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男孩》是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执导的一部故事片,讲述了凯龙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性取向,经过外部批评和内心斗争,寻找真正的自我。该片于2016年10月21日在美国上映。
《月光男孩》于2017年2月26日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2017年11月,《帝国》杂志将2017年十大电影评为第4名。2019年9月,该片被《卫报》评为"21世纪100部最佳影片",排名第8位。
作为一部非常个人化的文学电影,《月光男孩》交出的成绩单足够亮眼,与其说是为了配合奥斯卡的胃口,不如说是为了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不是政治上正确的胜利,但影片有其自身的抢眼价值。

<h1级"pgc-h-right-arrow">削弱宏大的背景,专注于内心的情绪</h1>
《月光男孩》是一个热门话题,涉及黑人和同性恋,但在如此有争议的背景下,这部电影不涉及任何种族歧视,也不作为同性恋电影。影片使用了几乎所有的黑人演员,缺席的白人角色让故事变得理所当然,导演无意批评任何现实话题,激起所谓的群众愤怒,他只是用电影带来一个小角色的生活,试图找到自己内心的秘密。
相比于同样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影片对黑人主题的叙事完全不同,在《绿皮书》中,我们看到两个种族之间的激烈碰撞,黑人音乐家为颜色的语气发出声音和尖叫,但在《月光男孩》中,导演淡化了角色的黑人身份, 甚至刻意回避任何黑人对大背景和社会问题的体验,专注于小故事的小、小背景。这种叙事对导演来说非常个人化。
作为影片的另一个主题,同性恋似乎也只是角色的一个简单特征,并没有具体提及,贯穿全片,而同性话题只涉及三个场景,大多数时候,影片想要表达一个男孩在毒品和暴力环境中长大,追求安全感和欲望, 暗示社会动荡,所以同性恋更像是作为存在的象征,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
受《最佳时光》的影响,导演采用了三部分叙事手法,描述了人物在三个不同阶段的生活状况。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像水一样平淡无奇,没有起伏,角色们也没有艰难的选择。导演采用最简单的线性叙事,但有能力让观众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感受中,频繁使用主观镜头,震撼画面,导演正在逼迫观众用凯龙的视角去感受,虚拟对焦镜头来营造画面的混乱感, 隐喻人物封闭而压抑,导演用独特的电影语言让观众深陷内心的情绪,挽救了情节离散叙事造成的弱点。
导演将影片设定在极具争议的背景下,但同时削弱了两个主题,聚焦于一个男孩成长的内在感受,而这正是影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 h1级"pgc-h-arrow-right">用蓝色的大海见证人物的成长</h1>
《月光男孩》也有翻译,叫《蓝色月光》,蓝色作为主色调一直贯穿全片,胡安的蓝色汽车,无尽的蔚蓝大海,家居布局,蓝色灯光,灯光梦幻,营造出一种迷恋奇幻的氛围,契合人物被悲伤生活的气味所包围。在影片中,胡安说黑人叫蓝,而那蓝色就像是黑人种族的灵魂,带着悲伤和希望。月光的尽头洒满了蓝色的大海那颗镜片,画面中充满了深蓝色的精神,无尽,黑色是蓝色的,那回首往事,是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认可,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蓝色也是大海的颜色,在电影中,大海作为重要形象出现了三次,在叙事的三个故事中,第一次是在凯龙的童年时代,凯龙和胡安坐在海边,胡安告诉凯龙月光男孩的故事,这次凯龙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的身份。第二次,作为凯龙的青春,他和凯文坐在海面上,互相亲吻和爱抚,是凯龙通过面对自己的真心来表达自己的爱。第三次,在影片的结尾,成年的凯龙转身回到站在蔚蓝大海前的孩子,他回头,深瞳看着镜头,正如胡安最初讲述他的故事,黑人在月光下是蓝色的,在那一刻,凯龙知道别人帮不了你做任何决定, 可以确定你是谁,只有他们自己。
导演透过大海的形象,见证了凯龙成长的变化,从最初的理解到最终理解自己接受,这些年来,凯龙的外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导演最后还是让他回到了原来的模仿,就像他设置了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他的心一直是那个小孩子,坚持自己原来的信念,从未改变。
<h1级"pgc-h-right-arrow">向王嘉伟风格致敬</h1>
《月光男孩》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离不开的名字,就是王家伟。纵观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王家伟的致敬,其中个别镜头也让观众不得不观看王嘉伟的电影恍惚,包括路上的场景,导演都用了王家伟的电影《春光》的配乐,库库鲁库·帕洛玛。王家伟是一个非常有个人特色的导演,巴里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不正常的风格。
影片对王家伟的致敬,在基调上最直观地被看出来。王家伟的电影整体基调非常统一,他喜欢用强烈的梦幻色彩来冲击观众的眼球,比如《春光》中的蓝黄、《花式岁月》中的红色,在《月光男孩》中,凯龙的母亲站在走廊镜头中,玫瑰红的颜色增强了画面的饱和度,冲击了观众的感官, 与墙面的浅色系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极具王伟风格的魅力。
在构图上,我们还可以探索电影导演向王家伟致敬的大量场景。就像凯龙在车厢里的场景,对应着《春光》中最后一次乘坐李耀辉的火车;凯龙和凯文在对面的餐厅重聚,对应着"花式岁月"周牧云和李丽珍在茶馆的交流;影片结尾,年轻的凯龙面对着茫茫大海,也可以在《阿飞正传》中发现阿飞的母亲面对着一大片云彩。不难看出,《月光男孩》受到王家伟的影响确实很深远,导演自己提到自己是王家伟的粉丝,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王家伟的一些风格化的形象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他的思想,帮助自己表达。
另外,《月光男孩》意识流淌的叙事,丰富的镜头语言,都或多或少与王家伟的电影相似,我们读到导演的意向致敬,也看到导演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类似不过是导演自己的东西,《月光男孩》为近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轻光艺术电影在未来会得到更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