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作者:人民数据

11月16日,有网友称建行银行APP出现实时转账无法到账的情况,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首位。此后,该银行客服表示,因交易突增,在系统恢复期间会造成个别客户短时交易失败。目前系统已恢复正常。

同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发布《11月20日支付系统维护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维护安排,拟定于11月20日0:00-6:00进行系统维护(具体维护时间以人行实际维护时间为准)。

建行“亡羊”才“补牢”,损失信任需修补

本次事件引发用户热议,系统的奔溃对用户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评论中,有大量网民分享了建行崩溃期间对个人财产的担忧、日常购物无法付款、收不到工资等不便经历。关于建行崩溃原因,网民@玉名认为建行崩溃与近期债市回落有关,并获得网民较多认同。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来源:微博)

关于本次事件,网民纷纷表示不满以及对建行的不信任。网民@不会飞的游艇评论,这个管理水平能让储户放心吗?网民@无法生长的心酸则认为,以后不能只依赖一个银行的账号了。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来源:微博)

声誉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需完善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察发现,网民对建行崩溃事件焦虑情绪较为严重,而建行的回应难以平息舆论。分析看来,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建行将过错原因简单归结为“系统错误”,而建行软件崩溃曾多次发生,屡次含糊的理由无法令人信服。

第二,银行的失误需要用户承担损失,而银行无需赔偿,甚至没有表明道歉态度。类似事件可以联想到近期同花顺崩溃的事件,官方无关痛痒的态度令网民感到不公平与愤怒。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来源:微博)

第三,在事件后续操作上,建行的回应实际效果不佳,更新系统无法直达用户痛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平均各家银行对手机银行进行了2.2次大的版本更新,其中最多更新10次。虽然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这一渠道上诚意满满,但软件稳定性仍有优化空间。

对此,证券日报认为,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节点,其持续安全运行是各金融市场业务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防控金融风险不能有丝毫懈怠。银行业不仅要构建数据驱动、安全高效的智慧后台,强化数据运用,促进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线上交易的便捷性,更要深耕风控系统建设,强化安全控制,提升风险防控精准性和时效性,为储户保驾护航。

复盘建行软件崩溃事件,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认为,目前金融产业过分依赖信息软件,而缺少可以保证业务顺利进行的“第二选择”。

以转账服务为例,线上线下转账均为重要方式。而在本次事件中,建行线下保障措施并不完备。据上观新闻报道,有北京地区建行客户对记者表示,(在软件崩溃期间)其先后去往朝阳区和石景山区建行网点办理业务,但均遇到网点暂时关闭的情况,具体原因不详。记者走访时发现,建行在通州区的多个网点也暂停营业,负责人表示是因为疫情原因暂停营业两天,与系统无关。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察发现,现在各地银行普遍开展“线上+线下”的体验店模式,将金融业务数字化。对此,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建议,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效能的同时,银行也应注重传统线下渠道业务的建设。目前,银行仍存在ATM机不稳定,出现吞卡、吞钱的问题,银行职员行为教条化、解决问题效率低、服务态度良莠不齐等问题。对此,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认为,满足银行客户的基本需求,增加银行操作稳定性与安全保障,才是提高更有效的触达用户、增加用户黏性的关键。

建行实时到账崩溃,金融安全仍需优化

(来源:微博)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 研究员刘雪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