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作者:湖北新闻

4月1-7日是湖北省爱鸟周。今天(1日),武汉市观鸟协会发布了《2019年武汉市重点地区鸟类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根据年度报告,2019年武汉市记录了342种野生鸟类,比2018年增加了20种,是历年最多的,其中武汉记录了8种新鸟类,即红胸黑鸟,铜蓝蛞蝓,灰冠蟋蟀,小桦树,成石蛾,灰尾漂流鸟,白尾蓝蛞蝓和灰树蛞蝓。

这些可爱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红胸黑黑(姚波照片)

1月21日,成员谢洪刚和石飞在东西湖区富河湿地进行鸟类监测,河柏段记录了一只红胸黑鸟,红胸黑鸟在北极圈夏季繁殖,冬季在东欧、南欧和中东,是我国的珍稀鸟类, 每年冬天只有3-5项纪录,成为2019年武汉市首个新纪录。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铜蓝(姚波照片)

3月3日,武汉大学生活探险家协会余厚璇和魏周瑞在江夏区青龙山地铁小镇附近的山林中捕获了一只蓝绿色蜻蜓,被确认为铜蓝色蛞蝓,这是武汉市2019年的第二个新纪录。铜蓝码头主要栖息在常绿阔叶林、海拔900~3700米的针叶林、山地森林和林缘,春秋冬也下至山麓平原。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灰冠(土地)

4月19日,鸟类爱好者雷金宇在市中心的河滨解放公园录制了一顶灰色的皇冠,这是2019年武汉的第三个新纪录。灰冠鳃的繁殖区主要在西南山区,在北至秦岭海拔14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是武汉偶尔的候生中转鸟类。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肖斌宇(摄影:彭光华)

4月20日,鸟类摄影爱好者彭光华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庐山湖拍摄了一只小桦树,被确定为小桦树。小双翅目从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到俄罗斯北部繁殖,在非洲越冬到南亚,迁徙经过中国的北部和东南沿海,在武汉市甚至湖北省之前都没有观测记录,这是湖北省首次有记录的鸟类,也为武汉市的鸟类名录增添了新的成员。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车刀石(姚波)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灰尾漂流(彭毅照片)

9月8日和21日,成员姚波和彭毅分别在江夏区牛山湖和福河柏泉观测到一块转动的石头和一只灰尾漂流者,成为2019年武汉的第五、第六个新纪录。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白尾蓝土草皮(魏斌照片)

11月10日,成员邓雪峰在滨江解放公园观察到一只白尾蓝水獭,其特点是有明显的尾白斑,这是2019年武汉市的第七个新纪录。白尾蓝床仅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人口不是很丰富。

武汉新来八位“小可爱”,原来都是不同的“鸟样”

灰树(夏利照片)

11月16日,鸟友小丽在马鞍山森林公园捕获了一棵灰树,成为2019年第八个新纪录,武汉鸟类名录中记录了415种鸟类。

随着新增8只"小可爱",2019年,武汉市观测到18种63种野生鸟类,是自2016年武汉以来观测到的物种数量最多的一次,占中国鸟类名录(1445种)的23.66%。到目前为止,武汉的鸟类总数达到415种。

此外,2019年11月对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水鸟的监测发现,国际湿地组织在2018年宣布的数量超过全球人口的1%,分布了八个物种。

市观鸟协会会长闫军分析,鸟类增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年来武汉高度重视绿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水质改善,在阳都湖、沉湖等保护区开展回湖捕鱼等举措, 为鸟类栖息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哪里最好能找到"新鸟"

解放公园和富河柏树林段最多产的"新鸟"。

记者总结,解放公园和富河白泉段是2019年武汉发现最多的新鸟,各有两种。其中,观鸟爱好者雷金玉、观鸟协会会员邓雪峰在解放公园发现了灰冠、白尾蓝蚯猋、观鸟协会会员谢洪刚、彭毅在富河柏树段发现了红胸黑、灰尾漂流。

闫俊介绍,这两个地方确实有各自的特色,可以称为"城市绿岛",绿地面积大,周边的人类活动较多。解放公园绿化率达85%,环境安静。福河还指定了2平方公里的冬季鸟类保护区,设有专门的巡逻队,使鸟类生活更安全。

武汉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湿地面积为1624.61平方公里,湿地利用率为18.9%,湿地保护效果持续良好。全市有3个景区,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6个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地质公园。来自世界湿地基金会、长江自然保护基金会、阿拉善基金会、武汉观鸟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30多个NGO的志愿者全年参与武汉的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去年,武汉还获准于2021年主办《国际湿地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样的会议。

2019年,市观鸟协会通过《任何飞河湿地鸟类监测与民俗保护行动》、《长江天兴洲湿地鸟类监测养护志愿者行动》和《野鸟救援行动》,对重要鸟类栖息地开展威胁监测、巡逻保护和救援,收集威胁鸟类生存的非法线索和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证据。

今年的疫情会对鸟类监测产生影响吗?

由于疫情无法爆发,3月初市观鸟协会发布了2月份的鸟类监测报告数据,从会员和爱好者的家中对社区和周围的鸟类进行监测。那么,2020年度鸟类监测报告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吗?

市观鸟协会会长严军表示,每年1-3月,鸟类种类相对稳定,可观测的冬季候鸟在1月份疫情爆发前就已基本记录下来,因此不会对当年的数据产生太大影响。

继续阅读