織品服裝消費下滑突出,尤其高檔次高附加值訂單表現低迷,包括中國、東南亞、土耳其等等紡企對高名額高等級棉花的需求景氣度嚴重不足,是以澳棉及部分高名額巴西棉或難有大作為,而美棉主産棉區受極端天氣影響,中低品質棉花供應量上升,反而與東南亞及其它各國采購企業的實際需求比對度較高。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國紗廠是美棉“鐵粉”,對品質、可紡性、一緻性比較認可,巴西棉、澳棉搶占份額的難度比較大。

此外,美國、歐盟對新疆棉進口禁令更新,并且影響對東南亞、南亞等各國紡織品服裝供應商外溢,有利于2022/23年度美棉出口。從廣東、江浙等地部分外貿公司回報來看,由于擔心溯源訂單被美國海關扣留、銷毀,不僅美國、歐盟、日本等國部分紡服采購商要求使用美棉加工訂單,而且越南、孟加拉、高棉等的轉口貿易訂單也明确采用美棉;而同樣的情況在東南亞各國出口企業中普遍存在,美棉受到特殊“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