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独腿枪王”董超东京残奥会夺金:成功背后没有偶然

作者:环球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通讯社成都8月30日电:"单腿枪王"董超东京残奥会金牌:成功背后没有意外

作者:岳怡怡 陈静

3月30日,中国运动员董超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金牌,打破残奥会男子10米气步枪站R1-SH1级残奥会纪录。作为残奥会老将,东京残奥会是董超继北京、伦敦、里约热内卢之后的第四届残奥会。

董超198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3岁时因车祸左腿被截肢,但运动天赋并未被埋没。2004年,董超被自贡市残奥会推荐到四川省陆地体育学校参加射击训练,开始射击生涯。2005年入选四川省残疾人射击队。2006年入选中国残疾人射击队。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董超在重大赛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射击竞技场上收获了200多枚奖牌。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他赢得了SH1男子10米气步枪60发金牌,而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董超再次在SH1男子10米气步枪中赢得了60发金牌,创下了决赛的世界纪录。东京奥运会再夺金牌,董超获得残奥会个人三冠王。

2019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残奥会射击锦标赛上,董超赢得了男子10米气步枪站在R1-SH1上,将残奥会、世锦赛、世界杯和亚洲残奥会汇聚在一起,实现了自己的大满贯梦想,也被称为"单腿枪王"。

成功背后并非偶然。如今,东超已经36岁了,全年训练造成的腰肌拉伤加重了他身上的负担,但他还是没有达到精神的目标。"董超有明确的目标,很多天赋和很多艰苦的训练。"四川残疾人射击队助理教练沈杰说。得知董超胜的消息后,沈杰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就给董超发了贺电。沈杰说,董超没有辜负这么长时间的辛勤劳动,一块辛苦的收获,成功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付出。

沈杰介绍,射击是一个比较精细的项目,非常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董超的天赋体现在他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上,并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了对身体的稳定控制。董超的训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姿势变化:躺在地上,坐在轮椅上,坐在凳子上。在调整到动作调整后,他必须训练固定动作通过来回,下沉重心,才能达到良好的拍摄状态。

"单腿枪王"这个名字来之不易。董超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能回家准备一件大事。自去年12月以来,董超只回国三次。他的妻子黄雪梅只能通过视频聊天分享一些日常轶事来帮助缓解高强度准备的压力。"我非常高兴!"知道丈夫再次夺得残奥会金牌后,黄雪梅高兴极了,"他是老队员,在体力等方面都会与年轻队员有一定的差距,能赢得金牌真的不容易,他平时训练特别辛苦。"

在残奥会上,董超还将参加混合10米气步枪射击、50米男子团体步枪铁人三项、50米混合团体射击60回合三项比赛。东京残奥会结束后,这位射击老将还将参加中国残奥会,可能要到10月底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黄雪梅笑了,当丈夫回来的时候,他会送给他自己喜欢的火锅和自诩菜。"孩子们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大儿子说让父亲进屋开始吃火锅,小女儿要父亲注意安全、安宁和安全。(完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